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人人都活在社群媒體的時代,我們習慣透過螢幕窺看他人的生活,而豪華旅行、名牌服飾、精緻餐點等元素,共同組成了一幅幅看似完美的理想人生。
然而,這些「美好事物」真的屬於現實嗎?小說《騙徒 Pretty Things》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充滿假象與真實交錯的世界。
這本書表面上是一部驚悚懸疑小說,講述了一位行走在社會邊緣的職業騙徒,與一名看似擁有一切的名媛之間的糾纏故事,她們分屬社會的兩端:一個靠謊言維生,熟悉各種詐術;另一個則在社群媒體上展示著令人稱羨的完美生活。然而,當命運讓她們相遇,原本的表象開始出現裂縫,隱藏的秘密也逐漸浮現。
作者擅長刻劃人心的複雜,她並沒有將故事簡單地寫成一場「騙徒」與「受害者」的追逐,而是深入挖掘角色背後的矛盾與掙扎。讀者會發現,光鮮亮麗的表象之下,往往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傷痕與謊言,那些看似掌握一切的人,可能比任何人都更脆弱;而那些活在陰影中的人,也可能有著不得已的原因。
這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同時結合了緊張的情節推進與深刻的人物心理。小說不僅讓人期待「下一步會發生什麼」,更讓人在閱讀之餘反思:我們在網路上展現的自己,究竟有多少是真實,又有多少只是精心包裝的謊言?
此外,這本書也觸及了更普遍的議題——信任。當謊言與欺騙滲入人際關係,甚至進入最親密的連結中,我們還能相信誰?這樣的思考,使得小說超越了一般懸疑作品的層次,成為一本值得細讀、也容易引起共鳴的作品。
以下劇透嚴重,閱讀前請三思

當愛與謊言交纏,真實還剩下什麼?
《騙徒 Pretty Things》乍看是一本心理驚悚作品,講述一名騙徒闖入名媛生活,揭開一連串謊言與秘密,但讀完後,我覺得更深的震撼來自於:這其實是一部探討「親密關係中的欺瞞」的小說,它寫的不只是騙局,而是當最親密的人用謊言相待時,信任是否還能存在?
母親的謊言,比陌生人的詐騙更殘酷 對我來說,全書最令人難受的不是妮娜的詐騙計畫失控,而是她發現自己最信任、最依賴的母親竟然也欺騙了她。 陌生人騙你,頂多是財物的損失;但母親騙你,那就是整個信任根基的崩塌。
也許,母親其實也沒有覺得在騙妮娜,她只是已經麻木了,對她來說,說謊就是呼吸一樣自然。
妮娜母親從年輕時就習慣以謊言求生,久而久之,把欺瞞變成一種本能,即使面對最愛的女兒,她也無法脫下假面,她或許不是不愛,而是她的愛已經被「謊言等於保護」的錯誤邏輯污染。
她的愛混雜著恐懼、自私與求生。
也許因為她過去的人生缺乏安全感,當她覺得「騙一點點」能換來生存或保障時,她會選擇保護自己 —— 即使代價是女兒的信任。
讀完後,我思考著:如果是我,在發現母親的欺騙後,我有辦法原諒她嗎?
我好像會和妮娜一樣,帶著遺憾選擇疏遠。
愛很珍貴,但信任更難得。
當母親的愛與謊言糾纏在一起時,也許最好的方式不是緊抓不放,而是帶著理解,學會保持距離。
信任一旦破裂,就不可能完全修復,即便表面和好,也會在每一次承諾裡懷疑:「這是真的嗎?還是另一個謊?」
這本書除了帶來精彩的故事情節,它也提醒著我:真實雖然笨拙、雖然可能受傷,但唯有真實,才能讓人真正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