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 乾卦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乾:元,亨,利,貞。
『元』:原也,就是創始,開始。寓意事物的起始或基礎。
『亨』:就是通順,通達。寓意事物的生長和壯大。
『利』:就是合宜,有利。寓意事物的創造與收穫。
『貞』:就是正固,永久。寓意事物的趨正與靜止。
「元亨利貞」為乾之四德,是天道的本質,核心就是一個「生」字。《繫辭》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可以區為分四個層次歷然的階段,元者, 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與四時相配,元為春生,亨為夏長,利為秋收,貞為冬藏。這個動態的過程發展到貞的階段並未終 結,而是貞下起元,冬去春來,開始又一輪的循環,因而生生不息,變化日新,永葆蓬勃的生機。
『无』(音:無)與『元』:宇宙萬物從沒有到有(開始),由兩字字型來看,只有一點之差。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元朝之所以取名為『元』,就是因為統治者為外來民族,為了統治中國,故取儒家於乾卦中所言的『大哉乾元』,藉以師出有名。
初九:潛龍,勿用。
『龍』:指的是有才德,才幹的人。
初九指乾卦的第一位陽爻。
是象徵一條潛伏的龍,既不能也不可有所作為。
潛龍之所以勿用,是因為這條龍雖然具有好的才德,但是由於位居於下位(首位地格),受到時空環境的限制,所以無法展現自己的才德,此時切勿輕舉妄動。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二指乾卦的第二位陽爻。
「見龍」之「見」讀為現。爻辭說,乾之初爻上升到九二(二位地格),象徵這條龍已經脫離潛伏狀態出現於田野地面,顯露頭角,有利於受到貴人的賞識。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乾乾」是自強不息的意思。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第一個「乾」是自強不息的意思。第二個「乾」有可能是筆誤乃「朝」也,是指日、白天的意思。
九三指乾卦的第三位陽爻。
九二爻上升到九三(首位人格),「惕」是警惕。「若」是語助辭,有「如此」之意。「厲」一解是危險,一解是指有壓力。「咎」是過錯,災難的意思。爻辭說,九三是由 「潛龍」、「見龍」進到第三位,這個位次上不在天,下不在地,懸在半空之中,處境危險,作為以龍為像的君子應對這種處境,不僅終日要剛健自強不息,從早到晚都要戒慎警惕,雖然面臨壓力,可以免犯過錯。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四指乾卦的第四位陽爻。爻辭說,九四這個位次(二位人格)和九三一樣,也是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懸在半空之中,處在這個位次的龍可以做出兩種選擇,或者往上向天空飛躍,或者往下退居深淵,隨時進退,可以免犯過錯。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九五的「大人」指的是諫臣。九二的「大人」指的是貴人。
九五指乾卦的第五位陽爻(首位天格)。在一卦六爻中,二為臣位,五為君位,陽爻居於五位就是居於九五之尊的君位。爻辭說,九五象徵巨龍騰飛上天,可以行雲布雨,大顯身手,掌握了領導的權力,適合有諫臣從旁提醒。
上九:亢龍有悔。
上九指乾卦最上位的陽爻(二位天格)。爻辭說,上九象徵這條巨龍向上騰飛,亢進過度,超過正常的情況,將會引來災禍,悔恨不已。亢龍之所以有悔,是因為任何事物發展到盈滿鼎盛階段,必然會向反面轉化,不可能保持長久。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易經六十四卦內只有乾卦跟坤卦有「用九」跟「用六」。
用是使用的意思。
「用九」即用九之道,也就是全面應用乾元之道或使用乾卦純陽之性。爻辭說,乾卦六爻皆以龍為象,初爻表現龍之「潛」,二爻表現龍之「見」,三爻表現龍之「惕」,四爻表現龍之「躍」,五爻表現龍之「飛」,上爻表現龍之「亢」。
雖然乾卦講的是「天」運行的道理,但其實也是比喻我們『人』要成為龍的過程與提示。「用九」說明了要我們積極的去應用乾卦的道理。當大家都用九之後,這世界上有才德的龍就會很多(是謂:群龍),當有才德的人眾多卻沒有任何人想爭大位,大家各司其職,相輔相承時,這個世界是極棒的,所以大吉!
群龍無首的「首」字乃不爭大位也。
「見群龍無首」也就是老子所指的:無為而治。
亦為葉問電影中主角所言:不爭之爭,貴在中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