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任教的班上,有一位手上滿是刺青的學生。對許多老師而言,他的存在令人擔憂——國中時曾因打架涉入案件,現在還需要定期接受保護管束。
聽別的任課老師說,他曾在該老師的課堂中,因為一句不順耳的話,直接背著書包,離開教室,但在我的眼中,他卻是另一個樣子。
他安靜、守信,每次英文作業都工整清晰、從不遲交,考試成績也穩定。某次校內英文朗讀比賽將至,我鼓起勇氣問他:「要不要參加?」他一度猶豫。我笑著說:「沒關係,我幫你報名了!」
自那天起,他每天放學後都準時出現在我教室,背著書包,靜靜坐下,用著那雙有刺青的手,拿著朗讀文章稿練習。他從未抱怨「太難」或「不想」,只是一次次修改發音、語調,一遍遍重複。
比賽當天,他站上講台,全神貫注完成朗讀,並獲得佳作。對旁人來說,這或許只是個小獎;但對他而言,這是一次翻轉,是一個重新定義自己的契機。
我常在心裡想:刺青是他的過去,不代表他的未來。
一位老師的信任,也許不是什麼奇蹟的咒語,但它能成為一把鑰匙,幫助學生打開重新出發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