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自我介紹的祕密:引起面試官的好奇,想要多認識你一點點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昨天晚上,我陪一位朋友在線上練習"三分鐘自我介紹"。開場不到30秒,我就能想像面試官的心情:來點讓我感興趣的吧。

這讓我回想起來,這些年許多朋友找我練習,幾乎都遇到同樣的困難: 自我介紹。大家以為自己有好好準備,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件事:面試官到底要聽什麼?

面試時常常看到的是:

經驗豐富的人,卻說得平平淡淡。

明明有亮點,卻被隱藏在一堆細節裡。

說話時缺乏自信,反而讓聽的人提不起興趣。

面試的核心,不是你要把所有的過去都交代清楚,而是~

👉 如何讓對方想要多問你一個問題,多認識你一點點。

履歷像張DM,面試則像試吃。

我常跟朋友說,履歷就像一張 DM。

它的任務,不是講你的一切,而是讓人有「想打電話」購買的衝動。

裡面只要抓一兩個亮點,足以吸引 HR 想給你一個面試機會,就成功了。

那面試呢?面試其實就像是一場試吃活動。

就像在賣場舉辦試吃,要讓對方吃了一口,覺得:「嗯~這個人有趣,再多聊幾句吧!」

一旦引起了興趣,後面就有機會做更多接觸。

利用三段式自我介紹:分段,才容易找到重點。

我建議大家在自我介紹的時候,用三段來鋪陳:

1️⃣ 過去的工作經歷

2️⃣ 轉折或挑戰的故事

3️⃣ 對自己未來的投資與應徵動機

在開始前,可以先說:「我會分成三段來介紹自己。」

這樣一來,聽的人就會準備好「抓重點」。

每一段之間要留一個 停頓。

給自己點時間喘口氣,同時也給對方一個暗示:剛才的內容值得記下來。

這個技巧很簡單,卻能讓面試官的注意力被你牽引。

至於要怎麼找到自己的「亮點」?(太多人都說自己平凡無奇沒亮點)

亮點,其實常常藏在「別人最抱怨的地方」,而你剛好做得不錯。

舉兩個真實例子:

🟨 有位做銷售支援的朋友,他幫業務處理客戶下訂單之後的流程,而其中他最喜歡做的是,竟然是很多人都怕的「追收款」。

他說:「公司的貨賣出去了,當然就要把錢收回來啊,”貨出去、錢進來”,這才是生意,公司才有錢可以發薪水啊。」

這份責任感,就是他的亮點。

🟨 另一位做會計經常帳的朋友,在我們的對談中不經意提到:「我幾乎不需要在結帳期間加班,因為我有一套自己的撇步。」

而這個撇步,可能就是他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

很多人以為亮點一定要很「厲害」或「大聲」,其實不然。

亮點也可能就是在別人頭痛的地方,你卻能做得輕鬆又有條不紊的。

最後一個關鍵練習:

準備一個三分鐘的自我介紹,講給身邊的朋友或家人聽。

然後問他們:

👉「你剛剛聽到我的自我介紹,有聽到什麼重點? 有哪個部份引起你的興趣,想問我什麼問題?」

😅 你會發現,自己想強調的東西,和別人真正聽到的,不見得一樣,常常差很多。

透過一次次修正,就能讓你想要凸顯的亮點,更有機會被聽到,引起對方的興趣,才有機會引發你想要的結果。

經過這麼多年、這麼多親友的練習,不管是大學入學甄試,研究所口試,職場面試,這個方法都有效。

因為面試的本質不是考試,而是 引起對方的好奇。

讓他想更認識你,機會自然就變大了。

亮點,每個人都有。

只是需要一點點方法,把它挖出來。

而這,也是一門修煉。

#盤點你的職場籌碼 #俠客斐恩 #三對三職涯聊癒室

    含 AI 應用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俠客斐恩。職場進化中
10會員
140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俠客斐恩, 一個 | #非典型HR, 斜槓 | #職涯教練 X 國際生涯諮詢師。 目前跟朋友在進行"三對三職涯聊癒室 | 2025百人職涯陪伴計畫"。 職場一直在轉變,所以我們也必須持續進化。 在這裡紀錄的,是我跟朋友們在工作職場上的故事,以及我感興趣的事。歡迎三不五時過來看看~
2025/09/25
在職場裡,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時刻? 明明你很努力、很專業,但卻突然被貼上「不配合」的標籤。 有個朋友,他在外商品牌擔任負責產品Assortment Planning。 在前任主管的帶領下,他把整個產品架構打理得非常到位: 多少庫存、多少深度、新品與再購品的比例,甚至迴轉率,都拿捏得剛剛
Thumbnail
2025/09/25
在職場裡,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時刻? 明明你很努力、很專業,但卻突然被貼上「不配合」的標籤。 有個朋友,他在外商品牌擔任負責產品Assortment Planning。 在前任主管的帶領下,他把整個產品架構打理得非常到位: 多少庫存、多少深度、新品與再購品的比例,甚至迴轉率,都拿捏得剛剛
Thumbnail
2025/09/24
我有一位朋友,喜歡學語言,對語言很有興趣。 大學念新聞翻譯,研究所更是專攻翻譯。英文自不在話下,還能說德文、義大利文。這些年,他翻過幾本書,也曾因為語言優勢,和藝術家、國際展演機構有過深度合作,甚至因此旅居國外,結交了一群跨文化的朋友。語言,對他而言,不只是專業工具,更是一種生活理念。 但當AI
Thumbnail
2025/09/24
我有一位朋友,喜歡學語言,對語言很有興趣。 大學念新聞翻譯,研究所更是專攻翻譯。英文自不在話下,還能說德文、義大利文。這些年,他翻過幾本書,也曾因為語言優勢,和藝術家、國際展演機構有過深度合作,甚至因此旅居國外,結交了一群跨文化的朋友。語言,對他而言,不只是專業工具,更是一種生活理念。 但當AI
Thumbnail
2025/09/24
有一個朋友參加活動時,直接坐在我旁邊,說想來聽聽我的意見。 他說,他受不了了。 故事得從半年前說起。 那時,他還在一家代理公司,做著一個品牌的行銷主任,一個人帶著工讀生,扛起品牌的行銷工作。後來獵頭聯繫,幫他安排了大品牌公司的行銷職位,當時他想: 太好了,有機會從代理商轉到直營品牌,不過那個位
Thumbnail
2025/09/24
有一個朋友參加活動時,直接坐在我旁邊,說想來聽聽我的意見。 他說,他受不了了。 故事得從半年前說起。 那時,他還在一家代理公司,做著一個品牌的行銷主任,一個人帶著工讀生,扛起品牌的行銷工作。後來獵頭聯繫,幫他安排了大品牌公司的行銷職位,當時他想: 太好了,有機會從代理商轉到直營品牌,不過那個位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