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樂觀是假象?從巴菲特指標看出情緒行情下的潛藏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美中談判氣氛升溫,但我選擇繼續持現金。因為真正的操盤手,看的是「泡沫還沒破」,不是「誰先衝進場」。


最近美中談判氣氛轉暖,市場一片看多,AI與半導體股強勢反彈。

但我選擇——不追高,持續手握現金觀望。


為什麼?因為這是一場典型的情緒行情,真正的基本面尚未到位


👉先來市場資訊重點整理(2025.6.11)


🛎 美中談判進展:

➡️第三日會談正在倫敦進行中,雙方已原則達成「日內瓦共識框架」,涵蓋稀土與高階 晶片出口機制。

➡️談判被評為「階段性突破」,但目前仍未落實具體協議。

➡️標普與媒體整體解讀偏樂觀,市場情緒明顯轉多。

➡️解析:這屬「政治訊號優化」,不等於實質企業獲利轉好。利多若未實質落地,將成反轉引爆點


✅ 今日經濟觀察亮點:

➡️半導體製造業 2025Q1固定資產投資年增 82.3%,主因 AI/HPC 擴廠。

➡️台股開高 134 點,台積電早盤漲 20 元,外資積極回補

➡️財政部與公股行庫例會提醒:下半年行情偏冷,需提防匯率與股市風險。


📈 風險與判斷依據

1️⃣ 巴菲特指標 ≈ 200%+:

處於歷史高位(120–140%為合理區間),過去每當超過 180% 發生系統性修正機率超過 80%。→ 高估值泡沫預警明確

2️⃣ 美中談判為「姿態性回暖」,無實質經濟鬆綁政策出台。

→ 晶片禁令、出口限制皆仍在,尚無新增獲利動能

3️⃣ 2025 台積電 EPS 成長幅度溫和,遠低於股價千元反應,估值仍屬中性偏高

4️⃣ Fed 降息預期收斂或不降,法人主力資金配置保守,僅少數權值股強漲,非全面型上攻。


🎯 我的策略:

這是一場由「預期」與「情緒」推動的短線反彈。真正的企業基本面成長尚未發生,但估值已被放大。

接下來,若出現利多不漲、升息轉鷹或突發事件,極易轉為快速修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冷靜控盤者的三步驟:

👉高位現金防禦,不為短期氛圍所動;

👉觀察泡沫洩氣時機,等待價值浮現;

👉精準佈局中長線具AI成長性估值未過熱的標的,其他暫停觀望。


📌 結語:

