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與入園
林本源園邸在寸土寸金的板橋區,是個非常特別的存在。這次我們是從府中站走過去,所以沒有停車問題。不過,如果開車來也不用擔心,附近有林家花園(民營)收費停車場和府中立體停車塔,停車很方便。
因為我們是步行前往,從比較近的側門進入。一到售票口,服務人員會詢問是否為新北市民,只要出示身分證就可以免費入園,感覺大部分的訪客都是新北市民。目前維修期間門票只要40元,很多身分都可以免費入場

目前開放&維修區域

來青閣

方鑑齋

方鑑齋

方鑑齋
園內漫遊:古蹟巡禮與家族故事
我們參觀時,小朋友剛好在推車上睡著,因此一路上我們都盡量選擇推車好走的路。從側門進去,順著路走可以抵達來青閣後面,一路走到方鑑齋。方鑑齋是林家少爺的書房,書房外有水池和小空地。聽導覽老師說,當年為了讓少爺靜心讀書,會請樂師在這裡演奏音樂。後來這裡逐漸演變成文人雅士吟詩作對、舉辦文會的地方。這段路推車都還算好走。

方鑑齋

我們正要前往開軒一笑和來青閣時,剛好遇上一場午後雷陣雨,被困在開軒一笑躲雨。順帶一提,我們在園區待了一個半小時,就遇到了兩三組不同的導覽團,真的很好奇導覽的規則是什麼。
回到建築本身,開軒一笑是以前演戲的戲台,上面寫著**「出將入相」,主要是為了演給住在來青閣的貴賓看。我們在躲雨的同時,聽導覽老師講了許多林家的故事。

方鑑齋的書房

到處可以看到危險 古蹟脆弱,請不要坐

香玉簃
原來,林家最早的先祖林應寅從福建來到台灣教書,後來他的兒子林平侯來台經商,靠著過人的商業頭腦發家致富。後來因為發生嚴重的漳泉械鬥,身為漳州人的林平侯,為了避開泉州人的勢力,搬到桃園大溪發展。
林平侯有五個兒子,各繼承了不同的家號:「飲記、水記、本記、思記、源記」,意為「飲水本思源」。其中第三和第五個兒子是親生的,所以以「本源」為總家號。林平侯過世後,他的親生兒子林國華與林國芳兄弟二人,應枋橋(即今板橋)地區漳州籍居民的邀請,回到了北部發展,並在此地落腳。這就是「林本源」這個名稱的由來,它並非指一個人,而是一個家族事業的代號。
林本源園邸的「園」指的就是用來接待外賓的花園部分,而「邸」則是林家人自己住的「三落大厝」。

月波水榭

定靜堂


觀稼樓

觀稼樓
園區設施與總結
聽完歷史故事,雨也停得差不多了。我們從開軒一笑往前走到香玉簃,這段路推車就不太好走了,需要搬上搬下。接著來到定靜堂的大廳,而觀稼樓則有冷氣和飲水機,裡面展示了一些文化建築。

定靜堂廣場
定靜堂廣場因為部分區域正在整修,所以臨時搭了比較高級的廁所。最後我們走到有鴨子戲水的月波水榭,才從正門離開。離開前,我們詢問了售票大哥,得知整修的部分可能要到明年(2026年)之後才會完工。
整體來說,林本源園邸是個很值得來參觀的古蹟。聽著導覽老師的講解,了解歷史故事和建築特色,感覺很不錯。但如果帶嬰兒車來會有點不方便,建議等小朋友大一點、能聽懂導覽老師說故事時,再來會更適合。

原來林家花園旁邊有孔廟!我之前從來都沒聽說過,騎車經過這麼多次,居然完全沒注意到。這次特地走路來逛林家花園,才發現旁邊真的有一座孔廟,還附設一間幼兒園,真的蠻特別的。
---
喜歡這次的實用分享嗎?幫淑麗爸「按個讚」吧!
我會持續分享更多親子旅遊、高CP值美食或實用的生活體驗,讓你的旅程少走彎路!
💖 【點擊喜歡】 讓我知道你和我分享的體驗一樣滿意!
💬 【留言互動】 你對這次的文章內容有什麼疑問或獨家撇步?在下方留言交流吧!
💾 【按下收藏】 把它存起來,下次規劃行程時就不怕找不到資料囉!
🔗 【分享出去】 如果這篇文章幫助到你,記得分享給身邊那些愛旅遊、愛美食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