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軟體工程師到追尋滑雪夢想:我的斜槓人生與職涯轉換故事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這是我第一篇blog,主要想跟大家分享開始轉職的心路歷程,也是一封寫給陌生人的自我介紹信。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每天早上起床,都感到無力感,一直不知道自己該繼續撐多久才能夠脫離現況,也有種逃避嚮往的人生的感覺?

我是個典型台灣教育體制下的學生,在大學選科系只覺得對電動有興趣(當時唯一覺得有趣的)而選了資訊工程學系,大學根本沒好好唸書,但還是讓我混到順利畢業,畢業後完全不會寫code,好在當時朋友介紹到一家公司,那家公司讓我整整培訓了一年左右,我才算得上會寫程式,也才讓我能夠開始存錢(這很重要),但其實我心裡一直都有覺得「寫程式」,只是一個讓我工作賺錢的工具。

那我心裡到底渴求的是甚麼?

在大學快畢業的時候,當時看了一部電影「白日夢冒險王」。

raw-image

我想這部片所有7、8年級生應該都有所共鳴,當初的我看完這部電影心中OS「人生該要點不一樣」,毅然決然跑到當時在南港的Tiger Surf Shop 買下我人生第一張長板,在身邊沒有任何人玩,且當時長板在台灣相對於2025年的現在,更是小眾到不行的一項運動(但到現在還是相對小眾),而這一玩就是10幾年。

長板改變了我人生很多,我的人生也和Walter Mitty一樣,在交友網站上看起來很多興趣、多樣性(笑),我認識的人變超級多,從自己辦小型社群活動、比賽、出國參加國外的長板比賽、當品牌選手、開課教學...,回頭看這十幾年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raw-image

但許多時候興趣不能當飯吃,這十幾年長板要拿來當作全職工作,這選項出現在我腦中無數次,但不要說存錢,光是要生存都是有難度的,所以我盡量維持早上的主要工作,讓自己在下班後繼續教學長板,並且在周末去嘗試更多不同的興趣,試圖在興趣中找尋有沒有第三選項。

但老實說過程很不順利很多興趣都是嘗試了一陣子後,就像變了心的伴侶一樣,看到就厭煩,最後存留下來的興趣還是只有長板、衝浪、滑雪。

而就是在三年前我開始滑雪後,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可能性,從經營的角度來看,我發現滑雪相對於其他兩項的市場性,是截然不同的,滑雪本身有除了運動以外的性質,包含旅遊、社交在裡面,而滑雪本身也是一項高消費的活動,這也難怪,有好的消費市場,就會有好的就業環境,滑雪真的相對於其他兩者就目前而言我看到的市場性大超級多,而評估完市場性後也確認滑雪在趨勢上後,我開始盤點身上的資產。

raw-image

這五年我也因為工作搬回新竹老家,在居住成本下降、園區薪水上升的情況下,我從29歲一路做到33歲當一個小Team的管理者,當時剛回家身上資產大概只有70萬左右,但在第二年我借了信用貸款投資股票,讓資產翻了幾翻,在這投資的五年裡截止到今天(2025/08)資產大概有500萬左右。

算了算財務規劃,假設我有份工作先讓我能夠應付生活的開銷,並只花極小部分的股票資產(5%),我有沒有更多可能的機會?

這裡幫大家整理一下我認為重要的財務方式

  1. 要有足夠資本,慢慢來真的太慢了(適時的槓桿資金,會加速這段時間)
  2. 只要確認買的是好商品(VOO,SPY...如果可以從趨勢來研究各股會更好)
  3. 如果甚麼投資都不會,丟VOO 準沒錯,別買高股息、別買高股息、別買高股息!
  4. 可以用固定提領方式領出資金
raw-image

但即便有了錢有了興趣,馬上決然轉職似乎還是有些莽撞,我深怕自己做錯決定,在身邊的朋友找不到可以給我建議的人,於是我選擇閱讀,我想最了解自己的還是自己,身邊沒有有智慧、經驗的人,書裡總有了吧?

raw-image


在看完了幾本書之後(也開始培養了讀書的習慣,現在我幾乎每天都會閱讀,未來也會寫一些有關看的書的分享),我在《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中驗證了自己的想法,我發現滑雪教練、經營滑雪事業,且之前也有教長板的經驗(帶超過200位學生),我完全能理解做這件事情的成就感來源為何,或許真的如書中所說的,我該去嘗試看看了。

書中提到的方法主要就環繞三件事

  1. 重視的事(價值觀)
  2. 擅長的事(人格特質的擅長,書中有特別說不是專業技能的那種擅長喔)
  3. 喜歡的事(那些你做了會忘記時間、感到成就感...的事情)

綜合所有上面的一切,心中轉職的念頭已確定

於是我開始準備面試,在經歷了2個多月的努力之後,終於順利面試上了,台灣的一家室內滑雪機副店長的工作,至於為什麼是先找室內滑雪機工作?主要是我更期待練習量,在室內滑雪機的練習量勢必可以拉得上去,這也能幫助我更快累積滑雪技巧,並且可以觀察整個滑雪產業的變化,也很慶幸自己在軟體工程師的工作,有主動嘗試管理的工作內容,我覺得能獲得副店長工作真的是WinWin,也很感謝Snowsensei的老闆們願意給我機會嘗試。

或許人生就像Walter Mitty一樣,一開始只是為了交友軟體的profile,但開始做並且持續做,從中再找尋更多答案的過程,真的不容易,但不用經歷像電影一樣要逃火山噴發、要跳海找尋才叫做精彩,我還是覺得當執行下去之後,當下都會覺得懷疑、猶豫,但每次事後回來看都是最好的決定。


raw-image

在此附上好久沒被面試,難得人模人樣的時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log分享
1會員
2內容數
從軟體工程師 轉職 滑雪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