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目-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詞目=不識相、不知好歹。
指人搞不清楚狀況,不會察言觀色、判斷場面,而做出不當的言行。形容孩子淘氣、搗蛋。
散文集《致白目者》是作者寫出如何看待職場中的遺憾和相似經歷的他人,
獻上致敬與憐惜。
主管刁難,客戶難纏,一件文案修改再修改,
預算一再壓縮,卻要求拍出媲美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水準的廣告。
又要馬兒肥,又要馬兒不吃草的無理要求,
不能直接說不可能,得罪衣食父母大罪,誰擔待的起呢。
這時候敢直言說真話的白目者讓人又敬又愛,
又怕他惹怒客戶,被老闆開除,保持沉默的人全成了幫兇,罪過!罪過!
白目者在別人的故事裡可能只是一枚白目,但依著自己的內心而活,
比混在眾人中迂迴繞路輕鬆,白目者或許孤單,但不會寂寞。
白目者,並不是讓別人不開心,而是活得自在,忠於自我,不放棄面對世界的方向感。
全書分四輯,除了職場生存記,也寫童年生活,
在咖啡廳旁觀都會男女約會,竟是比單一愛情更複雜的直銷話術攻防戰。
她擅長用文字把回憶重新裁剪縫合,對昔日的曖昧對象,母親與家人。
所以,她才會想撥電話給已經過世的長輩,換取長輩的短暫復活,
或是用幾句無法被看見的白板留言,寫下對故人的思念。
她的朋友常這麼說:人之所以變得歪斜,都是因為過去造成傷害的洞未曾被撫平。
如果能回到過去,進行精神上的填補,人就會「好了」。天真爛漫又不無道理。
謝子凡獨具慧眼,文字如盆栽創作看似安靜無聲,讀來卻敲擊人心。
致白目者
作者:謝子凡
出版社:九歌
出版日期:202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