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Z006 枋橋金浦-板橋慈惠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3-11-28 板橋

樹林的下一站,到了板橋慈惠宮,三層樓的參拜路線真是讓我吃了不少苦頭,舉步維艱的上香一輪、攝影一輪,就花了整整一個小時..

結束後前往新莊住宿,當晚決定行程上要做個調整,一方面不耽誤行程,一方面爭取時間讓雙腳恢復;當然,還得換雙鞋!



板橋慈惠宮

建立時間:1853年(大清咸豐三年)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挹秀里1鄰府中路81號 

源頭:湄洲分靈

板橋慈惠宮官方網站


奉祀神明

一樓正殿:主祀天上聖母,左邊龕五路財神,右邊龕五年千歲與五府千歲

一樓右方太歲殿:斗姥元君、六十甲子太歲星君

一樓後圓通寶殿:正面供奉千手觀音,左供奉魁斗星君,右供奉月下老人


二樓前鎮殿媽祖殿:正面供奉鎮殿媽祖、開基媽祖、中壇元帥、釋迦摩尼佛、藥師琉璃佛、阿彌陀佛,左供奉觀世音菩薩、右供奉地藏王菩薩

二樓左光明殿:湄州三聖母、文昌帝君、關聖帝君

二樓右前虎爺殿:虎爺公

二樓後凌霄寶殿:正面供奉三官大帝(三界公),左供奉才光明佛,右供奉註生娘娘、臨水夫人

二樓右後功德堂:地藏王菩薩、先賢蓮位


三樓天公殿:正面玉皇上帝、太陽星君、太陰星君,左供奉南斗星君,右供奉北斗星君


一殿一爐,共九爐,參拜順序如下圖

參拜順序

參拜順序


這裡比較特別的是,因為宮內有天公殿,所以一樓並沒有天公爐,而在一樓正殿上香後,需先至三樓天公殿參拜上香;有些宮廟也可能設有像是天公殿、玉帝殿、凌霄寶殿等等,只要殿內是供奉玉皇上帝(天公),都記得參拜完正殿之後,要先到玉皇上帝所在參拜上香!

此外,由於慈惠宮並非一般的廟宇建築結構,在動線上比較複雜,故廟方在宮內重要的轉彎處都有清楚的指示牌、平面圖;並且在各殿也都有神尊的名諱牌、神尊介紹,讓信眾在參拜時都能清楚動線與參拜神尊。


新增奉祀

2024年(中華民國一一三年)1月19日,即甲辰年臘月初九,增設「聖父母殿」與「福德正神殿」,聖父母殿位於三樓天公殿虎邊,福德正神殿位於二樓凌霄寶殿虎邊。


神將

在二三樓分別有諸位神將的大仙尪仔,應該是有開光,所以有做祭拜,二樓有千里、眼順風耳將軍,以及身為門神的秦叔保將軍、尉遲恭將軍,還有關聖帝君的配祀關平將軍、周倉將軍;而三樓則是中壇元帥三太子、二郎神將軍。


此外,一般在媽祖廟中,都會配祀千里眼將軍與順風耳將軍神像,而慈惠宮一樓正殿(在大尊的千順將軍神像後方)與二樓鎮殿媽祖殿的兩位將軍卻有極為不同的造型,不僅穿著官袍,手上還持著元寶!因此也有很多信眾視為招財招福的象徵。


建立時間

根據紀載,雍正年間,就已經有名為「林成祖」的開墾集團申請至擺接堡進行開墾,而到了乾隆年間,有僧侶從湄洲請來一尊媽祖像,在台北廳擺接堡枋橋庄建立草棚供奉,當地七十二位鄉紳先賢並成立天上聖母金浦會,並籌備建廟事宜。

然而翻閱一些資料後發現,「台北廳」此一行政區域是在日治時期方有的名稱,清治時期應為「淡水廳」,而枋橋庄此一名稱並不存在,應為枋橋街,且根據《板橋市志》,枋橋街是在光緒年間方才設立,因此,廟方紀載或許是有些誤植的部分。