真正冷靜的操盤者,從不追逐市場的聲浪,

他們只等待溫度下降,用自己的節奏進場,悄然收割真正的價值。


就像辦公室裡,最終真正撼動人心與權力結構的,不是講話最大聲的人,

而是那個始終沉著、理性,出手就能扭轉局勢的人。


現在的你,

是選擇隨著情緒上場?還是靜靜看著市場發燒,等待那真正值得的時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ngEr投資者筆記:從閱讀走向市場
1會員
23內容數
投資不是玩跟風的遊戲,而是鍛造邏輯與紀律的修行。 這裡紀錄我如何在資訊淹沒的時代,以深度思考穿越雜音, 以持續學習與成長,打開人生的可能性。 無聲處出招,不爭一時聲量,只爭長線勝局。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眾所皆知美股長牛急熊 , 排除疫情和金融風暴這類突發事件後可大筆押注的機會不多 , 才剛墜入悲觀情緒美股就往上了!預判只是技術反彈其實是認真上攻 , 回頭望才發現當初是長期投資布建的好時機 , 但心態上已買不下手 , 週遭朋友都有這種感觸 我的投資理念是自由經濟環境只要人類文明持續進步 , 那股市
Thumbnail
眾所皆知美股長牛急熊 , 排除疫情和金融風暴這類突發事件後可大筆押注的機會不多 , 才剛墜入悲觀情緒美股就往上了!預判只是技術反彈其實是認真上攻 , 回頭望才發現當初是長期投資布建的好時機 , 但心態上已買不下手 , 週遭朋友都有這種感觸 我的投資理念是自由經濟環境只要人類文明持續進步 , 那股市
Thumbnail
本週內容:(1)市場避險情緒升溫、(2)另一條故事線-降息交易、(3)押錯寶的自我調適、(4)特斯拉大賭注、(5)全市場槓桿率提升、(6)美國6月份CPI、(7)繁華漸逝的中國、(8)教孩子思考何謂投資、(9)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0)潛力股追蹤:美時、凱撒衛、八方雲集、遠雄港、意德士、威宏、鈺齊
Thumbnail
本週內容:(1)市場避險情緒升溫、(2)另一條故事線-降息交易、(3)押錯寶的自我調適、(4)特斯拉大賭注、(5)全市場槓桿率提升、(6)美國6月份CPI、(7)繁華漸逝的中國、(8)教孩子思考何謂投資、(9)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0)潛力股追蹤:美時、凱撒衛、八方雲集、遠雄港、意德士、威宏、鈺齊
Thumbnail
融資維持率又再一次來到169%接近170%囉 美股的人性指標反而在恐慌區,沒有在貪婪或極端貪婪就不會有投機的氣氛,不會認為能維持170%~180%到這階段的波動,有也都只是瞬間或盤中氣氛而已 比特幣也已經只是無聊波動,沒有任何再擴大胃口的投機性出現 比較要注意的是德國跌破10周開始測試
Thumbnail
融資維持率又再一次來到169%接近170%囉 美股的人性指標反而在恐慌區,沒有在貪婪或極端貪婪就不會有投機的氣氛,不會認為能維持170%~180%到這階段的波動,有也都只是瞬間或盤中氣氛而已 比特幣也已經只是無聊波動,沒有任何再擴大胃口的投機性出現 比較要注意的是德國跌破10周開始測試
Thumbnail
筆記-美投君-24.06.02 主要結論: *美國總經環境,下半年不會太好、也不會太差。 因此不會讓大盤大漲、也不會以太大風險。 *下半年要靠投資大盤獲利的難度增加, 投資的重點在找到獲利能優於預期的公司。 *下半年獲利能優於預期的領域: AI、減肥藥、金融股。 ---------
Thumbnail
筆記-美投君-24.06.02 主要結論: *美國總經環境,下半年不會太好、也不會太差。 因此不會讓大盤大漲、也不會以太大風險。 *下半年要靠投資大盤獲利的難度增加, 投資的重點在找到獲利能優於預期的公司。 *下半年獲利能優於預期的領域: AI、減肥藥、金融股。 ---------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美國企業獲利動能、內需消費-24.05.14 *美股目前的牛市還沒到極端泡沫階段。 *目前市場還是沒有到非常樂觀,還沒有太多的少年股神、還沒看到很多人All in。 *本輪財報,大部分符合預期(79%企業優於預期)、少部分不如預期,還沒有到大幅超過預期的狀態。 *財報會議當中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美國企業獲利動能、內需消費-24.05.14 *美股目前的牛市還沒到極端泡沫階段。 *目前市場還是沒有到非常樂觀,還沒有太多的少年股神、還沒看到很多人All in。 *本輪財報,大部分符合預期(79%企業優於預期)、少部分不如預期,還沒有到大幅超過預期的狀態。 *財報會議當中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24.04.24 *目前美股大盤在下跌後反彈,但根據過往經驗,不容易一次V轉回到前高,比較可能會看到反覆震盪。 從高點回檔大約5%,幅度不算大,市場情緒還沒有到非常恐慌。 *過去半年的市場情緒變化: 極度不看好市場→半信半疑→有一點樂觀。 *但目前市場還不算是很樂觀,因為中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24.04.24 *目前美股大盤在下跌後反彈,但根據過往經驗,不容易一次V轉回到前高,比較可能會看到反覆震盪。 從高點回檔大約5%,幅度不算大,市場情緒還沒有到非常恐慌。 *過去半年的市場情緒變化: 極度不看好市場→半信半疑→有一點樂觀。 *但目前市場還不算是很樂觀,因為中
Thumbnail
3 月 FMS 重點摘要: 近期美國總經數據良好,支持市場維持軟著陸預期 目前 AI 是泡沫嗎?FMS 給出一個目前最安全的答案 機構拋美股和科技股轉向歐股、新興市場,似乎為未來回補留下倉位空間
Thumbnail
3 月 FMS 重點摘要: 近期美國總經數據良好,支持市場維持軟著陸預期 目前 AI 是泡沫嗎?FMS 給出一個目前最安全的答案 機構拋美股和科技股轉向歐股、新興市場,似乎為未來回補留下倉位空間
Thumbnail
加息還未開始,埃及鎊暴跌、黃金飆升,各國股市接連突破歷史高點,這背後的原因是真的牛市到來,還是另有玄機? 比爾蓋茲、傑夫貝索斯、馬克祖克伯、摩根大通執行長、巴菲特等大老開始增加手上的現金持有量,這中間有什麼原因?
Thumbnail
加息還未開始,埃及鎊暴跌、黃金飆升,各國股市接連突破歷史高點,這背後的原因是真的牛市到來,還是另有玄機? 比爾蓋茲、傑夫貝索斯、馬克祖克伯、摩根大通執行長、巴菲特等大老開始增加手上的現金持有量,這中間有什麼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