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造你要的人生》學到的幸福管理術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打造你想要的人生:歐普拉和哈佛教授的幸福管理術

打造你想要的人生:歐普拉和哈佛教授的幸福管理術

「打造你要的人生」這個書名聽起來實在是很像老掉牙的心靈雞湯,但這本由哈佛教授亞瑟. 布魯克斯( Arthur Brooks )和媒體天后歐普拉.溫佛蕾( Oprah Winfrey) 合著的《Build the Life You Want: The Art and Science of Getting Happier》,精彩之處其實藏在它的副標中: 如何學習更快樂其實是一門藝術與科學的學問

全書最特別的觀點不在強調正面情緒對學習幸福的重要,相反的,作者認為幸福的關鍵不在人生沒有「沒有負面情緒」,而是如何管理好人生無可避免的負面情緒。

PANAS:情緒也需要體重計

就像在健身房我們經常需要量體重,檢查肌肉和脂肪一樣;在心理學裡,正負面情緒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 簡稱PANAS)就是我們的情緒體重計。

比如說,我今天早上泡咖啡時被香味療癒,正能量+1;結果一出門就被塞車惹毛,負能量+1。這一天,我身上至少就同時背負著兩種情緒。

但作者強調,情緒不是二選一的對立,而是同時存在的拼圖。只要試著去理解這點,就不會再害怕「為什麼我老是快樂不起來?」因為人們本來就可以同時快樂而又焦慮——就像大考或面試或人生重大挑戰前一晚,我們經常經歷既緊張又期待的情緒,這其實很正常。

你是哪一種情緒人?

而根據正負面情緒量表的結果, Brooks 和 Winfrey 也幫我們畫出了一張「情緒人格座標」。

有些人像高壓鍋:正能量多,但負能量也滿出來,熱情又焦躁,作者將這類型的人們取名為「科學狂人」。有些人像小太陽:總是樂觀,負能量少,讓人喜歡靠近, 像是「啦啦隊長」。也有人是小劇場王者:對風險超敏感,正能量卻少一點,作者稱之為「詩人」〪還有一種沉著冷靜系的人們:正負能量都低,活得平穩但缺少動力‚作者稱之為「法官」。

雖然有以上四大分類, 但作者的原意並不是要大家給自己或別人貼標籤,而是要提醒我們,每一種類型都有優勢。比如說,「法官系」的人們雖然缺乏衝勁,但遇到混亂時,卻是團隊裡最冷靜的人。

負面情緒:人生的臥底英雄

也經常有朋友跟我抱怨:「為什麼我每天都覺得超焦慮的?」有時候我會回答:「恭喜啊,你活得很真實! 」

因為在書中,作者說得很清楚:負面情緒不是我們的敵人,它們其實是在保護我們的英雄例如焦慮,提醒我們在挑戰來臨前多準備一點,降低失敗的可能。恐懼,讓我們遇到危險時懂得快跑。而 憤怒,則促使我們去爭取更合理的待遇。

也因此, 心理學有個專有名詞叫「負面偏見」。人們大腦天生記壞事比記好事快。比如,你可能忘了昨天有人稱讚你,但卻清清楚楚記得一個酸民的留言。這是大腦的「生存程式」,但如果我們不學會管理,就會變成每天被壞情緒牽著鼻子走。

這本書在講什麼

這本書在講什麼

後悔:比 Google Maps 還準的導航

有些人非常害怕後悔,常常說「早知道就好了」。但 Brooks 認為,後悔不是失敗,而是人生的導航系統。

比如,你後悔年輕時沒有好好學英文?這份懊惱也許正好激勵你中年重拾語言課。你後悔沒有早點陪伴家人或生命中重要的人?那麼此時此刻就可以開始補救。

換句話說,後悔不是拖住你不前進的石頭,而是提醒你「別再走錯」的路標。

快樂,也能激發創造力

我們也經常以為創造力只來自「靈光乍現」嗎?但是作者卻認為,不快樂反而常常是靈感的種子。

比如,因為孤獨,詩人們寫下深刻的詩句;因為憤怒,設計師設計了能改善社會問題的產品。那種「我受夠了」的心情,常常就是創新開始的瞬間。

所以,下次當你再度覺得情緒低落時,不妨想想:這是不是老天正在給我一個新的靈感的契機?

