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lo 大家好,我是 Tobi。
出國留學,相信經濟因素一定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重要考量之一。在德國留學雖然生活開銷不像英、美、加、澳那樣的驚人,但追根究底還是一筆不小的經濟負擔。因此,如何「開源節流」是所有在德留學生必學的重要課題。在這一系列文章中,我將分享如何「開源」、以申請獎學金的方式來減輕國外生活的經濟壓力。
我自己總共有兩次成功申請到德國獎學金的經驗,第一次是交換時透過姐妹校申請 Baden-Württemberg-STIPENDIUM,第二次則是在碩士期間自行申請由 Heinrich-Böll-Stiftung 提供給國際學生的獎學金。
由於交換時期的申請經驗相對單純,主要就是提供姐妹校所要求的申請文件後就完成了,因此這一系列文章會聚焦分享第二次自食其力申請碩士獎學金的過程,希望能簡化大家在申請獎學金時的資料檢索過程。
由於篇幅限制,這篇文章會聚焦分享前往德國留學的台灣學生能申請的獎學金有哪些種類,屬於一般性的申請指南。後續個人相關的申請經驗會再分成兩集敘述,再請各位看官拭目以待。
留學獎學金種類
前往德國留學的台灣學生能申請的獎學金有許多種,依據資金來源大致可分爲由「台灣」及由「德國」所提供的獎助學金。在前言中有提到,我兩次赴德拿的獎學金來源都是德國而非台灣,因此以下會花比較多篇幅在分享申請德國獎學金的部分,若想了解更多跟台灣有關的獎學金請參閱其他文章。
台灣方面
談到赴德留學,許多人第一時間會聯想到德國學術交流總署(DAAD)。在台灣 DAAD 官網「查詢獎學金」欄目中,即有列出「提供臺灣學生的獎學金項目」。而在這些項目中,赴德留學生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宗倬章教育基金會德國碩士進修獎學金」。但是因為該獎學金的申請條件為「申請就讀碩士學科領域為理工、自然學科」,因此身為社科學生的我自然就無法申請。
這裡就出現第一個重點:許多獎學金申請都會有相關科系及背景限制。如果背景不相符,自然就沒有嘗試申請的必要了。DAAD官網上還列出了其他碩士獎學金項目,例如「藝術、音樂、建築、設計等科系獎學金」、「DAAD-NSTC 研究生暑期研究計畫」及「歐洲留學獎學金」等,台灣 DAAD 也有自己的「獎學金資料庫」,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科系背景去查閱能申請的獎學金類別。
其他常見、由台灣相關單位所提供的獎學金還有教育部公費留學與各項獎學金報名資訊網上面所列出的公費留學考試、世界百大合作設置獎學金、留學獎學金與歐盟留學獎學金等。此外,行天宮、鴻海等民間單位也分別有提供國外留學獎學金。但因為我不是透過這些管道請領獎學金的,所以相關辦法再請自行上網查閱。

圖一:台灣DAAD獎學金資料庫
德國方面
就德國方面,我當初所檢索過的資料庫或網站至少有三個。另外,如果已經確定要去某校就讀或還在等心儀學校的錄取通知,也可以去學校網站上面檢索相關獎學金資源。以下分別詳述之:
首先就是上面提過的 DAAD資料庫。看到這邊,可能有人會想說啊上面不是就講過了,為什麼要再提一次?原因很簡單:因為檢索出來的結果不一樣。上面提到的是「台灣」DAAD,這裡提的是「德國」DAAD。「台灣」DAAD的獎學金資料庫只有18條搜尋結果,「德國」DAAD的 Scholarship database / Stipendiendatenbank 卻有 180 條,所以這裡就出現了第二個重點:不要侷限自己只檢索中文資料。如果語言能力允許的話,非常建議用英文或德文去檢索相關資源。畢竟是去德國留學,英、德文的相關資料一定會比中文來得多。有時同一個網站用不同的語言檢索甚至會有不同的結果,這點大家可以多加留意。

圖二:德國DAAD獎學金資料庫
另外,如同上面所述,其實只要 Google “scholarship in Germany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就會出現無數搜尋結果了。在這些搜尋結果中,挑選一個心儀的網站點進去就會有更多的資源可供檢索。舉例來說,在 Study in Germany 網站上就分別詳列出由德國不同單位提供給國際學生的獎學金種類。因為獎學金有千千百百種,所以該網站上列出的其實只是冰山一角而已,而且有些資料可能是舊的或不完全正確。儘管如此,此類網站作為入口網站的效益還是很大的。看好有興趣想申請的獎學金後,最好還是到提供該獎學金機構自己的網站去查閱相關說明和條件限制最爲保險。

