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不是都聽過一句話:「防曬要每三小時補擦一次,不然就白擦了!」
但現實是——你有誰真的三小時補過?沒有,連我都沒有。 更誇張的是,那些皮膚狀態好的朋友,好像也沒那麼勤勞在補防曬。 那問題來了:是不是這件事被神話了?
其實「防曬會失效」這件事沒錯,但「時間到了就一定沒效」卻是誤會。影響防曬力的,不是鬧鐘,而是環境與行為。

🧴一、冷氣房上班族(幾乎沒曬到太陽)
你早上出門擦完防曬,接著一整天都待在室內,
走動時間只有通勤那幾分鐘?那你其實不用一直補。 防曬劑在這種低紫外線環境下的穩定度很高,6~8小時內防禦力幾乎不會掉太多。
建議:早上出門前擦夠量,中午若有外出午餐再補一次就夠。
🏖️二、戶外族群(通勤、業務、運動、拍攝)
這類情況下,防曬力流失主因是「汗、水、摩擦」。
防水型防曬頂多撐3小時,如果你有流汗或擦汗,實際可能只剩一半效果。 建議:
- 長時間曝曬者:每2~3小時補擦一次。
- 流汗、游泳後:立即補擦或用防曬噴霧補強。
- 運動員型曬人:請放棄「補擦」幻想,帶遮陽帽+袖套會比你信防曬乳還實際。
🚶♀️三、日常外出族(學生、假日逛街、喝咖啡)
這群人最容易「中招」,因為覺得「反正只是走一下」。
但曬黑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累積的。 若你在戶外活動時間約2小時內、沒大流汗,其實防曬力仍可維持良好。 建議:早上擦足量+午餐後補一次即可,不用每三小時補一次。
🌊四、海邊、登山、露營等強曝曬環境
這時「擦一次就夠」就是笑話。
因為紫外線強度是平地的2~3倍, 加上汗水、海水、毛巾擦拭都會讓防曬層崩解。 建議:每1.5~2小時補擦一次,並搭配物理防曬(帽子、墨鏡、防曬衣)。
🧠最後一句真心話
防曬不是一場「比勤勞、比補擦次數」的戰爭,而是一場「比理解」的遊戲。
你不一定要補三次,但你一定要知道什麼情況下真的需要補。
懂原理的人,不會被「三小時定律」綁架。 真正聰明的防曬,是策略,不是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