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憶的終點線前,完成一場最完美的犯罪,與最不完美的救贖—Netflix 最新上架電影《失憶殺神》

更新 發佈閱讀 17 分鐘

失憶殺神 | 評價 7/10 | awwrated
https://awwrated.com/zh-tw/netflix/82095204

在犯罪電影的萬神殿中,「殺手」往往是冷酷、精準與無情的代名詞。然而,當這位殺手最強大的敵人,既非窮追不捨的法網,也非同行的背叛,而是來自心靈內部那無法抗拒的崩解時,故事便昇華至一個截然不同的層次。《失憶殺神》(Knox Goes Away)的核心,便始於這個充滿悲劇性與哲學思辨的前提:一名心思縝密、行事有條不紊的職業殺手約翰·諾克斯(John Knox),正步入一場與自身記憶的殊死競賽。

這部於 2023 年推出的美國犯罪驚悚片,植根於新黑色電影(neo-noir)的陰鬱土壤,卻開闢出一條探索記憶、道德與身份認同的獨特路徑。它的誕生,源於好萊塢資深巨星麥可·基頓(Michael Keaton)的強烈創作意志。他不僅擔綱主角,更睽違 16 年,繼 2008 年的《愉快的紳士》(

The Merry Gentleman)後再度執起導演筒,並身兼聯合製片人,將這部作品打造成一個極具個人色彩的藝術結晶。這是一部引人入勝,同時也註定引發兩極評價的角色研究電影。它的真正力量,在於其對個人身份與生命遺產的深刻思索——這種特質在廣大觀眾中引發的共鳴,遠比在許多專業影評人中來得強烈。

第一章:約翰·諾克斯的創生 — 概念、團隊與選角

劇本的起源

《失憶殺神》的故事並非改編自任何既有的小說或真實事件,而是源於編劇葛瑞葛萊·波利爾(Gregory Poirier)的原創劇本。波利爾的履歷多以主流商業大片為主,例如《國家寶藏:古籍秘辛》(National Treasure: Book of Secrets)。這一背景,使得他為《失憶殺神》所撰寫的劇本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劇本獲得了相當分歧的評價,一方盛讚其「情節緊湊、聰明且富有原創性」,另一方則批評其結構「平淡無奇」、「情節費解」甚至「過於故弄玄虛」。這種評價上的鴻溝,幾乎預示了電影上映後將面臨的兩極化討論。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一些圖書館的目錄資料可能會讓人誤以為本片有原著小說,但事實上它完全是一部原創電影作品。

基頓重返導演椅

麥可·基頓時隔多年再度擔任導演,這本身就是影片的一大看點。有趣的是,基頓在訪談中坦言,他執導的兩部電影主角恰好都是職業殺手,這對他來說是個奇特的巧合,因為他本人聲稱並非特別鍾愛「殺手電影」這個類型 。這番言論暗示,吸引他的並非殺手這一職業的暴力表象,而是這類角色背後複雜的心理狀態與人性掙扎。

本片的製作過程充滿挑戰,其中最嚴峻的莫過於僅有 25 天的緊湊拍攝時程。如此壓縮的時程,迫使基頓必須採取最高效的執導策略。他本人在訪談中提到,自導自演的一大優勢在於能夠節省大量溝通時間,避免了導演與演員之間可能出現的冗長討論,從而維持片場的能量與節奏。

這種製作現實,深刻地影響了電影最終呈現的美學風格。部分影評,例如來自 RogerEbert.com 的評論,批評影片的「攝影平淡」與「剪輯笨拙」 。然而,若將這些評價置於 25 天拍攝期的背景下審視,這些看似的「藝術缺陷」或許並非創作上的失誤,而更像是務實考量的結果。在時間壓力下,基頓的導演手法必然傾向於優先確保角色表演的完整性與敘事的清晰度,而非追求精雕細琢的視覺風格。因此,他那「克制」的導演手法與「內斂」的表演方式,可以被視為一種因應製作限制而生的、高度統一的創作策略,其核心目標是在極短時間內,將故事與角色的精髓傳達給觀眾。

