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299 最強消噪真無線,設計不變、內在升級
Bose 帶著 QuietComfort Ultra Earbuds (第 2 代) 回歸戰場,正面對決 Sony 與 Apple。售價 $299,延續前代強勢的主動降噪能力,同時加入 無線充電、維持 aptX Adaptive / aptX Lossless、AAC / SBC 等高品質藍牙編碼與 藍牙 5.3、多點連線、Google Fast Pair / Microsoft Swift Pair。在實測觀感上,它依然是「把外界安靜按到最大聲」的那一款;音質厚實、低頻紮實、整體聽感愉悅。比較可惜的是:電池續航仍是 6 小時(開啟 ANC)、觸控面板容易誤觸、EQ 僅 3 段可調。
若你最看重「把噪音徹底消掉」,第 2 代依舊是目前最好選擇之一;若你是 iPhone 使用者偏好更深的生態整合,AirPods Pro 2($249) 仍然順手;想追求更自然、細節更豐富的調音,Sony WF-1000XM5($299) 會更合胃口。不過在 消噪力道 這件事上,Bose 仍穩坐冠軍。

外觀與配戴:外型熟悉、尺寸偏大,但穩定舒適
新一代與前代外觀幾乎一模一樣,同樣提供 Black / White Smoke,並將在年內加入 Deep Plum。機身線條依舊偏「機能感」,寬大的外側面板與多切角造型,與圓滑的 AirPods Pro 2、曲線感更強的 WF-1000XM5 呈現鮮明對比。
配戴上,雖然耳機本體不小,但 密封性與穩定度佳,可長時間佩戴不累、跑步也不易鬆動。新款 耳翼與矽膠耳塞 搭配 App 內的 Fit / Seal 測試,更容易找到合適尺寸。
防護性:耳機達 IPX4(汗水、毛毛雨 OK),充電盒未具備防水。相較之下,AirPods Pro 2 達到 IP54,防塵更好。
操控與 App:手勢完整,但容易誤觸;App 乾淨直覺
雙耳都具 觸控與滑動:
- 點一下:播放 / 暫停;來電接聽
- 點兩下:下一首;來電掛斷 / 拒接
- 點三下:上一首
- 上下滑:音量
- 長按:自訂捷徑(預設為切換降噪 / 沉浸模式,也可改為裝置切換、語音助理、Spotify 一鍵播放)
問題在於:調整佩戴角度時很容易不小心碰到觸控區,導致誤暫停、誤切歌。你可以在 Bose Music App 直接關閉觸控,不過就少了耳上操控的便利。
App 主畫面可看電量、改音量、更新韌體、進入 EQ、模式、Immersive Audio(空間 / 頭部追蹤) 等;設定區可做 Fit / Seal 測試、管理多點連線、開關 入耳偵測 等。整體介面 清楚易懂,比某些廠牌更直觀。
藍牙、編碼與硬體:維持高規,實用取向
- 藍牙 5.3,支援 多點連線、Fast Pair / Swift Pair。
- 編碼:AAC / SBC / aptX Adaptive(含 aptX Lossless)。
- 驅動單體:Bose 雖未公開,但承襲前代 9.3mm 單體。
- 充電盒體積:2.60 × 2.35 × 1.06 吋;體感偏大、但仍可放口袋。
- 配件:耳機、充電盒、USB-A to USB-C 短線、三組耳塞與三組耳翼。
- 頻率響應(Tom’s Guide 標示):10Hz – 22kHz。
主動降噪與通透:業界天花板級別,再次強化
Bose 在第 2 代進一步強化 八麥克風 + 新演算法 的 ANC 表現:
- 穩定低頻噪音(飛機引擎、空調)幾乎被「畫面靜音」。
- 中高頻與環境聲(公車剎車、咖啡店人聲)也明顯被削弱,背景對話被「推到很遠」。
- 與對手比較:實測指出,第 2 代的降噪優於前代、優於 AirPods Pro 2、也優於 WF-1000XM5。
兩個小瑕疵:
- 背景底噪(hiss):在完全靜音或 Aware(通透)下可察覺,但播放音樂時不明顯。
- 瞬間大聲音容易出現 clipping(例如車子過坑、突發巨響),前代也有,這代仍偶爾遇到。
