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一寸灰》源自李商隱的詩句「一寸相思一寸灰」。
一次偶然,毛尖聽到英譯「one inch of love is an inch of ashes」,成語般的詩句以陌生的方式被打開,相思也以煥然一新的面貌來到她眼前,讓她動念寫下以數部愛情經典為題的開篇〈一寸灰:關於愛情〉。她筆下,亨佛萊鮑嘉、卡萊.葛倫這些經典男星照例出場,但這次,笠智眾後來居上,一下子成了最永恆的男人,原因竟是他一點男性魅力也無。
毛尖懷舊而不守舊,風頭浪尖的東西,她也如數家珍,最看不過去的,反而是新瓶舊酒的假前衛,就像《格雷的五十道陰影》那陳腔濫調的SM。
毛尖觀影逾萬部,被譽為「當代電影與文學的目擊者」,毛尖敬仰導演小津安二郎把日常生活儀式化,推崇《藍色茉莉》的角色完全沒被符號化。
《一念無明》將話語變成人生把概念變成日子,直言看爛片豎中指是生理反應。
《新世紀福爾摩斯》快要從賣腐變賣春,《延禧攻略》把觀眾變成求爽得爽的文化粗人。
寫宮崎駿的風,亦是所有的風,所有看不見的東西,靠痕跡來辨認。
讀到《繁花》金宇寫「樹葉枝頭動/那是風穿過。」喜歡到恨不得立刻跑到金宇面前獻花。
電影《你的樣子》改編自孟若的《來自遠山的熊》,媒體人云亦云,大肆數說孟若和契訶夫的淵源,然而毛尖評論:《來自遠山的熊》實則「完全是一個老年版的《仲夏夜之夢》。」又說:「只不過,莎士比亞的喜劇故事,到了孟若筆下,染上了歲月滄桑,變成了時光藍調。」
她看《太平輪》,三句話道破吳宇森討好觀眾的企圖:「商業視角讓他滑溜溜地兩邊討好,他用愛情挽救國軍,用人民讚美我軍。」
本書的毛尖,愛說自己上了年紀。講等待果陀,「當年的荒誕,已經被歲月的魔法變成了抒情。」
她寫黃金時代,寫後門一條街,寫張國榮,寫大學的牌桌,寫「放棄」的動人。
一寸灰,在李商隱原句,本是愛情的痕跡;但最終,又必然是時間的痕跡。
「沒有陰影的愛情,就不是愛情。如果你不曾因為聽到他或她的名字而感到肉體的痛苦,不曾因為看到他的筆跡而發抖,也從來不會為了在街上遇見他而改變行程,那麼,按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你還不如『灰』。」
你離場人的時候,至少手裡還有「一寸灰」。
火燒過而留灰,灰,是剩下的東西,暗示著曾經存在,這本書,收了好多這樣的文章。
毛尖的文字有多好,讀一讀【精選摘錄】
〈不可一世張國榮〉:「張國榮的美真正是芳華絕代,不可一世,他是孩子和天神的混合……一個人就能詮釋最癲最狂最恣肆的港產想像力。其他演員被角色定義,他定義角色;其他演員被美定義,他定義美。」
〈住到笠智眾家〉:「對於我們這種曾經把夢想寄放在周潤發、梁朝偉身上的前文藝青年,笠智眾(小津電影永遠的男主角)以生活的名義收編我們。生活千手萬手,他是觀音;道路千條萬條,他是羅馬。他讓我們明白,愛的最終魔法,是摒棄所有的手法和表演。」
〈我們想要成為卻又害怕成為的人〉:「無論是三十年代的第一代黑幫大佬,還是七十年代的教父,他們都讓觀眾感受到:『我們以我們所理解的唯一方式超越自己並改造時代』……他們讓我們感到欽佩,不是他們的槍法有多好,而是他們的巨人人格讓我們覺得,沒有比他們所選擇的道路更輝煌的生活方式。」
〈反「腐」〉:「夏洛克和華生的關係,有一種天真,一種傲嬌,是一種高於基情的英倫騷情。這種少年般的騷情,因為附麗於夏洛克超酷的智商和華生超萌的義氣而顯得浪花四濺,這是大不列顛一路賣腐高過任何一個國家的祕訣。」
〈般配〉:「小花旦劉詩詩在影像的任何一脈邏輯裡,都扛不住張震。換言之,劉詩詩和張震的對手設置不般配。般配的人生,就像寶黛初會,不用煙不用霧,也不用臨終兮兮的氣氛和鮮血,電影作為感官藝術的本質就在這裡:合適不合適,不是用道德衡量,用的是美色和情色。所謂交配事小,般配事大。」
〈張愛玲的限度〉:「本來,少帥和四小姐的愛情也可以是傾城之戀,但是,兩人關係明顯缺乏范柳原和白流蘇之間的左騰右挪,沒有機鋒沒有光芒,真情看不出假意也看不出,走不進傳奇也邁不入歷史,少帥的故事擱淺在抽屜裡,是張愛玲對自己限度的一種認識。」
一寸灰
作者:毛尖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1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