筆者針對此狀況回訪了慈惠宮,特別在功德堂仔細尋找線索,功德堂中本身有金浦會的先賢牌位,此源頭想來是沒有問題,此外線索的關鍵是在功德堂龍邊的牆面上,掛有一幅金山禪師的畫像,下方文字載明,慈惠宮的開山是在1853年(大清咸豐三年),1986年(中華民國七十五年)成立管理委員會,2004年(中華民國九十三年)重建功德堂。

金山禪師像

金山禪師像


根據此一資料,想來板橋慈惠宮的建立時間應在1853年(大清咸豐三年)之後。

此外,2006年2月的時候,廟方曾出版一本「板橋慈惠宮媽祖廟-慶祝建廟151周年嘉年華紀念專輯」一書,若以此計算,建廟時間應在1855年(大清咸豐五年)。

綜合以上資料,板橋慈惠宮的建立時間當在咸豐年間無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孫老師的足跡
3會員
35內容數
孫老師的足跡的其他內容
2025/02/11
2023-12-1 臺北市 參拜完台北天后宮,感覺雙腳的狀況還可以,就慢慢的從西門町走到大稻埕,以往偶爾也會去大稻埕迪化街走走,印象中也是有很多宮廟,卻沒有印象有一間規模較大的媽祖廟,快走到慈聖宮的時候,先映入眼簾的卻是一排廟口小吃!真是滿滿幸福感啊! 大稻埕慈聖宮 建立時間:186
Thumbnail
2025/02/11
2023-12-1 臺北市 參拜完台北天后宮,感覺雙腳的狀況還可以,就慢慢的從西門町走到大稻埕,以往偶爾也會去大稻埕迪化街走走,印象中也是有很多宮廟,卻沒有印象有一間規模較大的媽祖廟,快走到慈聖宮的時候,先映入眼簾的卻是一排廟口小吃!真是滿滿幸福感啊! 大稻埕慈聖宮 建立時間:186
Thumbnail
2025/02/04
2023-12-1 臺北市 邊注意雙腳的狀態,邊從啟天宮慢慢走向台北天后宮;看著導航,邊思考,「怎麼從來沒有印象那裏有間媽祖廟,不就是一條商店街嗎?」 到了目的地之後才發現小時候其實是有印象的,或許是因為外觀跟一般宮廟實在很不一樣,所以才沒被確實記錄在腦海中。 除了外觀的驚喜,參拜過程亦有驚喜
Thumbnail
2025/02/04
2023-12-1 臺北市 邊注意雙腳的狀態,邊從啟天宮慢慢走向台北天后宮;看著導航,邊思考,「怎麼從來沒有印象那裏有間媽祖廟,不就是一條商店街嗎?」 到了目的地之後才發現小時候其實是有印象的,或許是因為外觀跟一般宮廟實在很不一樣,所以才沒被確實記錄在腦海中。 除了外觀的驚喜,參拜過程亦有驚喜
Thumbnail
2024/07/26
2023-12-1 臺北市 將行李先行送到松山的宿點之後,往回半車半走先來到今日的第一站「艋舺啟天宮」,因為啟天宮位於巷子內,所以對著google地圖稍微的找了一下,便順利到達。 在上香的時候,發現啟天宮內部的建築結構非常特別,有種站在戲台上的感覺,並且,這也是整個旅途中,第一個有黑令爐的宮廟。
Thumbnail
2024/07/26
2023-12-1 臺北市 將行李先行送到松山的宿點之後,往回半車半走先來到今日的第一站「艋舺啟天宮」,因為啟天宮位於巷子內,所以對著google地圖稍微的找了一下,便順利到達。 在上香的時候,發現啟天宮內部的建築結構非常特別,有種站在戲台上的感覺,並且,這也是整個旅途中,第一個有黑令爐的宮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北埔老街走訪行程一路上經過了: 金廣福公館(未開放) - 姜阿新洋樓(未預約) - 慈天宮 - 忠恕堂(已變成喝茶店家) - 鄧南光影像紀念館
