用現金買保險,竟然可能犯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你知道嗎?看似單純的「用現金買儲蓄險」,其實藏著一個不少醫師都會踩到的財務地雷


從事醫師財務規劃過程中,接觸過超過400位醫師,其中醫美跟牙醫師就占了一半以上。

有趣的是,不管是在看診空檔聊到投資,還是診所剛好收到一筆大額現金,幾乎每位醫師都會問我同一件事:

「這筆錢先不報稅,可以直接放進儲蓄險嗎?這樣不是比較划算?」


這個問題聽起來很合理、也很常見,但其實背後風險非常高,甚至有可能觸犯《洗錢防制法》與《稅捐稽徵法》


💰保險公司不是只收錢這麼簡單

很多人不知道,保險公司其實就像銀行一樣,也屬於金融機構。他們對每筆資金來源都有責任查清楚,特別是當你拿現金、而且是金額超過50萬元的現金時,更是會被標記為「高風險交易」。


保險公司有法律義務要確認你這筆錢從哪來,如果來源不清楚、又沒在報稅資料裡,他們甚至可以直接通報主管機關,作為疑似洗錢交易處理


這不只是保險公司「多事」,而是他們不做,自己也會被罰錢。久了,醫師沒事,保險公司先倒霉⋯

所以現在大家都寧可「寧報錯、不可不報」。


🦷為什麼牙醫師常遇到這問題?

牙醫診所本來就有很多自費項目,病人付的錢常常是現金,帳上卻沒那麼清楚紀錄。

診間一忙完,抽屜一打開,現金真的會讓人想「趕快放進保險或投資商品比較安全」。


但如果這筆錢沒經過申報,直接進到保險裡,不但未來申報不易、還可能被認定為逃漏稅,再加上洗錢嫌疑,一起算進刑責裡。


在實務上,我就曾協助某位牙醫處理自費現金流向問題。對方報稅金額明明不高,卻要買幾百萬保單,後來還是先補申報才順利承保。



⚠️這不是誇張,是制度真的在改變

現在國稅局跟金管會越來越聰明,不只查你報了多少,還會交叉比對你買了什麼、錢從哪來、怎麼用的

牙醫師的收入結構早就成為「特別關注對象」,如果不事先處理好資金來源,一張保單可能變成壓力的開始。


🧭那怎麼做才安全?

只要掌握一個原則:讓錢「變得合法」再去做投資。不論是補報所得、補繳稅款,還是先做好帳務紀錄,這些都是為了讓你未來用這筆錢時能安心,保單也能保得住、領得穩。


👉延伸閱讀【醫師常見財稅誤區】放在 Notion,點進去看完整版


https://www.notion.so/222c75e794b5807a8f93cb063146e37c?source=copy_link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守護人生的財稅顧問
4會員
7內容數
專注守護財稅,讓您的人生有錢又有品質
2025/06/26
我以前也覺得「保險」只是出事才會賠的東西,但後來接觸高資產客戶後,才發現真正的有錢人,其實都早就在用「保單」做資產布局、節稅、甚至是傳承工具了。 而一般人沒有發現,是因為根本沒人告訴你,一張保單,其實蘊含了7大價值,每一個都比你想像的還重要。 💡【保單的7大價值,一次看懂】 1️⃣
2025/06/26
我以前也覺得「保險」只是出事才會賠的東西,但後來接觸高資產客戶後,才發現真正的有錢人,其實都早就在用「保單」做資產布局、節稅、甚至是傳承工具了。 而一般人沒有發現,是因為根本沒人告訴你,一張保單,其實蘊含了7大價值,每一個都比你想像的還重要。 💡【保單的7大價值,一次看懂】 1️⃣
2022/10/03
今天這個主題沒有想要戰的意思,主要是跟大家分析保險公司跟保經公司的一個差異性。如果說您本身也是保險業務員或是準備進入保險的話,這篇文章應該可以給你一些觀念上的幫助。
Thumbnail
2022/10/03
今天這個主題沒有想要戰的意思,主要是跟大家分析保險公司跟保經公司的一個差異性。如果說您本身也是保險業務員或是準備進入保險的話,這篇文章應該可以給你一些觀念上的幫助。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