集結資深演員陣容

除了麥可·基頓的精湛演出,本片還匯集了一批實力派演員,共同撐起了這個沉重而複雜的故事。基頓飾演的主角約翰·諾克斯,是一位博覽群書、被暱稱為「亞里斯多德」的殺手。詹姆斯·馬斯登(James Marsden)飾演與他關係疏離的兒子邁爾斯(Miles Knox)。傳奇影帝艾爾·帕西諾(Al Pacino)則飾演諾克斯的犯罪夥伴兼老友澤維爾·克蘭(Xavier Crane),為影片增添了無可取代的份量。此外,奧斯卡得主瑪西亞·蓋·哈登(Marcia Gay Harden)飾演諾克斯的前妻露比(Ruby Knox),而日裔美籍演員中村角(Suzy Nakamura)則扮演了追查案件的精明警探艾蜜莉·伊卡里(Detective Emily Ikari)。

在選角過程中,還有一段有趣的軼事。基頓在訪談中回憶道,當他看到詹姆斯·馬斯登與瑪西亞·蓋·哈登站在一起時,他驚訝地發現他們的外型組合起來,簡直就是自己年輕時與哈登所生下的兒子,這種視覺上的契合度讓他覺得「效果好得不可思議」 。這個細節不僅展現了選角的巧妙,也為片中疏離的家庭關係增添了一層宿命般的真實感。

片名的雙重意涵與市場定位

本片的英文原名 Knox Goes Away 蘊含著深刻的雙重意義。從字面上看,它指的是諾克斯即將「遠行」,去執行他最後的任務,並為自己的餘生做安排。但從更深層次的隱喻來看,「Goes Away」指的是他的心智與記憶正在「消逝」,他作為一個完整個體的「約翰·諾克斯」正在逐漸瓦解、走向虛無 。

然而,當這部電影進入華語市場時,其命名策略與市場定位卻產生了值得探討的現象。台灣的片名《失憶殺神》,是一個極具商業吸引力、充滿動作片色彩的譯名。它直接點出了「失憶」與「殺手」兩大元素,並用「神」字將其拔高,暗示著主角超凡的能力。這種命名方式無疑是為了吸引偏好快節奏、高張力類型片的觀眾。

但這裡存在一個關鍵的市場混淆點:2022 年由連恩·尼遜(Liam Neeson)主演的電影《記憶殺神》(Memory),其香港譯名正是《失憶殺神》。這兩部電影不僅譯名相同,題材也極為相似——都是關於一名罹患失憶症的年邁殺手執行最後任務的故事。這種情況極易在觀眾中造成混淆,更重要的是,它為麥可·基頓這部風格更為內斂、著重心理刻劃的作品,預設了一種錯誤的類型期待。觀眾可能抱著觀看連恩·尼遜式火爆動作片的心情入場,卻看到一部節奏緩慢、充滿哲思的心理劇,這種預期落差很可能就是導致影片在部分觀眾與影評中評價兩極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發行商的行銷決策,無意中為這部電影的真正樣貌蒙上了一層誤導性的面紗。

第二章:解構敘事 — 情節、角色與失智症的陰影

主角:暴力世界中的知識份子

約翰·諾克斯並非傳統意義上粗暴、冷血的殺手。電影透過多個細節,將他塑造成一個身處暴力世界卻擁有高度智識的矛盾個體。他曾是波斯灣戰爭的退伍軍人,擁有英國文學與歷史學的博士學位,其暱稱「亞里斯多德」便源於他深厚的哲學素養。他的居所堆滿了書籍,甚至會與固定來訪的性工作者安妮(Annie)分享閱讀心得。這種知識份子的設定,不僅讓角色形象更為立體,也使得他即將失去心智的悲劇顯得格外殘酷——他所失去的,不僅是記憶,更是構成他自我認同的基石。

疾病:與遺忘的殊死競賽

電影在疾病的設定上極為精準。諾克斯罹患的並非廣為人知的阿茲海默症,而是庫賈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CJD)。這是一種罕見且進程極為迅速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會導致患者在短時間內心智能力急劇衰退。醫生告知諾克斯,他剩下的清醒時間是以「週」而非「月」來計算的。這個設定為整個故事注入了巨大的急迫性,諾克斯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與徹底的遺忘賽跑,他的救贖計畫必須在心智的終點線到來之前完成。

崩解的電影語言

為了讓觀眾身歷其境地感受諾克斯逐漸崩潰的心智狀態,導演麥可·基頓與攝影指導馬歇爾·亞當斯(Marshall Adams)運用了一系列極具表現力的視聽語言。當諾克斯的記憶出現斷層時,畫面會出現模糊、過度曝光,或伴隨著手持攝影機的劇烈晃動,模擬他失焦的視野 。剪輯上則採用了破碎、不連貫的跳接,打亂時空的連續性。聲音設計方面,則透過混亂、失真的音效與嗡鳴聲,將觀眾一同捲入諾克斯的認知混亂之中。這些技巧共同構建了一種主觀的沉浸式體驗,讓觀眾不僅是「觀看」諾克斯的失憶,更是「感受」他迷失在心靈迷宮中的恐懼與無助。

