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沒有奇蹟,只有你沒看懂的「賺錢真相」!90%的人都輸在這一步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這世界沒有奇蹟,只有你沒看懂的「賺錢真相」!90%的人都輸在這一步…

你是否也曾幻想過,只要夠努力,財富自由就會像奇蹟一樣降臨?你買了無數理財課程,看了各種成功人士的訪談,筆記本上抄滿了「早睡早起」、「自律」、「高效工作」……結果呢?你發現自己依然在原地踏步,甚至離夢想越來越遠。

別再騙自己了。那些努力,可能只是你在原地踏步的「姿勢」,而非真正賺錢的「本質」


90%的人都忽略的「關鍵動作」

賺錢的本質其實很簡單,只有一句話:「將90%的精力,投入到10%的關鍵動作上。」這句話,對有錢人來說是天生的本能,但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卻是兩大痛點:

  1. 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關鍵動作」
  2. 你捨不得放棄那些低效的「努力」

想像一下,有一群人要從一樓爬到二樓。其中一個人搭上了電梯,輕鬆抵達。當他分享成功的秘訣時,他告訴你:「我成功,是因為我每天努力工作12小時,週末都在加班!」你信了,你開始照做,結果你依然待在一樓,因為你沒看見他搭上電梯那個「關鍵動作」

那些看似高深的成功秘訣,其實只是華麗的「後空翻」。許多成功人士分享經驗時,總喜歡談論那些無關痛癢的細節,像是「我每天都早起」、「我只吃有機食物」、「我週末都看書」。這些,就是他們的「後空翻」。他們真正的成功,並非來自這些習慣,而是因為他們抓住了時代的機運,搭上了能直達頂樓的電梯。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你越努力,卻越窮。因為你模仿的,是他們無效的「姿勢」,而不是他們賺錢的「本質」


哪個選項才是賺錢的「核心」?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賺錢的「關鍵動作」?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測驗。

請判斷以下選項中,誰說的才是賺錢的核心

  • a. 巴菲特:我靠長期持有好公司賺錢。
  • b. 賈伯斯:我靠創造極致產品體驗賺錢。
  • c. 馬斯克:我靠挑戰舊有產業賺錢。
  • d. 祖克柏:我靠抓住社群浪潮賺錢。
  • e. 比爾·蓋茲:我靠壟斷作業系統賺錢。
  • f. 羅勃特·清崎:我靠投資房產、股票賺錢。
  • g. 雷·達利歐:我靠建立嚴格的投資原則賺錢。
  • h. 貝佐斯:我靠不斷拓展新的人脈圈子,並學習新技能和新知識,因此發現了機會,把握這個機會而持續地創造高價值,並且能把它變現。

你可能以為答案有好幾個,但其實只有一個!答案是 「h」

你或許會想吐槽:「怎麼可能?前面那些人明明都賺翻了!」

這是因為,前七個選項,都只是「結果」,是他們搭上電梯後所做的動作。但只有貝佐斯說的,是那個「關鍵動作」──持續地創造高價值,並且能把它變現

這句話聽起來很抽象,但它就是所有賺錢行為的底層邏輯。你晚上11點睡還是凌晨2點睡,你用不用思維導圖,你抄不抄筆記……這些都只是「姿勢」。只要你的所有動作都圍繞著「創造價值並變現」這個核心,就算你邊後空翻邊工作,都是有效的。


學會辨別「噪音」與「本質」

別再被那些眼花撩亂的「噪音」給困住了。很多人問我,想賺錢是該創業還是好好工作?其實答案很簡單:如果你的創業能讓你高效接觸到高價值人脈和機會,那就去創業;如果不能,那就專注於當下的工作,把「創造價值並變現」這個關鍵動作做好。

記住,成功人士的生活習慣、工作方式,都只是他們「姿勢」的一部分。你學不完,也不必學。因為當你真正掌握了賺錢的本質,你就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姿勢」

下次有人跟你分享「他成功的秘密」,請先問問自己:「他談的是賺錢的『本質』,還是那些無關痛癢的『姿勢』?」釐清這一點,你才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把時間浪費在那些「沒有結果的努力」上。

記住,成功人士的生活習慣、工作方式,都只是他們「姿勢」的一部分。你學不完,也不必學。因為當你真正掌握了賺錢的本質,你就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姿勢」

下次有人跟你分享「他成功的秘密」,請先問問自己:「他談的是賺錢的『本質』,還是那些無關痛癢的『姿勢』?」釐清這一點,你才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把時間浪費在那些「沒有結果的努力」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寬鴻的沙龍
4會員
35內容數
陳寬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03
你是不是也這樣? 買了一堆線上課程,手機裡收藏了上百篇乾貨,電腦桌面堆滿了「成功學」的資料夾。每次都熱血沸騰,幻想自己三個月就能脫胎換骨,結果呢? 課程看到一半就膩了,筆記做完就丟在一旁,技能點一個都沒加上,焦慮卻與日俱增。 你把這一切歸咎於:「我可能真的沒天份吧。」 今天,我要一巴掌打醒你
2025/08/03
你是不是也這樣? 買了一堆線上課程,手機裡收藏了上百篇乾貨,電腦桌面堆滿了「成功學」的資料夾。每次都熱血沸騰,幻想自己三個月就能脫胎換骨,結果呢? 課程看到一半就膩了,筆記做完就丟在一旁,技能點一個都沒加上,焦慮卻與日俱增。 你把這一切歸咎於:「我可能真的沒天份吧。」 今天,我要一巴掌打醒你
2025/08/03
晚上11點,你癱在床上,手機刷到沒電,腦子裡卻像跑馬燈一樣閃過:「報告還沒寫…」「健身環都積灰了…」「說好的學習計畫呢?」 焦慮感像海嘯一樣淹沒你,但身體卻像被膠水黏在床上。 你是不是也曾靈魂拷問自己:我今天到底幹了啥? 我們總以為自己很忙,但如果把一天的時間刨根問底,會驚恐地發現,真正「有效
Thumbnail
2025/08/03
晚上11點,你癱在床上,手機刷到沒電,腦子裡卻像跑馬燈一樣閃過:「報告還沒寫…」「健身環都積灰了…」「說好的學習計畫呢?」 焦慮感像海嘯一樣淹沒你,但身體卻像被膠水黏在床上。 你是不是也曾靈魂拷問自己:我今天到底幹了啥? 我們總以為自己很忙,但如果把一天的時間刨根問底,會驚恐地發現,真正「有效
Thumbnail
2025/08/02
一個平凡的週五午後,一則新聞在社群媒體上引爆了。美國宣布,從8月開始,對台灣的特定商品關稅將調整至20%。這則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瞬間讓無數台灣企業主和上班族的心涼了半截。大家的第一反應是:「為什麼?」「這對我會有什麼影響?」、「我們要怎麼辦?」 這場關稅大戰,表面上看起來是美國單方面的「高權
Thumbnail
2025/08/02
一個平凡的週五午後,一則新聞在社群媒體上引爆了。美國宣布,從8月開始,對台灣的特定商品關稅將調整至20%。這則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瞬間讓無數台灣企業主和上班族的心涼了半截。大家的第一反應是:「為什麼?」「這對我會有什麼影響?」、「我們要怎麼辦?」 這場關稅大戰,表面上看起來是美國單方面的「高權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