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要去日本遊玩,研究了一下目前的eSim,發現價格差距很大,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可以記錄下來並跟大家分享
首先簡單來說可以分成三種
- 原生型式:直接連接當地Softbank、Docomo、KDDI網路,也就是第一類電信公司。例如你的APN: 為 plug.4g,那就是Softbank
- MVNO型式:由二類電信(MVNO)跟原廠購買頻寬後再賣給消費者,例如APN: vmobile.jp
- MVNO 是 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的簡寫,第一類電信公司就是MNO(Mobile Network Operator)
- 漫遊型式:由其他國家的電信公司與日本電信合作提供的漫遊服務,例如中國移動,APN常見的為: CMHK,或者你使用中華電信的漫遊都是這一種類型。
最大的差別在於如果你使用的是第三種漫遊型式,他的網路在連網時會有不少routing,例如你使用Google map要取得資料,假設現在手機透過中國移動香港漫遊在Softbank好了。
- 手機的網路請求會先經過Softbank的機房
- 再連回中國移動香港 CMHK 的機房
- 再連到Google Map,取得相關的資料
- 資料送回中國移動香港 CMHK 的機房
- 再送回Softbank的機房
- 最後再回到你的手機
繞了這麼大一圈,難免會稍微慢了一點,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因為多繞了不少,只有其中有一個地方被卡住了,那你就等於斷線了。如果你再開了VPN那這條鏈就更長了。
你的手機 ->Softbank -> CHMK -> VPN -> Google Map -> VPN -> CHMK -> Softbank -> 你的手機
至於有些人擔心使用漫遊卡的安全性,因為目前大多網路請求都是加密型式,要說有重大安全疑慮可能太過。畢竟有的比較便宜,並不是沒有好處。
所以在挑選上可以用以下二個方式先判斷
- 就要看商品說明中是否有寫「原生線路」,通常有寫「原生線路」的就是直接連到當地的電信公司,
- 商品說明中是否有寫到APN的設定,如果APN設定中寫了CMHK,那就是以在中國移動電信在日本漫遊。如果寫了 vmobile.jp 這是日本的第二類電信業者,那就表示你連網路時,不會再需要連回漫遊電信商,可以縮短取得資料的時間並且減少可能發生的問題,如果是其它的就自行google一下
例如在kkday裏面就標示的很清楚
他會列出MVNO業者是誰,例如Hutchison Telecommunications Hong Kong Holdings Limited

或者列出APN

最後如果從商品說明中看不出來,你又介意的話,問一下客服確認,現在很多賣eSim的都有提供line的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