情節:一位父親最後的、有缺陷的贖罪

電影的敘事由兩條主線交織而成:其一,是諾克斯在執行最後一次殺人合約時,因失智症發作而意外搞砸,不僅錯殺了搭檔,也引來了警方的注意;其二,是他多年未見的兒子邁爾斯突然上門求助,因為他失手殺害了性侵自己未成年女兒的男人。

面對兒子的困境,諾克斯啟動了他人生最後一個、也是最複雜的一個計畫。這個計畫充滿了「費解的詭計」,他必須利用自己僅存的智慧與專業技能,在心智完全喪失前,為兒子清理犯罪現場、抹去所有證據,並設下一個精密的佈局,將罪名引導至自己身上。這不僅是他作為一名父親的最後救贖,也是他對自己充滿暴力與疏離的一生,所能做出的唯一、儘管充滿缺陷的補償。

這個贖罪計畫本身,也引出了一個深刻的哲學詰問。諾克斯拯救兒子的方式,並非純粹的自我犧牲,而是一場涉及偽造證據、嫁禍自身、並巧妙利用法律體系的複雜犯罪行動。這不禁讓人思考:一個以暴力為生的人,能否透過最後一次同樣充滿欺瞞與非法手段的「善行」來獲得救贖?電影對此並未給出簡單的答案。諾克斯的救贖並非靈魂層面的洗滌,而更像是一場智力遊戲的最終勝利——他成功地解開了這個關乎兒子命運的終極謎題。這種道德上的灰色地帶,正是影片深度的來源,也是它能夠在觀眾心中產生強烈情感連結的關鍵所在。觀眾所見證的,不是一個聖人的誕生,而是一個罪人以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完成了他對親情最後的、也是唯一可能的詮釋。

第三章:評價的鴻溝 — 兩種截然不同的迴響

《失憶殺神》上映後,形成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專業影評界的評價普遍呈現褒貶不一的混合狀態,而廣大觀眾的反應則壓倒性地正面。這種評價上的巨大鴻溝,揭示了電影在不同觀影群體中所觸及的神經有著本質上的差異。

專業影評的觀點(褒貶不一)

在專業影評圈中,對麥可·基頓的表演幾乎是一致性的讚譽。評論家們稱讚他的演出「極好」、「充滿了優美的心理層次感」、「細膩入微」,成功地刻劃出一個在心智崩潰邊緣掙扎的複雜角色。基頓作為演員的功力,無疑是影片最穩固的支柱。

然而,批評的矛頭大多指向了葛瑞葛萊·波利爾的劇本。許多影評認為劇本本身「平淡乏力」、「情節過於好猜」,或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另一些負面意見則集中在電影的整體氛圍上,認為它缺乏典型新黑色電影應有的陰鬱 gritty 質感,攝影風格平庸,且敘事在某些時刻偏離了主角,轉而過度關注配角的故事線,導致焦點渙散。

這些分歧的意見最終反映在各大影評網站的綜合評分上。在 Metacritic 網站上,本片獲得了 54 分的「混合或平均」(Mixed or Average)評價;而在爛番茄(Rotten Tomatoes)網站上,影評人新鮮度則徘徊在 66% 左右,同樣是一個中等偏上的成績。這顯示出專業影評界對於本片是否成功地實現其藝術企圖,存在著顯著的保留態度。

觀眾的裁決(壓倒性好評)

與影評界的猶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普通觀眾對《失憶殺神》報以了極大的熱情。在爛番茄網站上,本片的觀眾評分(Audience Score)高達 83% 至 84%,顯示出絕大多數觀眾對這部電影給予了正面肯定 。

深入探究 Reddit 等網路論壇以及日本的 Filmarks 等國際影評社群的用戶評論,我們可以歸納出觀眾喜愛這部電影的幾個關鍵原因:

