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隔日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註:《好個哲學一家親》第二章(另一版)

隔天近下午一點半,仇梅英、苑瓊林、金嬋媛邊吃昨天的甜品,邊悠哉的或躺或癱在沙發上。

「像這樣懶懶一天也不錯!」仇梅英一臉愜意地說著。沐雍熙邊滑手機邊問:「你們今晚想吃甚麼?我帶你們去吃好的。」

三人「異口同聲」道:「你煮泡麵:炸醬麵、牛肉麵,我們完全沒問題。」苑瓊林更是說:「很久沒享受這種悠閒的耍廢時刻了,今天一點也不想出去。」

聽罷,看著手機上父母親發來的訊息,回覆道:「我會請他們吃好料,別擔心!」怎知下一秒,媽媽竟問:「你要煮泡麵請他們吃嗎?」正要回覆時,就看媽媽打來電話,快步走回房間:

沐芳若:「當初,留那麼多錢,是讓你不會為了生計發愁、奔波,能有餘裕去做想做的事。現在你要請他們吃泡麵?!」

沐雍熙:「剛問過了,他們自己說哪都不想去,都想吃泡麵的。」

沐芳若聽到這句話,幾乎無語了!又道:「就算是這樣,也要好好招待他們,盡好待客之道。」

掛斷後,走出房間問他們想不想晚上去吃合菜,還有麻婆豆腐。仇梅英和金嬋媛異口同聲地說:「我很樂意!」

眼看時間剛過兩點,就打電話訂位,發訊息跟爸媽說會帶他們去吃合菜,已經訂位了,父母都只各傳了一個貼圖。然後跟他們說:「我出去打個電話,晚點一起去吃飯。」三人異口同聲地說:「好!」就走出去,站在門邊打電話給母親:

沐芳宜:「怎麼?又怕六妹直接掛你電話,就改打給我啦?」

沐雍熙聽罷,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回話,然後靦腆地說:「也沒有,只是想知道盛姨在六零年代面對只是一聲『嗯』或問:『這要怎麼說?』就被他人霸凌:『怎麼那麼笨?』、『這麼笨,就不要念哲學了!』的人,是如何回應的?」

沐芳宜聽了,面露幾分無言的神情,然後說:「要是盛姨還在世,聽你這樣講,肯定會微笑著說:『你不應崇拜,而迷失自己。』待你愣住,她又會補上一句:『你能清醒地質疑,比把我當保證書還重要。』這段原話,我現在如數奉還給你。」

沐雍熙聽了,笑嘻嘻地:「我也沒崇拜他,就好奇怎麼回應的。」

沐芳宜聽罷,面露沉色,說起一段往事:盛姨知道不是每個念哲學的人都會念研究所,也知道每個念了碩班的人,十有七八不會走博班,而走博班的二三人中,只有一、兩個會走向學術研究的道路。至少,在六七零年代是如此!自也知道有些人會背書、會考試,但理解力不是很強,就是很弱,或者讀到大二、大三才會開竅。但這種理解力幾乎為零,或著非常弱的學生,大二的時候就會自己轉走了。所以,念到大三的時候,假設一班三十個人,轉系、轉學或休學之後,也只剩不到十六個人。當然,也有會背書、會考試的,本身就無法理解,也不一定會開竅;這類人沒有想讀的系,還是能一路念到畢業。因此,盛姨在我們還是學士班的時候,就成立了類似沙龍的讀書會,讓大家一起來聊聊;這讓畢業很久的許多人,在面臨困境、低潮、被諸多負面吞沒的時候,成了一盞忽然亮起的燈。曾有幾位學長姊,因被職場霸凌、遭遇人生困境,幾度想要自殺時,忽然想起跟盛姨的談話,忽然理解了當初的瞭解與想法很表層;再仔細想想,也許還能再撐一下、再熬過去,暫時放棄自殺的想法跟舉動。

這不是說他當初談的是多麼教條、標準式的答題,而是精簡、留白,以你們現在的話,叫很有料的語言。換言之,不給答案,只讓你自己去思索、體悟,他曾說:「很多人一起討論,可以讓問題變得很深、很廣,或是變得艱澀、有趣,但不會討論出標準答案,而是在每個人提出的觀點或問題中,再去延伸並思索問題。」這看似是標準答案,實則只是一個回應。

隨即咳咳兩聲,繼續說,回到你的問題:「被他人霸凌:『怎麼那麼笨?』、『這麼笨,就不要念哲學了!』的人。」本身就預設了速效式答題,必須要在短短幾秒鐘回答,才是聰明的學生。至於,想得慢,反應也慢,就成了不合格的人,甚至是應該踢出體制的笨蛋。那些在課堂組小團體討論的人,所問所答,或許是很快又很淺的,也或許是很深深到讓人聽不懂,但體悟跟留白就沒有了;這意味著標準、簡化、窄化、十分定式,甚至是可以套用的。這不一定不好,但過了一段時間,你就忘了,根本不會記得,或鑽到你一直想、一直鑽研問題,卻沒了寬度與厚度,整個人變得稀薄,這有好有壞。但是,當你從自己的提問,經由時間反覆鑽研、停頓時思索並修改,經過數十年甚至二十年,你會知道自己的來時路。