Thumbnail
北埔老街走訪行程一路上經過了: 金廣福公館(未開放) - 姜阿新洋樓(未預約) - 慈天宮 - 忠恕堂(已變成喝茶店家) - 鄧南光影像紀念館
Thumbnail
2023-12-1 臺北市 將行李先行送到松山的宿點之後,往回半車半走先來到今日的第一站「艋舺啟天宮」,因為啟天宮位於巷子內,所以對著google地圖稍微的找了一下,便順利到達。 在上香的時候,發現啟天宮內部的建築結構非常特別,有種站在戲台上的感覺,並且,這也是整個旅途中,第一個有黑令爐的宮廟。
Thumbnail
2023-12-1 臺北市 將行李先行送到松山的宿點之後,往回半車半走先來到今日的第一站「艋舺啟天宮」,因為啟天宮位於巷子內,所以對著google地圖稍微的找了一下,便順利到達。 在上香的時候,發現啟天宮內部的建築結構非常特別,有種站在戲台上的感覺,並且,這也是整個旅途中,第一個有黑令爐的宮廟。
Thumbnail
【廣州三日兩夜自助遊.第三天】 石室聖心大教堂、廣州動物園、北京路步行街、廣州塔
Thumbnail
【廣州三日兩夜自助遊.第三天】 石室聖心大教堂、廣州動物園、北京路步行街、廣州塔
Thumbnail
台中樂成宮 星期五提早下班,就趁著一股衝勁,開車前往台中樂成宮 大學在台中待過四年,熱鬧景點大概都去過 而這間樂成宮還真是從IG上看到才知道 下了交流道從環中路一路往北屯方向,再接松竹路 一路上還遇到午後雷陣雨 雨刷快到可以感覺車子都隨著晃動呢 經過漫長的奔波後,終於抵達香火鼎盛的樂成
Thumbnail
台中樂成宮 星期五提早下班,就趁著一股衝勁,開車前往台中樂成宮 大學在台中待過四年,熱鬧景點大概都去過 而這間樂成宮還真是從IG上看到才知道 下了交流道從環中路一路往北屯方向,再接松竹路 一路上還遇到午後雷陣雨 雨刷快到可以感覺車子都隨著晃動呢 經過漫長的奔波後,終於抵達香火鼎盛的樂成
Thumbnail
藍紹教堂和辛特湖同條線,巴士班次少,要銜接起來的話要趕一下。 本來出門前決定只去藍紹教堂就好,可是後來又想整個下午只看一個點也太浪費,提早從鷹巢下山,文獻中心看快一點吧(反正德文看不懂,英文很肉腳XD)。 文獻中心竟暫停開放,我立刻回頭跑回公車站牌,因為正好10分鐘後就有一班回火車站,而且可以立
Thumbnail
藍紹教堂和辛特湖同條線,巴士班次少,要銜接起來的話要趕一下。 本來出門前決定只去藍紹教堂就好,可是後來又想整個下午只看一個點也太浪費,提早從鷹巢下山,文獻中心看快一點吧(反正德文看不懂,英文很肉腳XD)。 文獻中心竟暫停開放,我立刻回頭跑回公車站牌,因為正好10分鐘後就有一班回火車站,而且可以立
Thumbnail
2023-12-01 臺北市 在新莊待了兩個晚上,今天該向下一個住宿點前進啦!畢竟在雙北境內,交通方便,所以打算先行把重裝行李送到松山的宿點,接著一樣是半車半走的方式進行這天的行程。 但在出發之前,新莊慈祐宮可還沒參訪哪!因此先將行李寄放在櫃檯,前往新莊慈祐宮。 不過由於當日,拜殿的部分正
Thumbnail