  • 強烈的情感共鳴:觀眾普遍被片中那段笨拙卻真摯的父子關係所打動。一個一生冷酷的男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竭盡全力為兒子做最後一件事,這種情感核心觸動了許多人的心弦。
  • 智力上的滿足感:許多觀眾非常欣賞諾克斯那個精密複雜的最終計畫。當所有線索在結尾匯集、謎底揭曉時,那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帶來了巨大的觀影滿足感與情感宣洩。
  • 表演的代入感:麥可·基頓對失憶症患者那種努力回想卻徒勞無功的挫敗感的詮釋,被認為極具說服力且感同身受。一位患有癲癇的 Reddit 用戶甚至表示,片中諾克斯努力尋找詞彙的場景,精準地呈現了他自己在發作時的感受,這種真實感讓他深感共鳴。
  • 跨文化的認同:在日本影評網站 Filmarks 上,觀眾的反應也與此類似。他們享受電影中出人意料的情節轉折與深刻的情感內核,即便有些人認為故事線相對單純,但整體評價依然偏向正面 。

這種影評人與觀眾之間的評價落差,其根源很可能在於對電影類型的認知差異。影評人習慣於將電影放入既有的類型框架中進行評估。當他們以「新黑色驚悚片」的標準來審視《失憶殺神》時,他們發現影片缺乏傳統意義上的刺激、懸念與暴力場面,因而感到失望 。然而,廣大觀眾則跳脫了這個「類型陷阱」。他們並未將其視為一部純粹的驚悚片,而是將其解讀為一部包裹在犯罪故事外衣下的、深刻有力的角色劇情片。麥可·基頓本人在訪談中也承認,這部電影很難被歸入任何單一類型 。這句話恰好點出了問題的核心:影評人看到的是一部有缺陷的類型片,而觀眾看到的,則是一部成功且感人至深的心理劇。

第四章:主題的共鳴 — 解讀《失憶殺神》的多重層次

《失憶殺神》之所以能在觀眾中引發強烈迴響,是因為它在一個犯罪驚悚的框架下,探討了數個普世且深刻的人生命題。這些主題為影迷們提供了豐富的切入點與討論空間。

主題一:記憶作為身份的基石

電影的核心探討了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哲學問題: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記憶,他是否還能算是同一個人?諾克斯的掙扎不僅僅是忘記如何執行任務,更是對自我存在被徹底抹除的恐懼 。他的整個世界、他的人格、他與他人的關係,都是由畢生的記憶所建構起來的。當這座記憶的宮殿開始崩塌,他也隨之迷失。他在筆記本上鉅細靡遺地寫下步驟,並極度依賴朋友澤維爾的提醒,這些行為都是在他完全消失前,將自己的身份「外部化」、託付給身外之物的絕望嘗試。

主題二:智慧作為武器與牢籠

諾克斯敏銳的智慧,是他作為頂尖殺手的最大資產,同時也是他用以實現最終救贖的唯一工具。然而,電影呈現的終極悲劇在於,這個曾讓他無往不利的傑出頭腦,如今正被自己的生理機能所背叛 。他的最後計畫,是他智慧的最高結晶,是他對抗那片即將吞噬一切的沉寂所發出的最後一聲、也是最響亮的一聲咆哮。智慧既是他的力量之源,也成為了他痛苦的根源,因為只有像他這樣聰明的人,才能如此清晰地意識到自己正在失去什麼。

主題三:贖罪的模糊性

一個雙手沾滿鮮血的人,能否在生命的盡頭找到救贖?電影對此給出了一個複雜而現實的答案。它暗示,真正意義上純粹的、精神層面的救贖或許是不可能的。取而代之,諾克斯實現的是一種更為務實、卻也充滿道德爭議的補償:透過執行最後一次完美犯罪,來確保家人的安全與未來。這份他留給家人的遺產,並非建立在懺悔之上,而是建立在他最擅長的專業技能——策劃與執行。這是一種實用主義的遺贈,而非精神上的洗禮,突顯了角色從一而終的灰色本質。

主題四:死亡倒數 — 與兩座時鐘的競賽

諾克斯的處境,使他陷入了一場雙線作戰。一方面,他被以警探伊卡里為首的警方追捕,這是一個具體的、來自外部的威脅;另一方面,他的心智正被庫賈氏病從內部無情地侵蝕,這是一個無形的、來自內部的敵人 。電影巧妙地將這兩種倒數計時並置,創造出一種獨特且持續的緊張感。觀眾不僅擔心他是否會被警方抓獲,更憂慮他的心智是否會先一步崩潰,導致整個計畫功虧一-簣。這種雙重壓力,構成了影片懸疑感的核心,也讓諾克斯的每一步行動都顯得步步驚心。

