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拔牙後幾天內,突然感到劇烈的疼痛?
疼痛甚至延伸到耳朵、下顎,連止痛藥都無效?這可不是正常的術後反應,很有可能是牙科常見卻常被忽略的併發症:乾性齒槽骨炎(Dry Socket)!
什麼是乾性齒槽骨炎?
乾性齒槽骨炎,醫學上稱作齒槽骨炎(Alveolar Osteitis),是一種拔牙後可能出現的疼痛性併發症。
特別常發生於拔除下顎智齒後。大多數患者會在拔牙後第2到第4天出現明顯的疼痛症狀。
正常情況下,拔牙後傷口會形成一層保護性的血塊,就像是天然的「敷料」,能保護底下的齒槽骨,並促進組織的癒合。
一旦這層血塊脫落、分解或根本沒形成,齒槽骨就會直接暴露在口腔中,進而引發劇烈疼痛與發炎。
如何分辨是不是乾性齒槽骨炎?
乾性齒槽骨炎的疼痛感與一般拔牙後的鈍痛不同,它是一種深層、抽痛般的劇痛,甚至會放射到耳朵、太陽穴或整個下顎。其他常見症狀還包括:
●傷口處有明顯的空洞感,看不到血塊
●口臭或口中有異味
●持續性劇痛,無法靠一般止痛藥緩解
●輕微發燒或身體不適(少見)
如果你在拔牙後2、3天內,突然從原本可忍受的不適轉為明顯疼痛,請務必儘速回診就醫,避免拖延導致感染惡化。
為什麼會發生乾性齒槽骨炎?
導致乾性齒槽骨炎的原因可能有多種,以下是幾個常見的風險因素:
●吸菸:尼古丁會限制血液循環,影響血塊形成。
●口腔衛生不佳:細菌感染會破壞血塊穩定性。
●拔牙過程創傷較大:如困難拔牙或智齒位置複雜。
●女性服用口服避孕藥:體內雌激素濃度高,可能影響癒合過程。
●未遵從術後指示:過早漱口、用吸管喝水、舔傷口等,都可能讓血塊鬆脫。
治療方式是什麼?
如果不幸發生乾性齒槽骨炎,別擔心,這是可以治療的。牙醫會:
●清潔齒槽:去除壞死組織與細菌。
●放置藥棉:使用含止痛成分與消炎藥的藥棉,緩解不適。
●定期更換敷料:需多次回診以維持傷口清潔與舒適。
●必要時使用抗生素或止痛藥:控制感染與疼痛。
雖然乾性齒槽骨炎本身不是嚴重的疾病,但疼痛程度高、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儘早治療非常重要。
如何預防乾性齒槽骨炎?
好消息是,乾性齒槽骨炎是可以預防的!只要在拔牙後做好護理,就能大幅降低風險:
●拔牙後24小時內避免漱口或刷牙傷口處
●不要用吸管喝水,也別做吸吮動作
●避免吸菸與喝酒至少72小時
●不舔、不用舌頭碰觸傷口
●確實遵照醫囑服藥與護理
乾性齒槽骨炎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會遇到,但一旦發生,所帶來的疼痛常令人難以忍受。
若你或家人在拔牙後出現突然的強烈疼痛、異味或異常感,請不要拖延,儘速聯絡牙醫處理。
用心照顧拔牙後的傷口,就是給自己最好的照顧。千萬別讓一顆牙的問題,變成整張臉都在痛的苦難旅程!
需要專業的術後照護或有牙齒疑慮?
歡迎來電或線上預約,我們將為您提供最安心的牙科服務!
※大安渥爾牙醫診所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8號4樓
電話: 02-2325-0366
LINE@ ID:@lul4571m
※科技渥爾牙醫診所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02號
電話: 02-2738-0200
LINE@ ID:@599hee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