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是教師節的月份,社群媒體上寫著「老師辛苦了!」的祝福聲。看著這些話語,我卻只想默默地許一個樸實的願望——能安靜地睡滿十個小時,不被任何人打擾。
身為私立學校的菁英班導師,頭銜聽起來光鮮亮麗,實際上卻是「打不死的教學打工仔」。我曾幻想自己能成為那種步調從容的老師,可以慢慢陪伴學生學習,但現實卻告訴我:如果你不跑得快,就會被說「輸給公校了」。於是,熱情不是消失,而是被一層又一層的行政表單、班級活動、導師責任與招生壓得透不過氣。偶爾,當學生真誠地說一句「謝謝老師,我變得比較會念書了」,我才會提醒自己:「好吧,再撐一下。」
我的工作幾乎全年無休。星期一到星期五,教學、班務、行政三頭並進;星期六要在招生體驗營裡笑到臉僵,還得面對課輔大魔王,既要勸學生少請假,又得想盡辦法把專業知識塞進腦袋,有時害要準備小點心鼓勵;星期日還有「榮耀攻頂計畫」,老師要輪流到校,學生埋頭書中,而我心裡卻吶喊:「外頭陽光多好,能不能放我出去?」日復一日,我的靈魂困在冷氣房裡,只能靠責任感抵抗倦怠。
學生的學習成果總會帶來壓力。考不好時,家長的電話隨之而來:「老師,我孩子怎麼英文這麼差?」我心裡的OS是:家長,您的孩子入學時還把 English 拼成 Engish,作文寫成 “I very like apple”。一個月的課程並不是特效藥,我已經用盡了 Kahoot、遊戲、劇本、雙語教學,甚至搬出阿滴影片了。有一次我忍不住小心反問:「媽媽,您平常有和孩子一起複習嗎?」她卻淡淡地回答:「我看不懂,念書是學校老師的事情。」我只能笑著點頭,心裡卻有些酸。
苦澀當中,仍有些微光支撐著我。還記得某一年的教師節,有學生送來一張卡片,上頭寫著:「老師你辛苦了,記得要多休息喔!」我看著字句,內心的翻譯卻是:「老師你辛苦了,但我們還是會繼續讓你沒得休息喔!」也有學生把 English Teacher 簡稱為 E.T.,得意洋洋地送給我時,我哭笑不得。雖然如此,每當有孩子誠懇地說出一句「謝謝老師,我真的進步了」,我還是會告訴自己:這一切或許值得,再堅持一下吧。
今年教師節,難得全國放假。可我深知自己能走到今天,靠的不只是熱情,而是一份責任感。只是,心底最真誠的願望,依舊簡單而卑微——讓我好好睡一場,真正休息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