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導:最常見的方法 尤其貪吃的小狗最好訓練 可以像磁鐵一樣被零食吸引 可以教特定姿勢(坐下 祈禱)或移動路徑(轉圈 跟好 進運輸籠)
因為是整個身體跟著零食移動 沒有辦法做出複雜或巧妙的動作 太貪吃的狗因為注意力集中在追逐零食反而會沒有意識到做了哪些動作才吃到獎勵 有些狗吃不到就會停住用看的也沒辦法誘導訓練
幼犬可以用零食誘導學得很快 幼犬肌肉骨骼尚未發育完全 固定動作重複次數不能太多 誘導出現行為之後 一定要把零食淡出 訊號轉移到手勢或口令 否則會變成沒有零食狗就不做
響片訓練 捕捉 標的 塑形:
捕捉通常用在動物自然會出現的行為(抓癢 鞠躬 打哈欠)按下響片等於按下快門
因為是自發性行為 狗會非常活躍 相反地 不太動的動物用捕捉法訓練很困難
標的通常用在跟隨或觸碰標的物(跳障礙 握手 撿鑰匙)
標的是把目標物跟出現行為之後獲得獎勵分開
所以不會因為領取獎勵的行為去干擾要訓練的動作(腳側隨行的時候狗不好好走路 一直跳起來要咬球 用零食引狗狗跳杆 顧著追零食把跳杆撞倒)
零食本身同時也是獎勵+標的物 所以需要精準動作用標的會比誘導更好
塑形通常用在狗自然情況下不可能出現的複雜行為(倒立對牆壁撒尿 趴毯子翻滾蓋棉被 站在球上面走路)塑形技術門檻高 每項行為特性標準要漸進區別性增強
行為特性分六樣:精準 速度 延遲 持續時間 干擾 距離 所以塑形非常花時間
塑形最強的地方在於自由塑形 不用人先設定好訓練什麼 狗自由發揮 所以塑形訓練的狗碰到壓力挫折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能驅動 訓犬技術最強力的工具 不用後天學習 先天演化過程當中編碼在遺傳基因
狗天生就會氣味追蹤 護衛領土(只有高親和力的狗服從會樂在其中)
需要將狗的本能驅動引導到人類可接受的行為(牧羊 找炸藥毒品 警犬追捕犯人)
否則會產生問題行為(追車子 攻擊郵差 挖洞拆家)
狗的本能需求:安全 食物 繁衍 玩耍
所以訓練狗要先滿足需求金字塔的安全 狗才有辦法願意參與訓練吃零食玩玩具
如果狗會咬人護食逃家 是因為你提供的生活環境讓狗無法安心 資源匱乏 缺乏運動
狗碰到壓力四種反應:戰鬥 逃跑 僵硬 討好投降
缺乏社會化跟玩耍社交互動的狗 容易激動打架 害怕竄逃 定住不動呼吸困難 膽怯漏尿
順帶一提 比特犬之所以特別容易出問題是因為繁殖配種都特定挑選傾向戰鬥反應的狗 所以碰到狀況只會先咬在說 無法經過思考做出其他選擇 只能被本能支配行為
強烈的本能驅動 在表現出經過訓練的行為會出現本能漂移
顯示出動物行為不只是靠獎勵逞罰就能強化消除
(訓練浣熊用存錢筒 浣熊不肯將硬幣投入 反而拿去水盆洗乾淨 訓練警犬找失蹤足跡 聞到野生動物忍不住偏移原本追蹤路線)
牽繩控制通常用在需要狗穩定 處在人類可以操控的合理情況下(須注意狗身心平衡 不可虐待動物)控犬的關鍵在於用最少的壓力 讓狗盡快理解人類想要他們做的事 解除壓力然後給予獎勵
動力與控制 壓力與情緒 飲食睡眠運動 都需要找到適當的平衡點 狗會因為克服困難挑戰而具備抗壓性自信心越來越強
適當的壓力能讓狗繃緊神經上緊發條維持專注力學習更有效率 千萬不要在狗沒興趣的時候訓練 那是在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