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女性都有 月經週期不規律、經期不順 的困擾,常見的情況包括:月經週期過長或過短、經期紊亂不固定,甚至突然停經。
這些情況可能與 荷爾蒙失調、卵巢功能異常、甲狀腺疾病或生活作息不佳 有關。
不僅如此,月經失調與 排卵功能 息息相關,若不及時處理,還可能影響受孕機率。本文將帶你了解 月經週期的計算方式、常見失調原因、症狀與調理方法,幫助你在備孕或維護健康時更有方向。月經週期是什麼?怎麼計算?
- 週期定義:從月經第一天到下一次月經前一天為一個完整週期。
- 正常範圍:平均 21~35 天,經期持續 4~7 天。
- 為什麼要計算?
備孕女性:可推算排卵日,增加受孕成功率。
一般女性:可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掌握經期規律。
怎樣算月經不規則?
- 週期過長(>39 天):多因荷爾蒙失衡或卵巢功能不足,常伴隨「無排卵性月經」,懷孕機率下降。
- 週期過短(<21 天):可能是壓力、黃體素不足或卵巢功能異常,子宮內膜無法完整增厚,容易影響著床,增加流產風險。
月經沒來 6 大常見原因
- 荷爾蒙失調:排卵功能受影響,週期紊亂。
- 子宮疾病:如子宮肌瘤、息肉、子宮內膜增生或癌症。
- 甲狀腺異常:功能亢進易無月經,功能低下則經血過多。
- 肝功能異常:肝臟負責代謝荷爾蒙,異常時會造成經期不順。
- 凝血障礙:影響血液凝固,導致經血量異常。
- 不良生活習慣:熬夜、壓力大、飲食不均,破壞生理節律。
經期不順的表現
- 經痛:子宮收縮過度,可能伴隨頭暈、噁心或腹瀉。
- 無月經:若超過 3 個月沒來,屬於醫學上的「閉經」。
- 月經量異常:經血過多(>90 ml)、過少(<30 ml)、或經期持續超過 7 天。
月經不規律會影響懷孕嗎?
✅ 會。
月經紊亂常與排卵障礙相關,常見於卵巢早衰、多囊性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疾病,導致排卵不規律甚至不排卵,進而降低自然受孕機率。
因此在 不孕門診,月經不規律是最常見的主訴之一。
👉 建議:若長期亂經或月經遲來,應盡快檢查 卵巢功能(AMH 指數、超音波)與荷爾蒙指數。
月經不規律怎麼辦?
1.醫學檢查
血液檢查:檢測荷爾蒙、凝血功能、貧血。
婦科超音波:評估子宮、卵巢狀況。
2.藥物治療
若為荷爾蒙失調,醫師可能開立藥物調整週期。
3.生活改善
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減少壓力,適度運動。
均衡飲食,避免過度節食或高糖飲食。
4.飲食建議
經痛:避免冰冷飲品,多喝溫熱飲。
經血量過多:補充鐵質(紅肉、菠菜)。
經血量過少:補充葉酸、B12,幫助造血。
5.凍卵建議
若有卵巢功能異常或備孕困難,可考慮 35 歲前凍卵,保留生育機會。
常見 Q&A
Q:月經一年沒來,還能懷孕嗎?
→ 若因荷爾蒙或疾病導致,治療後仍有機會懷孕。若超過 45 歲,則多屬更年期停經。
Q:月經週期 40 天算長嗎?能懷孕嗎?
→ 若固定 40 天仍屬正常範圍,不影響受孕。但若超過 45 天,就需檢查。
Q:經痛會影響懷孕嗎?
→ 原發性經痛不影響;續發性經痛(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能造成不孕。
Q:經血量少,會不孕嗎?
→ 不一定,但若過少,可能代表子宮或荷爾蒙異常,建議檢查。
結論
月經週期不規律、經期不順,背後可能是荷爾蒙失調、卵巢疾病或生活因素造成,不僅影響健康,更可能降低懷孕機率。
👉 建議:若月經長期異常或伴隨其他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並依醫師建議調理。
透過規律作息、均衡飲食與專業治療,才能讓經期恢復正常,也為備孕之路增加成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