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Richard說明的是Clickshare的旗艦機種: CX-50 Gen2,除了CX-30的功能都有之外,還多出不少厲害的功能,接下來會逐一介紹,其中"Auto switch"是最引人注目之特色和亮點,特別適合用在多電腦視訊會議室。
規模較大,或是重要性比較高的視訊會議室,通常都會預先安裝一套視訊會議設備,包括一台In-Room Computer 和一套Video Bar,不需要自帶筆電就可召開視訊會議,為了區別,我將這類型的會議室稱為"多電腦視訊會議室",並且整理主要的使用情境如下:
- 與會人員使用In-Room Computer召開視訊會議。
- 與會人員必須或是習慣使用自帶筆電(BYOM)開會,例如不同的視訊會議軟體。
- 使用In-Room Computer開會,但是分享的內容來自於自帶筆電。
綜合以上說明,多電腦視訊會議室至少就有三個情境會發生,顯示器和Video Bar就只有一套,不同情境需要不同的設備連結和設定,相當具有挑戰性,關鍵在於正確的時間切換到正確的連結和設定,不少廠商紛紛提出多種解決方案,五花八門有好有壞。
身為Clickshare Conference系列的旗艦機種,CX-50 Gen2的外型頗為大器,功能也是最強大的,針對多電腦視訊會議之情境,推出Auto Switch功能,大幅降低使用者的困擾,參考附上的連線圖,情境一的時候,顯示器接上In-Room Computer, CX-50會把Video Bar切換給In-Room Computer,開會沒問題,情境二的時候, Video Bar就會被CX-50切換到自帶筆電,得以啓動視訊會議,自帶筆電的畫面透過無線連結傳給CX-50,再透過HDMI輸出到In-Room Computer,最後傳到顯示器,情境三的狀況,Video Bar切換給In-Room Computer,啓動視訊會議,筆電的內容透過無線傳輸到CX-50 ,再透過HDMI輸出到In-Room Computer,最終傳到遠端,透過正確的連結和智慧的切換,三個情境都可以完美演示。

CX-50 Gen 2 上視圖

CX-50 Gen2用於多電腦視訊會議室之連線圖
關鍵問題:Auto Switch的切換準則為何?直覺思考之下,切換準則應該是視訊會議軟體是否啟動,只要自帶筆電啓動Teams or Zoom,CX-50就把Video Bar切過去,就是這樣吧? 沒想到Richard的說明又讓我大開眼界,Clickshare比我想的更聰明更精確,只要有任何軟體呼叫到麥克風揚聲器鏡頭任何一個設備,Auto Switch就會啓動,切換到自帶筆電,例如與會人員想播放線上音樂,需要使用Video Bar,並不是召開視訊會議,CX-50也會Auto Switch,非常貼心,根據Richard的經驗,Auto Switch還是會有非常少數的狀況發生,沒有一個解決方案是完美的,Barco秉持初心,仍在不斷的改善,追求完美的使用者體驗。
CX-50另外一個特點是支援雙畫面輸出,CX-20 & CX-30只支援單一畫面,雙畫面輸出的好處就是可以同時看到簡報和遠端與會人員,根據自身參加無數場視訊會議的經驗,參與人員越多,重要性越高,越需要看到雙畫面,才能真正和遠方人員互動,達到會議的目的。透過Clickshare軟體的良好設計,雙畫面的配置還可以動態調整,非常彈性且實用。
CX-50的確是個非常優秀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參考底下幾張圖片之說明,連接埠相當完整,功能也是最強大的,除了Auto Switch、雙Button、雙畫面輸出之外,還支援以有線的方式連接上自帶筆電,前面板的USB Type C Port的功能是多用途的,除了配對Button,也能作為輸入,搭配HDMI to USB-C轉換器再加碼支援HDMI輸入,這個功能還真貼心,以防萬一,無線連結有狀況無法排除,還可以改成用有線的方式繼續開會,達到會議不中斷的結果。

CX-50 Gen2後視圖: USB Type C 可以做為第二個顯示器之輸出連接

CX-50 Gen2前視圖: USB Type C 可以用來配對Button,或是做為軟體更新

CX-50 Gen2: 和Button配對完成,簡單直覺又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