結論:約翰·諾克斯那永恆的謎團

綜合以上分析,《失憶殺神》是一部節奏沉穩、以角色為核心的驚悚片。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麥可·基頓作為演員與導演的雙重掌控力,他為這個故事注入了深刻的個人印記與情感厚度。

本片在評論界與觀眾之間造成的巨大分歧,根源於對其本質的不同解讀。儘管其劇本的精巧程度引發了專業影評的爭議,但它強大的情感核心、充滿智性博弈的情節佈局,以及圍繞記憶、身份與遺產等議題的深刻探討,在全球觀眾中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共鳴。

對於所有尋求深度觀影體驗的影迷而言,《失憶殺神》無疑是一個極其豐富的選擇。它絕非一部簡單的動作爽片,而是一部引人深思、情感豐沛且懸念迭起的心理劇情片。它為探討道德的灰色地帶、家庭關係的複雜性,以及「自我」本質等議題提供了充足的素材。這部電影不僅是麥可·基頓演員生涯晚期的一座高峰,也是當代新黑色電影領域中一部不容忽視的、充滿悲劇詩意的傑出作品。

失憶殺神 | 評價 7/10 | awwrated
https://awwrated.com/zh-tw/netflix/8209520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wwrated的沙龍
85會員
356內容數
awwrated 整合IMDb, 爛番茄, 豆瓣等全球影劇資料庫,綜合計算評分,幫助大家快速找到好作品,避掉雷片喔😎 awwrated 編輯團隊精心挑選出最受歡迎、最引人入勝的好劇,無論你是劇迷還是偶爾愛看的觀眾,在這裡都能找到滿足你口味的精彩劇目 🤩
awwrated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8
《妳和其餘的一切》Netflix韓劇,探討女性間愛恨交織的四十年關係,深度剖析友誼、階級、記憶與和解。劇情節奏雖兩極,但情感衝擊力強,演員演技精湛,金高銀、樸智賢表現出色。文章分析劇情核心、角色設定、階級議題與記憶隱喻,並探討安樂死情節的哲學意涵。是一部值得深思、探討人性的傑作。
Thumbnail
2025/09/18
《妳和其餘的一切》Netflix韓劇,探討女性間愛恨交織的四十年關係,深度剖析友誼、階級、記憶與和解。劇情節奏雖兩極,但情感衝擊力強,演員演技精湛,金高銀、樸智賢表現出色。文章分析劇情核心、角色設定、階級議題與記憶隱喻,並探討安樂死情節的哲學意涵。是一部值得深思、探討人性的傑作。
Thumbnail
2025/09/11
《金融戰爭》(Billions)影評:口碑與評價兩極的頂級財經影集,探討人性、野心、忠誠與背叛,劇情緊湊刺激,角色刻畫細膩,值得深入探討其背後的故事、真實事件改編與文化差異下的觀影體驗。
Thumbnail
2025/09/11
《金融戰爭》(Billions)影評:口碑與評價兩極的頂級財經影集,探討人性、野心、忠誠與背叛,劇情緊湊刺激,角色刻畫細膩,值得深入探討其背後的故事、真實事件改編與文化差異下的觀影體驗。
Thumbnail
2025/09/04
韓國電影《捲捲初戀》以1998年的釜山為背景,講述了一位擁有爆炸捲髮的女孩朴世莉在高中畢業前向暗戀對象告白的故事。本文深入探討電影的角色塑造、時代背景、導演理念以及其引發的社會議題,並分析其獲得兩極評價的原因,以及電影中關於自我接納、青春焦慮、懷舊與現實的深刻意涵。
Thumbnail
2025/09/04
韓國電影《捲捲初戀》以1998年的釜山為背景,講述了一位擁有爆炸捲髮的女孩朴世莉在高中畢業前向暗戀對象告白的故事。本文深入探討電影的角色塑造、時代背景、導演理念以及其引發的社會議題,並分析其獲得兩極評價的原因,以及電影中關於自我接納、青春焦慮、懷舊與現實的深刻意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部片的評價很兩極,我前段很喜歡,但是一個收尾往往可以倒扣前面的積分。 電影從連續殺人案講起,受害者家中都有一位14號生日的女孩,現場鑑識都沒有發現外力入侵痕跡,像主動開門讓殺身之禍進門。在懸疑前半段的詭異感營造得有聲有色,靜默又濕冷的調性,類似《私法爭鋒》、《破案神探》之類的展開...
Thumbnail