圖三:Study in Germany 網站上列出的獎學金單位
最後一個我曾經用過的獎學金資料庫就是 myStipendium.de。我也是在這個資料庫上找到我最後成功申請到的Heinrich-Böll-Stiftung 獎學金。如同下圖所示,只要輸入自己的學程、攻讀的學位類型和學校(也可選還不確定),按下搜尋鍵,系統就會跑出所有符合你背景的獎學金類型。另外,還可透過輸入自己的成績、就讀學期、國籍等進一步限縮搜尋結果,找到最符合自己背景的獎學金類型,提高成功申請的機率。不過這邊要注意的是出現的結果不一定全部都是獎學金(Stipendium),還會出現像是貸款(Darlehen)、獎金(Preis)等等。貸款可能會衍生利息且日後必須償還、獎金可能是需要參加比賽或完成特定條件才能獲得,這部分需要多加留意。


圖四及圖五:myStipendium.de 資料庫入口頁面及獎學金條目
這裡就以網站上所提供的 Heinirich-Böll-Stiftung 的獎學金資訊為例。在點進該搜尋結果後可以發現網站上的資料頗為齊全,把獎學金的申請截止日期、金額、聯絡人和基金會網址都列出來了。這也是我認為這個資料庫整理得最好的地方,因為基本上許多重要資訊都一目瞭然。當然,如果想要最新、最正確的資訊,還是強烈建議去提供獎學金機構自己的網站上搜尋會最為保險。

圖六:myStipendium.de 資料庫中關於Heinirich-Böll-Stiftung 的獎學金資訊
最後一個可以申請獎學金的管道為學校網站上的相關頁面。以我們歌德大學為例,在校網上關於獎學金的頁面即分門別類整理出許多資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下圖左一的 Deutschlandstipendium。這個獎學金不分國籍、不分學科領域、沒有語言條件限制,只要是德國任一大學系所在學學生即可向自己所屬大學提出申請。獎學金額度是每月300€ 、持續一年。另外還有一些「非物質」的資源像是Networking機會、免費參加研討會或其他只有獎學金得主才能參加的活動等。最重要的是即使你去年已經申請到獎學金了,隔年資助期限結束後還是可以再申請一次(最多24個月的樣子),所以如果幸運的話碩士在學期間每學期都有獎學金可以拿。
根據網站資訊,該獎學金所看重的申請條件只有三個:學業表現、社會服務經驗和其他社會條件(如家庭背景、經濟狀況等)。申請的方式我記得是上學校專門的平台回答一些問題、展現自己的熱情和動機就行。因為申請條件相對寬鬆,所以競爭者眾多,但我覺得基本上有投就有機會,說不定下個幸運兒就是你/妳?可能有人會想說阿講了這麼多,為什麼我最後不是領這個獎學金?答案不難猜:就....我當初申請審核沒有過😅


圖七及圖八:歌德大學校網獎學金資源頁面
文末想要再提供一個小建議給大家。當然這可能只是個人想法而已,但我覺得在尋找適合自己獎學金的時候,可以專攻提供給國際學生(International Student/ Internationale Studierende)的獎學金。因為如此一來就少掉一大批德國籍的競爭者了。另外,可能是因為資金來源不同的關係,像 Heinirich-Böll-Stiftung 所提供給國際學生的獎學金就比德國學生多了不少,還有一些像是提供核銷德語語言課費用的相關補助是德國學生所沒有的。因此我覺得申請專門提供給國際學生的獎學金不只能提高申請成功的機率,還能獲得一些本國生所沒有的福利。
最後的最後,還是不免俗地想講一下:雖然搜尋獎學金的步驟感覺十分繁瑣、需要注意的事項非常多,但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獎學金本來就是用來獎勵有優異表現又肯努力的人,如果連事前功課都不願意做,對方為何要給你獎學金呢?我想繁瑣的步驟一方面可能是機關內部流程,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想藉此先行篩選掉一些不適合的人選吧。
言盡於此,預祝大家順利申請到自己心儀的獎學金!如果我的文章有幫助你成功申請到獎學金,也歡迎跟我分享,我會很開心的!
那我們就下篇文章見囉,Tschü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