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句話:「愛情是可遇不可求的。」
聽起來有點老套,但越長大、越經歷過幾段孤單的人生,就越能體會這句話的分量。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努力,不是沒有在尋找,而是愛情就是不按照我們的計畫出現。它不像工作一樣,投履歷就會有面試;也不像考試,讀書準備就能考高分。愛情有它自己的節奏。
而在愛情到來之前,我們都有一段很長的「孤單期」。這段孤單,不是簡單的沒人陪,而是那種——朋友都有另一半可以依靠,你卻還在努力說服自己「一個人也挺好」的心情。
孤單的樣子,社會觀察下的日常
在台北的捷運上,我常看到這樣的畫面:
下班時間,車廂裡滿滿的人。有些人拿著手機,邊回訊息邊微笑,從表情就能猜到他們正在跟誰聊天;有些人則是低著頭聽音樂,眼神空洞,彷彿在跟一天的疲累拔河。 那一刻,我總會想:這些人裡,有多少是正在戀愛的?又有多少,正在等待愛情的到來?
現代社會讓單身變得很常見。根據統計,台灣的未婚人口比例逐年上升,尤其在大城市裡,越來越多人「選擇」單身。但真的是選擇嗎?還是更多時候,是「還沒遇到那個對的人」?
我觀察到,單身的人其實過得不一定不好。他們可能有穩定的工作,喜歡旅行,也有自己的興趣圈。只是當夜深人靜,當燈關掉的那一刻,還是會有一種淡淡的落寞。因為人再怎麼說,終究是群居動物,總是渴望有個人能懂自己、陪自己。
YT頻道: WendyKang_月老教我的事: www.youtube.com/@lovegod-relationships
孤單不是缺陷,而是一種養分
很多人會把單身視為一種「不完整」,好像沒有人愛就等於失敗。
但如果你仔細想想,孤單其實是一種很特別的經驗。
孤單的時候,你才有空間去認識自己。你會更清楚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你會學著在沒有別人安慰的情況下,自己消化情緒;你會懂得,原來不管有沒有愛情,都要先學會跟自己相處。
我認識一個朋友,她在三十歲之前幾乎一直單身。別人看她,好像很「孤單」,但她卻利用那段時間學會了攝影、跑馬拉松,還存了一筆旅行基金去歐洲。後來她遇到一個同樣熱愛攝影的男生,他們在一次攝影展上聊起來,就這樣走在一起。
她跟我說:「如果不是那幾年的孤單,我可能根本不會遇到他,因為我不會去拍照,不會進入這個世界。」
原來,孤單不是懲罰,而是預備。它讓我們在愛情到來之前,先把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愛情要來的那一刻
很多人會問:「那我怎麼知道愛情什麼時候會來?」
答案是:你永遠不知道。
愛情常常是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的。
可能是你去參加朋友的婚禮,坐在同桌的某個人突然讓你心跳加快;可能是在咖啡廳裡,你因為書掉了,被隔壁桌幫忙撿起來的人吸引;也可能是在你已經放棄期待的某一天,命運突然推你一把。
我覺得愛情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它沒有公式。不是說你參加多少次聯誼、下載多少交友軟體,就一定能遇見;而是當你活得自在,當你不再因為孤單而焦慮時,它就會悄悄走近。
有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
「愛情不是找到一個完美的人,而是當你準備好了,剛好遇到一個願意和你一起不完美的人。」
Wave聲音直播房: 認明Wendy_Kang
孤單的答案,不是「找到誰」,而是「遇見對的人」
很多人為了填補孤單,急著談戀愛。
可是這樣的愛情,往往很快就會破碎。因為一開始不是出於喜歡,而是出於害怕孤單。
真正能夠讓孤單有答案的,不是隨便找一個人陪你,而是遇見那個能夠懂你的人。那個人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他會在你說沒事的時候,看出你眼神裡的疲憊;他會在你孤單的時候,不是用華麗的語言安慰你,而是靜靜坐在你身邊。
愛情要來的那一刻,不是因為你不再孤單,而是因為你願意跟某個人分享孤單。
愛情來了之後,你會回頭感謝孤單
我常聽到很多幸福的伴侶回憶起自己單身的日子,他們說:「如果不是那時候的孤單,我可能不會這麼珍惜現在。」
因為孤單讓人明白:愛情不是理所當然的,它是一份禮物。
當那個人出現在你生命裡,你會知道,原來那些漫長的等待都是值得的。每一次的落寞、每一個獨自走過的夜晚,都在為了今天鋪路。
寫給還在孤單的你
如果你正在看這篇文章,心裡有一點酸酸的,那我想告訴你:孤單不是失敗。你不是「比別人差」,你只是還在等待屬於你的答案。
或許這段路走得很長,但請不要急。因為愛情要來的那一刻,它會用最剛好的方式出現。到那時,你會發現,原來那些孤單的日子,不是浪費,而是讓你準備好去擁抱那份愛。
愛情不會遲到,它只是在等你,也在等那個對的人。
所以,別害怕孤單。因為當愛情來臨,所有孤單都會有了答案。
YT頻道: WendyKang_月老教我的事: www.youtube.com/@lovegod-relationships
Wave聲音直播房: 認明Wendy_K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