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耳芳一〉這則怪談故事主要收錄於小泉八雲的《怪談》中,故事背景的舞台在現今日本山口縣下關市的赤間神宮附近,那裡奉祀著在壇之浦之戰中身亡的安德天皇,以及還有平家一門之墓和芳一堂,加上像是龍宮城的水天門,為此怪談故事增添了不少色彩。
那麼,〈無耳芳一〉又是怎樣的故事呢?
在阿彌陀寺裡,住著一位盲眼的琵琶法師,名叫芳一。他擅長彈唱《平家物語》,尤其是壇之浦之戰的段落,令人感到動容。
在某個夜晚,寺院住持有事外出,在屋裡撥弄琵琶的芳一忽然聽到了叫喚聲。來者是位武士,自稱聽聞芳一的琵琶技藝高超,特意前來請他為一位「高貴之人」彈奏琵琶。芳一欣然答應,隨後武士牽著他走了很長一段路和石階,看不見的他憑著直覺,覺得好像來到一座很氣派的宮殿。宮殿的主人要求芳一彈奏壇之浦之戰。芳一專注彈唱,琴聲如泣如訴,在座的眾人無不落淚,泣不成聲。
宮殿的主人深受感動,請求芳一再來演奏七個晚上,並且叮囑千萬不可將此事告知任何人。
然後接連幾晚的外出,芳一的臉色逐漸慘白消瘦,住持不禁起了疑心,便吩咐寺裡的雜役悄悄尾隨芳一。當晚,雜役跟在芳一的後面,突然下起了大雨,芳一竟有如鬼魅般急速前行,雜役一時跟丟。好不容易找到人後,卻見芳一坐在平家一門的墓地,在安德天皇的墓前彈奏琵琶,四周鬼火纏繞,詭異至極。雜役嚇得臉色發白,趕緊將芳一帶回寺中。
次日,住持知曉此事後,明白芳一是被平家的怨靈給纏上了。他告訴芳一,在完成七日的演奏後,那些亡靈終將奪取他的性命。但住持在今晚有場法會,必須外出,無法守在芳一的身邊。於是,為了保護芳一,住持要求芳一脫去衣物,在他全身寫上《般若心經》,可以讓怨靈無法察覺到他的存在。住持嚴肅的叮嚀他,夜裡若有人來,千萬不可作聲、不可應答。
到了晚上,平家武士來接芳一,卻怎麼也看不見芳一,呼喚也得不到回應,只見空中浮著兩隻耳朵。為了向主人有所交代,武士用力地將耳朵扯下,帶回交差。傷口鮮血直流,芳一痛到不敢出聲而昏厥了過去。
住持一回來,驚見倒在血泊中的芳一,才發覺自己竟忘了在芳一的耳朵上寫上經文。幸好芳一在經過休養後逐漸康復,而人們從此稱他為「無耳芳一」,事情傳遍各地,許多人為聽琵琶而來,因此芳一聲名大噪,過上了衣食無慮的日子。

赤間神宮

芳一堂的無耳芳一
故事中平家亡靈的現身,和歷史上的「壇之浦之戰」有關。
那麼,壇之浦之戰的歷史故事又是什麼呢?
壇之浦之戰發生於1185年(元曆2年/壽永4年)的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在現今山口縣下關市的壇之浦,為源平合戰中的最後一場戰役,平家政權的滅亡。
原本平氏一族就善於海戰,加上早時的潮流有利,戰局一開始就佔了上風。但源義經不守古法的戰略,下令射殺平家非戰鬥員的水手和舵手,使平家的艦隊失去了機動力。隨著午後潮流的改變,局勢也徹底地逆轉。
戰場上有段著名的傳說,平教經為了與源義經決一死戰,對其緊追不捨。義經靈巧地一一跳過八艘船,教經無法追上,最終精疲力盡,隨即抓了兩名源氏士兵一同投海身亡。
眼見大勢已去,平家大將們紛紛投海自盡,連年僅八歲擁有平家血脈的安德天皇也由外祖母二位尼抱著跳海,與平家的繁華一同沉入海底。僅有少數的平家人倖存,被源氏士兵救起。
「二位尼啊,您要帶我去哪裡呢?」安德天皇向外祖母問道。
「在波濤之下,也有一座都城啊。」二位尼回答。
都城,或可說是傳說中的龍宮城,二位尼為了安撫年幼的天皇,以這番話描繪了極樂世界,然後懷抱孫子一同投海而去。
據說,這場戰爭也讓正統天皇擁有的三神器之一「天雲叢劍」下落不明,成了歷史未解之謎。

平教經追著源義經
平家的亡靈,是早已離去,還是依舊徘迴於世間中?
記得小時候跟團旅行去日本九州玩,在去赤宮神宮之前,曾聽導遊講過〈無耳芳一〉的故事,由於年紀小,故事的內容細節早已模糊,倒是還記得赤間神宮的平家墓和芳一堂(可能因為覺得有些恐怖的關係)。
不過,有著人臉的螃蟹卻讓我記憶深刻。
據說,在壇之浦之戰投海身亡的平家亡靈,就附身在附近的螃蟹上,所以螃蟹的背甲上才會有張憤怒的武士臉,似乎心有不甘。
現在回想起來,也許那不是憤怒,而是無法訴說悲情的吶喊,不願被世人所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