2023-12-01 臺北市 在新莊待了兩個晚上,今天該向下一個住宿點前進啦!畢竟在雙北境內,交通方便,所以打算先行把重裝行李送到松山的宿點,接著一樣是半車半走的方式進行這天的行程。 但在出發之前,新莊慈祐宮可還沒參訪哪!因此先將行李寄放在櫃檯,前往新莊慈祐宮。 不過由於當日,拜殿的部分正
Thumbnail
2023-11-30 淡水線沿線 因為關渡宮占地廣大,參拜完之後走回捷運關渡站再到捷運劍潭站時已過黃昏,士林廟口最著名的就是夜市小吃,此時已經有很多攤位跟觀光客湧現,當下覺得環境上有點嘈雜,果然,參拜完後擲笅詢問拍照事宜,媽祖娘娘指示,之後找一天白天安靜的時候再來拍照.. 士林慈諴宮 建
Thumbnail
2023-11-30 淡水線沿線 因為關渡宮占地廣大,參拜完之後走回捷運關渡站再到捷運劍潭站時已過黃昏,士林廟口最著名的就是夜市小吃,此時已經有很多攤位跟觀光客湧現,當下覺得環境上有點嘈雜,果然,參拜完後擲笅詢問拍照事宜,媽祖娘娘指示,之後找一天白天安靜的時候再來拍照.. 士林慈諴宮 建
Thumbnail
2023-11-30 淡水線沿線 延著淡水線到關渡站,步行前往北投關渡宮,關渡宮與關渡捷運站其實有一段距離,蹣跚的步行二十多分鐘,關渡宮映入眼簾! 北投關渡宮 建立時間:1712年(大清康熙五十一年) 地址:臺北市北投區知行路360號 源頭:未知 北投關渡宮官方網站 奉祀神明
Thumbnail
2023-11-30 淡水線沿線 延著淡水線到關渡站,步行前往北投關渡宮,關渡宮與關渡捷運站其實有一段距離,蹣跚的步行二十多分鐘,關渡宮映入眼簾! 北投關渡宮 建立時間:1712年(大清康熙五十一年) 地址:臺北市北投區知行路360號 源頭:未知 北投關渡宮官方網站 奉祀神明
Thumbnail
2023-11-30 淡水線沿線 參拜完三重義天宮,就近前往蘆洲線三和國中站,原本這一天是要徒步前往八里、淡水,不過為了讓雙腳多休養,這段時間都採用半車半走的方式推進行程。 第一站先直奔最遠的八里,從捷運淡水站步行前往碼頭,再搭船前往八里,參拜完八里開台天后宮,再轉回淡水參拜福佑宮。 在八
Thumbnail
2023-11-30 淡水線沿線 參拜完三重義天宮,就近前往蘆洲線三和國中站,原本這一天是要徒步前往八里、淡水,不過為了讓雙腳多休養,這段時間都採用半車半走的方式推進行程。 第一站先直奔最遠的八里,從捷運淡水站步行前往碼頭,再搭船前往八里,參拜完八里開台天后宮,再轉回淡水參拜福佑宮。 在八
Thumbnail
2023-11-28 板橋 樹林的下一站,到了板橋慈惠宮,三層樓的參拜路線真是讓我吃了不少苦頭,舉步維艱的上香一輪、攝影一輪,就花了整整一個小時.. 結束後前往新莊住宿,當晚決定行程上要做個調整,一方面不耽誤行程,一方面爭取時間讓雙腳恢復;當然,還得換雙鞋! 板橋慈惠宮 建立時間:18
Thumbnail
2023-11-28 板橋 樹林的下一站,到了板橋慈惠宮,三層樓的參拜路線真是讓我吃了不少苦頭,舉步維艱的上香一輪、攝影一輪,就花了整整一個小時.. 結束後前往新莊住宿,當晚決定行程上要做個調整,一方面不耽誤行程,一方面爭取時間讓雙腳恢復;當然,還得換雙鞋! 板橋慈惠宮 建立時間:18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