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剛通過川普推的《大而美法案》,馬斯克氣到連發推特罵「瘋狂」…到底川普在打什麼算盤?
先說簡單的:「大而美法案」就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法案(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的翻版)。
但怎麼偉大?看起來是「先撒錢、後加槍
」,然後「再來讓赤字爆炸
」。
《大而美法案》的重點內容主要在講什麼?
1.減稅加碼:小費、加班費免稅,企業減稅,年收 7.5 萬以下長者還能多省 6000 美元。
2.國防擴編、蓋牆強邊境:修美墨邊境牆、增 ICE 執法人員、造船、造彈、導彈防禦系統。
3.半導體補助:2026 前在美國設廠享 35% 投資抵稅,台積電、英特爾、三星笑著收錢。
乍看保護了美國,但問題大了...
首先,是美國的舉債失控。
美國赤字每年已高達 1.5–2 兆美元,佔 GDP 5–7%,《大而美法案》上路後,CBO 預測赤字會繼續飆到每年 7%,到 2034 年國債會多 3.3 兆美元,美債上限被硬生生拉高。
再來是有錢人更爽,而窮人更慘。
減稅好像幫到人民,但實際上減最多的是富人和企業。中低收入族群拿到的少,還因為刪除綠能和電動車補貼,房貸、車貸成本變貴,再加上高利率借貸更難,累積資產更困難。
利用砍社福支出,來替國防買單。
要花錢買導彈,錢從哪來?砍社福。醫療補助被削,CBO 預測 1180 萬人失去醫療保險,300 萬人連食品補助都沒了,低收階層更雪上加霜。
那馬斯克為何氣炸?
因為《大而美法案》直接 砍掉電動車補貼,衝擊市場信心,特斯拉股價跟著遭殃,這是他瘋狂砲轟的最大理由。(果然有錢人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資產阿~)
身為投資人的我們,能看到什麼布局?
針對美債殖利率與黃金油價:若赤字擴大,導致美債供給增加,使得降息更難,若市場擔心債務失控,資金會湧向黃金、原油等避險資產。
可以看出哪些可以投資或該避開的產業機會:軍工、半導體因國防與補助受惠,低價民生消費品相對安全;但電動車、綠能與部分醫療產業在這波政策環境下可能被壓抑。
給想提前卡位的投資人一句話:
「國防和晶片笑了,電動車哭了
。」
如果你是想提前抓住下一波輪動機會的投資人,軍工、半導體是值得追蹤的焦點;如果你關注美國債務和市場風險,密切盯住美債殖利率與黃金走勢,一旦市場對赤字失控感到恐慌,會是下一個轉折點。
關於台股又有哪些可以布局機會,記得追蹤我,留言「想看下一步」,我會在粉專與 Vocus 分享下一篇實戰操作筆記。
消息來源:工商時報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702701269-43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