這部片的評價很兩極,我前段很喜歡,但是一個收尾往往可以倒扣前面的積分。 電影從連續殺人案講起,受害者家中都有一位14號生日的女孩,現場鑑識都沒有發現外力入侵痕跡,像主動開門讓殺身之禍進門。在懸疑前半段的詭異感營造得有聲有色,靜默又濕冷的調性,類似《私法爭鋒》、《破案神探》之類的展開...
Thumbnail
《Knives Out鋒迴路轉》是由雷恩強生自編自導,於2019年上映的美國懸疑推理電影,。主演包括丹尼爾克雷格、克里斯伊凡、安娜德哈瑪斯、潔美李寇蒂斯、麥可夏儂等多位演員,本片預算僅4千萬美金,在全球卻開出了3億美金的票房,並入圍金球獎最佳影片、男主角集女主角等獎項。 在導演評論的音軌中
Thumbnail
《Knives Out鋒迴路轉》是由雷恩強生自編自導,於2019年上映的美國懸疑推理電影,。主演包括丹尼爾克雷格、克里斯伊凡、安娜德哈瑪斯、潔美李寇蒂斯、麥可夏儂等多位演員,本片預算僅4千萬美金,在全球卻開出了3億美金的票房,並入圍金球獎最佳影片、男主角集女主角等獎項。 在導演評論的音軌中
Thumbnail
《Memento記憶拼圖》是克里斯多福諾蘭自編自導,於2001年上映的美國懸疑驚悚電影。由蓋皮爾斯、凱莉-安摩絲及喬潘托里亞諾主演。本片僅用了25天即拍攝完畢,9百萬美金的預算獲得了4千萬美金得票房。並且入圍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及最佳剪輯獎。 本片的特殊之處為交錯播放兩條時間軸,
Thumbnail
《Memento記憶拼圖》是克里斯多福諾蘭自編自導,於2001年上映的美國懸疑驚悚電影。由蓋皮爾斯、凱莉-安摩絲及喬潘托里亞諾主演。本片僅用了25天即拍攝完畢,9百萬美金的預算獲得了4千萬美金得票房。並且入圍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及最佳剪輯獎。 本片的特殊之處為交錯播放兩條時間軸,
Thumbnail
【Netflix 紀錄片】:東京死劫:布萊克曼命案 這是一部紀錄片式的電影, 記錄了露西到日本工作, 失蹤之後的過程。
Thumbnail
【Netflix 紀錄片】:東京死劫:布萊克曼命案 這是一部紀錄片式的電影, 記錄了露西到日本工作, 失蹤之後的過程。
Thumbnail
#88元就可以看電影!https://magichour.app/premium?code=RN69838E 車庫娛樂邀約搶先看首映場 #超危險警探 劇情:羅伊(羅素克洛 飾)是一名退休的失憶警探,有天因神祕女子的到訪,重新面對一樁含冤的謀殺舊案,隨著羅伊找回事實的真相,腦中的記憶也逐漸明朗,原
Thumbnail
#88元就可以看電影!https://magichour.app/premium?code=RN69838E 車庫娛樂邀約搶先看首映場 #超危險警探 劇情:羅伊(羅素克洛 飾)是一名退休的失憶警探,有天因神祕女子的到訪,重新面對一樁含冤的謀殺舊案,隨著羅伊找回事實的真相,腦中的記憶也逐漸明朗,原
Thumbnail
懸疑錯亂感十足,但收尾卻為結尾而結尾的一齣電影。 關於幸,與不幸。
Thumbnail
懸疑錯亂感十足,但收尾卻為結尾而結尾的一齣電影。 關於幸,與不幸。
Thumbnail
講述一個偶然開始殺人的平凡男人和一個追捕他的刑警的故事。
Thumbnail
講述一個偶然開始殺人的平凡男人和一個追捕他的刑警的故事。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有無數次的「第一次」,有些自己會記得,有些是別人會記得,有些是開心的,有些是感到驕傲的,有些是傷心難過的,更有些是椎心之痛,在記憶裡留下永難抹滅的痕跡。有些是令人驚豔,在腦海裡刻下無法磨滅的記憶,例如說我在英國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如此。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有無數次的「第一次」,有些自己會記得,有些是別人會記得,有些是開心的,有些是感到驕傲的,有些是傷心難過的,更有些是椎心之痛,在記憶裡留下永難抹滅的痕跡。有些是令人驚豔,在腦海裡刻下無法磨滅的記憶,例如說我在英國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如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