隨即,停頓了一下,接續說,盛姨當初在課堂跟讀書會都採取拍賣會式的討論,依舊有人會霸凌想得慢的學生,那時候沒有「霸凌」這個詞,也沒有「公然污辱」的法令。但他們說的跟你的疑問差不多,甚至很苛刻、很刻薄,讓被批評的學生在幾分鐘掉淚,乾脆暫時離開,或再也不來了!而盛姨針對這件事的回應也很妙,直接寫一長串的連問板書,接續說:「問一句是因為正在走進理解與知道的路上,太快的人容易踩空,太慢的人正在鋪路;當然,能時效並行最好,可謂之宜字。」又補述道,在盛姨的語句裡,提到的時效,多半是指「思考的節奏與效能的兼容」。但很多人經常不以前後的語句來判斷,而是以「時效」來推斷前後句,根本是誤讀!

沐雍熙聽了,就問那板書寫了甚麼?

沐芳若想了想,走去翻以前的舊筆記,重述道:

如果一個人在面對自己不能立即理解的問題時,選擇發聲或發問,是否表示他在尋找通往理解的路徑,而不是表現自己缺乏的能力?若我們對他說:「這樣也不懂?」是在否定他的認知起點,同時是否也否定了我們對知識的寬容與不對等?若哲學是一種長程思考,而不是短跑競技,在思考中打結、猶疑,甚至走錯,是否都是思考的一部分?如果一個人能誠實地說:「我不懂」,是否也表示他正在為「我想理解」、「我如何懂」預留時間與空間?那麼,你們想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面對一個正在問:「這要怎麼說」的人?

在寫完板書並問完後,又說了句:「我更想知道——你們除了快,還剩下什麼,能讓你們在慢的時候,不至於垮掉?」接著補一句:「如若哲學系,終究只剩那些絕頂聰明、只要一眼就通、只追求速成的人,大家可以沉下來想一想——這樣的哲學,是什麼樣的哲學?」

沐芳宜說這幾話,比直接表達情緒的老師,更具有震懾力——不論是當下,還是現在都是震憾的,也引人深思的。當時,私下去問老師不怕遭人攻擊嗎?老師只回覆一句:「他們能把這些全變成污辱、嘲笑、羞辱的話,那也是他們的本事。雖然全在歪門邪道上,但也是一種傷人的海嘯,猶如『可畏的人言』,還不用負責,真是便捷。」

沐雍熙聽罷,一回神而來,就發現自己不知在何時流淚了!卻不知為何聽著聽著就流淚了。

「先這樣,謝謝母親。」掛斷後,立即抹淚,稍做整理後,回房車上,癱在沙發上,看似疲倦不已。

仇梅英跟苑瓊林看他臉上的淚痕,就輕聲問:「還好嗎?」

沐雍熙輕聲答:「沒事,這是震懾力的眼淚。」

三人紛紛不明所以,互看了看都在想剛剛那通電話是講了甚麼?

「因為你沒好好招待我們,所以被沐芳若阿姨罵了,還是碎念了?」金嬋媛瞎猜道。

沐雍熙便簡述了剛剛跟母親提問,所聽到的內容。豈料,仇梅英立即說:「我的姑姑,曾是盛姨指導的碩士生,她超愛盛姨的——就像我們現在說的小迷妹或粉絲,一開課必去修課。」接續說,姑姑告訴她,以前在哲學系念書都是用背的,或自己模擬考題,提前認真寫題,雖然練題中少錯多,沒有死背答題快,但總能及格。那時,念到大二的姑姑一直認為自己很笨,也常被學長姐搖頭以待,但盛姨會跟他講:「有些是急不得,即便現在快,十幾年後,還會快嗎?」這或許是盛姨最清晰的鼓舞了。

後來升到大三忽然開竅,就認為以前的苦怎麼那麼難嚥下!跟盛姨說自己的先苦後甘時,老師靜靜地聽完,就說了一句:「慢不要緊,慢能看見別人跳過的地方。」但又補了一句:「話雖如此,能時效並行最好。」

沐雍熙聽罷,感覺有些人會忽略最後一句,接著誤解盛姨主張慢,就是好的意思。再說,盛姨的很多話都很精簡,詮釋空間就很大,就像以前講格物致知,說到格竹子的王陽明,他完全理解錯誤,浪費時間去格物。當時,在東大洛哲系(洛邑哲學系的簡稱),上中哲課,老師講格物致知,順著講王陽明的案例,結果全班都在哄堂大笑!我也笑,但不是笑王陽明是個大笨蛋,而是笑他理解錯誤,不一會又想:「他為何對格物致知的理解,是格竹子呢?難道只因為『格物』嗎?」頓時,認為這個詞,若太明確或有清楚的框架,就沒戲唱了;一有太多寬泛的詮釋,猶如格物失敗,自創心學的王陽明!