「次快樂」:人生需要剛剛好的不幸福

作者也提出一個很有創意的概念——次快樂(sub-happiness)或者說是「剛剛好的不快樂」。這是一種「有點不舒服,但不至於痛苦到想放棄」的狀態。

想像你在跑馬拉松,過程中腿很痠、氣很喘,但也正是這種挑戰,讓終點線的快樂變得更濃烈。幸福如果沒有一點「不快樂」襯托,就像咖啡裡沒有苦味,喝起來只剩空洞的甜。

忌妒:臉書上的隱形毒藥

最後,作者提出一個社群年代的人們非常需要的建議: 人人要學會如何管理忌妒心。

因為社群媒體隨時就像一台「忌妒製造機」。回想一下我們每天滑臉書或 IG,看到別人的美照、升遷、孩子考上名校,有多麼容易心裡咕噥:「為什麼不是我?」

因此作者建議三個方法:

  1. 不要餵養忌妒:當自己開始比較時,轉為思考「我能從他身上學什麼?」

2. 關閉忌妒製造機:每天限制滑手機的時間,避免讓演算法操控心情。

3. 練習感恩:每天寫下三件小確幸,把焦點拉回自己的人生。

就如同我很喜歡書中的一句話:「別人的人生展現的只是高光時刻(highlight),只有我們自己的才是整部電影(full movie)。」

幸福,是一場長期的管理

《Build the Life You Want》這本書告訴我們,幸福不是「永遠保持正能量」,而是懂得如何與負面情緒和平共處。學會從焦慮中找到準備的動力,從後悔裡找到修正的方向,從忌妒中找到提醒——然後在「剛剛好的不快樂」裡,收穫更深的滿足感。

本書金句

本書金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r.Lily的快樂便籤(我在賓州大學用科學方法找「快樂」)
0會員
8內容數
我的第一人生擔任新聞記者。第二人生原本在傳播科系任教,結果意外脫軌,去往美國賓州大學正向心理研究中心探險,想要找尋我心目中最大的寶藏-「快樂」。 原來這個世界上有50%的人們天生就比別人快樂,10%依靠際遇,而有40%的快樂,可以透過自我練習來獲取。如果你跟我一樣,也是屬於這40%的人們,歡迎加入我的沙龍!
2025/08/22
去年某個冬日的午餐過後,當我正在磨夏威夷咖啡豆時,手機螢幕跳進一則來自紐約的電子郵件截圖,顯示正在紐約念商學院大一的兒子被錄取進入一個「策略創投」的競爭性學生社團。 當時是紐約的午夜時分。不到幾秒,他又補了一個訊息:「I got the position.」(我拿到那個名額了!) 我愣了一下,隨
Thumbnail
2025/08/22
去年某個冬日的午餐過後,當我正在磨夏威夷咖啡豆時,手機螢幕跳進一則來自紐約的電子郵件截圖,顯示正在紐約念商學院大一的兒子被錄取進入一個「策略創投」的競爭性學生社團。 當時是紐約的午夜時分。不到幾秒,他又補了一個訊息:「I got the position.」(我拿到那個名額了!) 我愣了一下,隨
Thumbnail
2025/08/11
「老天爺啊,我真的還要再考一次托福嗎?!」 當我坐在書桌前,打開筆電、搜尋考場報名資訊時,不斷地問自己這個問題。  對許多年輕學子來說,托福考試是追夢的起點;可是對我多年以前就已經經歷過托福等各種出國留學考試的「老學生」,教學與研究年資也超過二十年的教授來說,這卻是一次自我全新冒險的起點。 過
Thumbnail
2025/08/11
「老天爺啊,我真的還要再考一次托福嗎?!」 當我坐在書桌前,打開筆電、搜尋考場報名資訊時,不斷地問自己這個問題。  對許多年輕學子來說,托福考試是追夢的起點;可是對我多年以前就已經經歷過托福等各種出國留學考試的「老學生」,教學與研究年資也超過二十年的教授來說,這卻是一次自我全新冒險的起點。 過
Thumbnail
2025/07/31
「與自然的快樂練習」 1. 提醒自己每週一次與自然約會:就算只在公園散步,也可以與樹木對話。 2. 五感日記:每晚入睡前,記下當天一件與自然互動的美好記憶。 3. 桌邊小森林:在工作桌上放一株小植物,提醒自己正念呼吸練習。 4. 拍下日常小風景:用手機拍下來,隨時回味一日一景的幸福感。
Thumbnail
2025/07/31
「與自然的快樂練習」 1. 提醒自己每週一次與自然約會:就算只在公園散步,也可以與樹木對話。 2. 五感日記:每晚入睡前,記下當天一件與自然互動的美好記憶。 3. 桌邊小森林:在工作桌上放一株小植物,提醒自己正念呼吸練習。 4. 拍下日常小風景:用手機拍下來,隨時回味一日一景的幸福感。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