通透(Aware):聽起來自然,但仍可聞到些微底噪;若與 AirPods Pro 2 相比,Apple 的通透更乾淨。Bose 的 ActiveSense 只在預設 Aware 模式可切,自訂模式無法啟用,彈性略受限。
音質與 Immersive Audio:厚實溫暖、低頻迷人;空間音效更像「現場風」
Bose 的調音偏 U / V 型:低頻與高頻略增、中頻稍退。
- 低頻:量感充足、下潛明確,像 The Knife〈Silent Shout〉的 sub-bass 有力但不淹沒其他聲部;在 Kendrick Lamar〈Loyalty〉同樣帶來「有勁但不過頭」的鼓動感。
- 中高頻:沙鈴、合成器線條清楚,弦樂、人聲位置穩;整體 溫暖不渾濁。
- 大型編制:John Adams 的宗教歌劇片段呈現良好空間感,分離度足以讓各聲部不打架。
- EQ:提供 Bass / Mid / Treble 三段與四個預設(Bass / Treble Boost / Reducer),但 頻點未知、可調幅度有限;同價位中屬於「能調但不細」。
Immersive Audio(沉浸 / 空間):
- 可選 Still(追蹤)/ Motion(不追蹤),整體營造出更像 現場的殘響與舞台感,但在一些曲目低中頻會稍變得 厚且微糊。
- 在 空間化的雙聲道 表現上與 AirPods Pro 旗鼓相當;但 Apple 陣營搭配 Apple Music 的 Dolby Atmos 還是有「一方親生」的優勢。
- 電影模式(Cinema) 為第 2 代新增預設,聲場更寬、對白更聚焦;若你常用耳塞看片,是實用加分。
通話品質:清楚、穩定,屬一線水準
多顆麥克風與新降噪演算法讓 人聲拾音清楚、在吵雜街道也易於辨識;對方聽感自然、不失真。Tom’s Guide 更直接給了「同級通話首選」的評語。
電池與充電:續航無進步,但加入無線充電
- 耳機:ANC 開啟約 6 小時;開 Immersive Audio 會掉到 約 4 小時(Tom’s Guide 實測對電影模式類型亦指出掉電更快)。
- 充電盒:可再補 3 次電,總續航 約 24 小時。
- 快充:充 20 分鐘聽 2 小時。
- 新亮點:支援無線充電(前代缺席),日常使用便利性大幅提升。
整體來看,續航仍屬「夠用但不亮眼」,尤其與 WF-1000XM5(最長可到 7.5 小時) 相比稍顯可惜。
攜帶與取出體驗:盒大、耳機埋得深
充電盒雖可放入口袋,但 體積偏厚;Bose 把耳機「放得較深」,取出時較滑、需要更精準的手勢。收納容易、取出需要練一下手感。

Bose QuietComfort Ultra Earbuds (2nd Gen)
US$299
看美網最新價格
結論
Bose QuietComfort Ultra Earbuds (2nd Gen) 把「把世界按靜音」這件事做得更徹底:
- 降噪:依然是同級標竿,面對低頻轟鳴與日常人聲嘈雜都有壓倒性表現。
- 音質:走 溫暖厚實、低頻飽滿 路線,默認聽感討喜;若追求更中性的聲音與更細的高頻刻畫,Sony 仍有優勢。
- 體驗:App 直覺、多點連線順暢、通話清楚、新增無線充電實用;但 續航僅 6 小時、觸控易誤觸、EQ 自訂有限。
- 適合誰:把 ANC 放第一順位、常在通勤 / 長程飛行 / 開放辦公空間工作的人;也適合重視 通話清晰度 的使用者。
若你要的就是 最強消噪 + 好聽易搭、拿起就安靜,Bose 這一代依舊是「買下去就對了」的選擇。
延伸閱讀
Sony WF-1000XM5 降噪藍芽耳機限時 65 折!到手價NT$7181
AirPods Pro 2 蘋果二代耳機特價 67 折!入手價只要 NT$5753!
參考資料
Christian de Looper. “Bose QuietComfort Ultra Earbuds (2nd Gen) Review.” PCMag. Sep 01, 2025.
Tammy Rogers. “Bose QuietComfort Ultra Earbuds 2 Review.” Tom’s Guide. Sep 01, 2025.
圖片來自官方網站,版權屬於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