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樟樹
你走在路上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一些樹幹上有深深的裂痕?又或者,聞到過一股淡淡清香?這些線索,很可能指向同一種植物——樟樹。這種常見的行道樹,不只外型醒目,還有豐富的生態與歷史故事等著我們去探索!
樟樹是常綠大喬木,一年四季葉子都會保持綠色,不會出現枯葉也不會掉光葉子,成熟的樹可以長到15到20公尺高,就像一把撐開的大傘,在街道上提供涼爽的遮蔭。
從遠看,你會發現它的葉子顏色和一般深綠色的樹不同,樟樹的新葉偏黃,老葉則呈現黃綠色,整棵樹看起來比其他樹亮一點,這是辨認樟樹的第一個線索。靠近一點看,你會發現它的樹幹有許多深而粗的裂紋,就像年長者的皺紋一樣,這些是它經歷時間的痕跡,也是一種辨認指標。

樟樹樹幹的裂紋
再來看看葉子,樟樹的葉子是橢圓形兩端變尖、表面光滑、每節生長一片葉子,上下交互排列。如果你輕輕揉搓葉片,會聞到一種自然的清涼香味,那是葉子中所含的樟樹精油。如果你在2到4月之間觀察樟樹,還有機會看到它開出的小花,這些花非常細小、顏色偏黃綠,藏在枝葉之間,不容易注意到,但也是它生命週期的一部分喔。

樟樹的葉子是互生
樟樹不只好認,還有不少實用價值。早期的人們會從它的木材中提煉出「樟腦」,製成白色的小丸子——樟腦丸。這些丸子能放進衣櫃裡防止衣物被蟲蛀,是天然的防蟲神器,清朝到民國初期,樟腦都是台灣重要的出口交易貨品。雖然現在樟腦的使用已不如以往普遍,但樟樹仍常見於台灣都市中,特別是在人行道旁。因為它枝葉茂密、遮蔭效果好、葉子不容易大量掉落,同時又能吸收空氣污染、提供生物棲息地,成為都市中理想的行道樹。
下次你走在街上,不妨停下來仔細觀察:
- 遠看樹冠:樟樹的葉色偏黃綠,和其他深綠的樹葉不同。
- 靠近樹幹:裂紋明顯、深且粗糙,不像年輕樹那樣平滑。
- 觸摸葉片:表面光滑,搓揉後會散發出天然香氣。
台北市政府現在也有在許多行道樹上設立樹木名牌,上面標明這棵樹的名稱。如果你懷疑眼前這棵葉子偏黃、樹幹有裂痕的樹是樟樹,不妨看看那個牌子,確認一下你的觀察是否正確!
參考資料:
認識植物。樟樹。莊溪。(檢索日期:2025/07/14)http://kplant.biodiv.tw/%E6%A8%9F%E6%A8%B9/%E6%A8%9F%E6%A8%B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