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國是天堂啊。沒有監控,想買什麼都行。會講中文的話,生活根本沒有障礙。說到底,這還是拜一帶一路所賜。」
李楊笑著說。
在整條「黑帶一路」穿過的東南亞國家裡,寮國大概是最徹底淪為中國後院的一個。尤其是位於北部的金三角經濟特區──表面上是經濟開發區,實際上,中資企業透過長達99年的租借協議掌握大片土地,除了主權、外交與軍事,幾乎所有內政權力都由中方說了算。
這樣的安排,與其說是現代化投資,不如說是十九世紀帝國主義者在中國設立租界的翻版。

「還有啊,中寮邊境的○○地區,整座城幾乎都是炮房,專門接待那些從過境來買春的中國男人。」
「至於金三角特區,那邊的賭博是合法的。過去跟緬甸一樣,是線上詐騙的大本營。不過去年終於被掃蕩了一輪,現在搖身一變成了所謂“合法”的線上賭場——說穿了,根本還是詐騙。」
寮國是東南亞十國中人均GDP倒數第二的貧困國家,中資勢力在這裡幾乎是予取予求。只要你有慾望、有現金人民幣,從槍枝、毒品、瀕危野味,到未成年少男少女的身體,無一不是明碼實價,任人挑選。
自2021年中寮高鐵開通以來,從昆明直通永珍(Vieng Chan),寮國對中國的依賴進一步加深。這個七成國土都是山地與高原的內陸國家,長期缺乏完善的公路與航空網絡,在中國基建貫穿全境、資金全面滲透的現狀下,連民間也難以對「中國化」完全說不。

「現在寮國稍微長得漂亮一點的女大學生,幾乎都在找中國乾爹。這些乾爹會幫情婦開個小店,一年過來一兩次。有些人甚至同時包養好幾個十幾歲的小女生。中國人在這裡真的為所欲為,我自己都能明顯感受到,當地民眾對中國的反感越來越強烈。」
靠著母國輸出的基建與資本優勢,中國人在寮國幾乎予取予求,將這片土地活生生塑造成屬於自己的現代版殖民地。從日本記者的角度來看,如今的寮國某種意義上就像是昔日「偽滿洲國」的翻版──對外仍是獨立國家,實際卻成為強權手中的試驗場與後花園。
山寨版中國城市
說回金三角特區吧。
翻過寮國西北部的蜿蜒山路,眼前忽然浮現一座座高樓——那種密度與高度,連首都永珍都望塵莫及,整體規模彷彿是中國雲南某座地級市的翻版。 特區名義上的常住人口約五萬,實際居住人數接近十二萬,每年吸引超過八十萬觀光客,是寮國僅次於首都的「第二大城」。 整座城市四周築起高牆,出入需經過安檢哨卡。不過即便是在特區外圍,也早已形成一整片華人街市。
真正走進特區,一瞬間還以為自己穿越到了中國本土——簡體字滿街飛,馬路和人行道寬得不合常理,巨大的房地產廣告橫在半空,空間過於寬闊而冷清,整體氛圍充滿了我再熟悉不過的「中國味」。

如果說池袋西口、西川口那類在日華人社區像是「安裝在日本系統上的中國APP」,那金三角特區則是從作業系統開始就徹底改寫,底層架構完全中國化。走進來之後,你反而會懷疑:這裡怎麼會不是中國?
不只高級賭場和華麗餐廳,也到處是足底按摩、卡拉OK這種「中國式的平民娛樂」。
不過,只要你願意多看幾眼,還是會發現一些和中國本土不太一樣的地方——
① 沒有習近平肖像,也沒有充斥中共口號的標語牌。
② 電動車、電動機車幾乎看不見。
③ 電子支付不流行,一律只收人民幣現金。
④ 城裡沒有托兒所、小學、養老院這類「溫和型」生活設施。
⑤ 公園裡不見清晨打太極的阿伯,或閒散慢跑的大叔這類「和氣可親」的市民日常。
⑥ 賣淫場所堂而皇之地存在著。
① 的理由很簡單:畢竟這裡名義上還是「境外」。沒有人會那麼熱血,在沒有宣傳部的情況下自掏腰包豎起一面習近平萬歲的看板。
② 倒是透露出些微「寮國感」。現代中國國內街頭,EV滿街跑。但在寮國,充電基礎建設跟不上,大多還是靠汽油車硬撐。
③ 為什麼要用現金?李楊說:「電子支付的錢太容易被詐騙整走了。」更何況,這裡不少店家根本是假門面,實際做的是洗錢或蛇頭生意,自然不願留下交易紀錄,什麼數位人民幣壓根不考慮。這是一個「信用」本身就不存在的城市。
④ 和⑤ 的背後則是這樣的事實:在這座特區裡,幾乎看不到小孩或老人。因為這裡根本不是給人結婚、生子、教育、養老用的城市;住在這裡的人,壓根就不打算過那種腳踏實地的正常人生。
至於⑥,那就更不用說了。從高級夜總會、連日本風俗嬢都遠赴出征的頂級洗浴中心,到價格相對「平實」的站街置屋,這裡樣樣都有。
中國的地級市曾在2010年代初遍布「偽裝成理髮店」的粉紅色色情場所,但在國內掃黃運動下早已被清除殆盡。但這裡卻彷彿時間凍結,那些景象依舊照常上演。

一騙成功,全城放煙火
搭上特區的計程車,在夜幕下穿行市區,只見沿途一棟棟寫字樓燈火通明,映照出一座不眠之城的輪廓。
搭上特區裡的計程車,在夜色中穿梭街頭,只見一棟棟寫字樓燈火通明。
「那都是網賭詐騙的據點。晚上人多,正是做生意的黃金時段。」

這些辦公樓動輒十幾層、甚至數十層,實際亮燈的樓層頂多一兩成——但整座特區的高樓密密麻麻,光是營業中的據點恐怕就超過上百家。每一間都掛著某某科技公司的招牌,實際上裡頭的「員工」就是詐騙手。
「業主會向這些『公司』收租,還得額外交保護費。比起緬甸東部的妙瓦底,金三角這邊的行情算是佛心。這些公司會跟自稱旅行社的仲介合作找人,再由蛇頭把人送進來。還有業者專門負責接駁車、供餐服務,整套供應鏈一應俱全。」

這樣一整套的詐騙產業鏈,正是日本媒體所說的「Chinese mafia」的真面目。當然,這些物業的業主本身也得向掌控整個金三角特區的中資勢力繳交保護費。說到底,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個共犯架構。
「在去年被掃蕩之前,有些人一個月就能進帳十五萬人民幣(約三百萬日圓)。如果有人一單就騙到超過一百萬人民幣,聽說整棟樓還會放煙火慶祝。」
罪惡感?這裡從來沒有人在乎那種東西。
我繼續走在這條穿越東南亞的黑帶一路上──
原文鏈結在此:https://gendai.media/articles/-/15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