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委員會為推動客語傳承與客庄經濟,自2025年7月1日起推出「數位客家幣」計畫,開放18至49歲本國國民登記申請,每人可獲得1,000元數位消費券,總計發放25萬份。
登記至7月30日止,活動採首五日分流機制,並與17家金融與電子支付平台合作。本文整理了申請資格、流程、使用範圍與常見問題,讓你快速掌握所有客家幣相關重點資訊。
一、誰可以領取數位客家幣?
數位客家幣的發放對象共分為三類:1. 通過114年度客語認證者
凡於114年度通過任一腔調、任一等級的客語能力認證者皆可領取,無年齡限制。若同一年度報考多次,僅以首次取得的同級或更高級別為準。無須登記,將以掛號方式寄送紙本QR Code。
2. 曾獲表揚的客語家庭成員
民國97年至114年間曾獲客委會表揚的客語家庭成員,並於今年通過認證者,亦可領取。若為拍攝影片方式表揚者,須補充更新講客影片並經審核通過,才符合領取資格。亦由客委會主動寄送紙本QR Code。
3. 年滿18至49歲的本國國民
出生於民國65年1月1日至96年12月31日間的本國籍民眾,需於指定期間完成登記,並經抽籤中籤後,始可領取。每人限領一次,不得轉讓或兌現。
註:若同時符合上述多項資格,可累計領取,最多可獲得3,000元。
登記時間與抽籤方式
- 登記期間:7月1日 上午9:00 起至 7月30日 中午12:00 止
- 抽籤時間:7月30日 下午2:00
- 中籤公告:公布於客家幣官網,結果將依身分證字號末碼進行抽籤
分流登記安排如下:
登記日期身分證字號末碼
- 7月1日0、1
- 7月2日2、3
- 7月3日4、5
- 7月4日6、7
- 7月5日8、9
- 7月6日至30日全面開放
提醒:是否中籤與登記早晚無關,建議可避開首日高峰期,於期間內完成登記即可。
如何登記申請?
可透過以下三種方式進行登記,選擇你所使用的金融機構 App 即可操作:

圖片來源:微笑台灣
1. 台灣行動支付(台灣Pay)App
適用銀行: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兆豐銀行、台灣企銀、中華郵政、農金資訊、上海銀行
操作流程:
下載 App → 點選「數位券」→ 「登記中」→ 「客家幣」→ 填寫資料 → 驗證完成即登記成功
2. 各銀行自家行動銀行 App
適用銀行:玉山、中國信託、台新、永豐、元大
請至對應銀行 App 的「數位券」專區完成登記
3. iPASS MONEY(一卡通)App
適用對象:未持有上述金融機構帳戶者
操作流程: 下載 App → 點選「數位券」→ 進入「登記中」→ 「$1000-客家幣」→ 「我要登記」→ 填寫身分證號與生日,即可完成登記
使用方式與使用範圍
- 使用期間:2025年8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
- 數位客家幣將儲存在所登記的金融機構 App 中的數位券匣
- 僅限實體店面消費,無法於電商平台使用
- 支付方式:於合作店家掃描店內TWQR立牌,或出示 App 內的 QR Code 折抵消費
- 可分次使用,無最低消費限制;若金額超出,可搭配信用卡、金融卡、電支帳戶或現金支付

合作店家與使用地點
客家幣適用於全台11個縣市、70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的合作店家。詳情可至客家幣官網查詢「合作店家」清單,支援搜尋食、宿、遊、購等多種分類,並可依縣市查找。
金融機構加碼優惠
若中籤者選擇合作的15家金融機構,有機會獲得額外100元優惠券,共計45,000份,採先搶先得或平均抽籤方式發放。各家銀行配額如下:
機構名稱名額(份)
中信銀行7,000、台新銀行6,000、土地銀行6,000、中華郵政4,000、合作金庫4,000、彰化銀行4,000、台灣銀行3,000、華南銀行3,000、第一銀行3,000、兆豐銀行2,000、台灣企銀2,000、農金資訊2,000、上海銀行1,000、元大銀行1,000、iPASS MONEY1,000
加碼券使用期限至2026年3月31日,逾期無法使用、亦不得退還。
客家幣常見問答(FAQ)
Q1. 客家幣可以分次使用嗎?
可以,無最低消費限制,用完為止。
Q2. 消費後退貨,客家幣會退回嗎?
會退回至 App 的數位券匣中。
Q3 是否會開立發票?
店家需依法開立發票或收據,請主動向店家確認。
Q4. 是否可轉讓或兌換?
不行。客家幣僅限本人使用,無法轉讓、轉售或兌換現金。
Q5. 是否列入個人所得稅?
不會,數位客家幣屬政府補助性質,不列入綜合所得稅。
客服資訊與查詢管道
如有疑問,可透過以下方式進一步了解:
- 客家幣官網:查詢活動詳情與合作店家名單
- 客服專線:0800-525-168(每日09:00~18:00)
資料來源:客家委員會、客家幣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