那時,老師見我們都在笑王陽明是大笨蛋、大傻瓜,就半開玩笑:「你們信不信王陽明連著幾天的晚上來託夢?你們笑他傻、笑他笨,可正因為他格物失敗,才有心學的出現,更成了一代宗師。你們能有他的這番本事嘛!」當下,有學生開口嗆聲:「王陽明早投胎到不知哪去了,何來託夢說呀!」頓時,又一陣笑,這讓老師又氣又惱!

「沉思小姐,要不要跟我們講又在沉思甚麼啦?」金嬋媛看沐雍熙一臉倦意的樣子問道。

「以前在洛哲系,上中哲史的某一堂,老師在講格竹子的王陽明,大家包含我們仨都在笑,可笑過了,我又想:『他為何對格物致知的理解,是格竹子呢?難道只因為格物嗎?』剛聽阿英姑姑的那番話,又想了一些。」

金嬋媛忽然想起來了,憶述那時候的中哲老師見我們都在譏笑王陽明,整個人氣得當場說不出話。

仇梅英聽了,也想起來了,說那位老師就專門研究王陽明,見學生這樣取笑一代宗師,當然十分氣憤!可老師也說得對,譏笑王陽明的我們都沒有那樣的本事,更沒有人家臨終前的氣節與器度,連一點表裡如一、知行合一的修養也沒有。說到底,我們才是最沒資格譏笑的人!至於,那研究王陽明的老師也很特別,教中哲史是按自己編纂的課綱來教,但為何在大一上就教到王陽明的心學,當時有說明,可現在記不得了。

沐雍熙也說記得這位很崇敬王陽明的中哲老師,滿頭白髮,看似杖鄉之年,卻已是從心之年了。那時,中間下課,中哲老師說以前當學生聽老師講中哲,聽到格竹子的王陽明,頓時又驚又不解,但一聽到心學的理路時,成了他立志要走這條路的原因與動力。

仇梅英聽罷,依稀記得那時沐雍熙去跟老師道歉並解釋的事,就問剛剛沉思在想甚麼?只聽他緩緩道來,若語言太明確或有清楚的框架,就沒戲唱了;一有太多寬泛的詮釋,猶如格物失敗,自創心學的王陽明!可人家格物失敗,能自創心學;像我們這樣的一般人,理解錯誤也失敗了,還剩下甚麼,又能是甚麼呢?

仇梅英不假思索的答:「或許是還沒走到那種失敗,也沒真正走出來。但我誠實地說不知道。」

最後,看時間差不多了,我們一起騎腳踏車,去訂位的那家快炒店吃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琴曼潛的沙龍
1會員
72內容數
隨性思考並創作的小說
琴曼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8
第四節        閒聊 下午三點半時,苑瓊林見阿金和阿英都還在睡,就悄悄跟沐雍熙說,其實這幾年媽媽常會跟他講以前的一些事,比如穆家的曾祖父母當年最看中的是二姨和三姨,他們雖然相貌跟膚色不符合主流審美,可卻因為資質和辦事能力被挑中,反觀穆家其他人喜歡從沒見見過的大姨和九姨。
2025/09/18
第四節        閒聊 下午三點半時,苑瓊林見阿金和阿英都還在睡,就悄悄跟沐雍熙說,其實這幾年媽媽常會跟他講以前的一些事,比如穆家的曾祖父母當年最看中的是二姨和三姨,他們雖然相貌跟膚色不符合主流審美,可卻因為資質和辦事能力被挑中,反觀穆家其他人喜歡從沒見見過的大姨和九姨。
2025/09/18
第三節        晌午 金嬋媛一翻身,就從沙發上跌落在地,痛得瞬間清醒!不遠處的苑瓊林,對這一聲巨響,只是翻了翻身,沒有太大的反應。隨後,沐雍熙頂著一頭蓬鬆亂髮,扶著牆緩緩走了出來,只見他推開衛生間的門,進去又關上了。 金嬋媛本以為她是要來扶自己起來,結果是去解放的,瞬間無言。
2025/09/18
第三節        晌午 金嬋媛一翻身,就從沙發上跌落在地,痛得瞬間清醒!不遠處的苑瓊林,對這一聲巨響,只是翻了翻身,沒有太大的反應。隨後,沐雍熙頂著一頭蓬鬆亂髮,扶著牆緩緩走了出來,只見他推開衛生間的門,進去又關上了。 金嬋媛本以為她是要來扶自己起來,結果是去解放的,瞬間無言。
2025/09/18
隔天,鄰近中午開車到幾條街之外,停車下去採買一些火鍋料。上車後,花了一些時間整理冰箱,就把車開回東西樓了。下午時分,洗米後,放進電鍋裡煮,接續給倉鼠小灰餵飯、給五盆花施肥、澆水後開始讀書。
2025/09/18
隔天,鄰近中午開車到幾條街之外,停車下去採買一些火鍋料。上車後,花了一些時間整理冰箱,就把車開回東西樓了。下午時分,洗米後,放進電鍋裡煮,接續給倉鼠小灰餵飯、給五盆花施肥、澆水後開始讀書。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