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五大堂,接下來就是坐船,空氣帶著潮濕鹹味,天空被柔灰色的雲層覆蓋著,但內心卻異常興奮。

終於要登上松島的海上遊船,去看那被譽為「日本三景」之一的松島灣,去看那一幅幅浮世繪裡的幽淡景色在眼前展開。


船緩緩駛離碼頭,經過橋樑與港邊的房舍,遠方的小島們一個接一個映入眼簾。

有的像浮在水面上的碧玉,有的細長如一條綠色爬蟲,倒映在水中微微晃動。我努力用相機拍下眼前的一切,但快門聲卻顯得多餘,因為這片景色,比照片更像一幅無聲的畫。

然而,看久了,我心裡開始浮現奇怪的失落。原以為松島會像桂林,石峰聳立,氣勢萬鈞;或如下龍灣,島峰陡峭而神秘。

但松島的島太低、太平坦,松樹密布卻未及蒼勁高聳,像是低聲細語的老人,在海風中緩慢呼吸,告訴你「這裡不用抬頭仰望,只需靜靜觀看」。

沒有壯闊感,只有秀美的感覺。於是,我放下相機,深吸一口帶著鹽味的風,讓視線在島嶼與海浪間漂浮。海鷗貼著水面飛過,白色翅膀劃出一道淺淺的弧線,落回甲板上的影子恍若水墨潑灑的瞬間。

船過島與島之間的窄水道時,我看見幾株松樹在小小的岩礁上獨自生長,根在岩縫中緊緊抓著,樹幹傾斜卻沒有折斷,那一幕忽然讓我想到浮世繪裡常見的構圖,樹與島、海與鳥、天與雲,寧靜而有力,帶著淡淡的孤獨。

我望著水面上不斷閃爍的粼光,才明白有些風景的美並不在於是否震撼,而在於它是否能讓你慢下來,讓你用眼睛真正地去「看」。不是為了打卡,不是為了炫耀,而是讓自己和風景融在一起。

遊船回程時,船尾捲起一條白色浪花,像是松島留給我的一封柔軟的信。看似平凡卻值得記住,像在日本旅途中走過的無數小路,看似不起眼,卻在回想時最先浮上心頭。

我想,以後若再有機會來松島,我不會再期待壯闊,而是願意帶一本小冊子,坐在甲板的椅子上,看海鷗飛翔,看小島的松樹在海風中搖曳,靜靜寫下當下的溫度和風聲。

因為有時候,旅行並不需要太多新奇的體驗和刺激的景象,能安靜地看一片水域,看一群島嶼,看風怎麼吹過樹梢,就足夠療癒,也足夠讓你記住,曾經在某個夏天,你在松島的海風裡,靜靜地活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