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9月台灣十大離岸風電相關新聞,有時加註個人評析,跟大家做分享交流。
本月焦點首重R3.3的討論,再來是經長的一席話,讓浮動式風電示範計畫再次浮上檯面。
R3.3
首先,外媒路透社本月刊登一篇關於離岸風電R3.3的報導,
Taiwan's offshore wind projects to move to deeper waters, requiring more state support
原定6月進行R3.3草案說明,但能源署表示尚在蒐集產業界的意見。
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報導所引用的丹麥顧問公司 Aegir Insights 的數據。Aegir Insights認為R3.3的競標價格為 每度電新台幣5至6元 ;且預估到 2035 年,台灣的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將略高於 10 GW,但低於政府設下的 18.4 GW目標。
另外本月也有不少文章討論R3.3的重要性:
摘要:再生能源,尤其是離岸風電,是未來10年內唯一能不斷遞補、快速上路的方案。
摘要:近幾年選商分配及風場開發權取消,導致建置落後,已讓國家目標岌岌可危。若未能及時積極加速3-3期的開發,離岸風電將難以如期支撐2030、2035年的綠電與減碳目標。
摘要:業者呼籲經濟部,應盡速就兩岸直航I航道新場域開放供3-3選商否,早日公布具體政策,以利業者備標規劃環評。據估計,I航道開放可供業者開發1.5~2GW,如此才能滿足3GW容量的選商。
對此,能源署指出內部將繼續研議,對於遊戲規則公布的時程,並沒有給出時間表。
摘要:能源署組長表示,R3.3的規畫,確定沒有強制國產化規定,但這反而成為選商機制卡關的原因,因為選商條件跟過去不同,因此,新規則要如何設定評分標準來正確篩選出具備競爭力的開發商,是他們正在苦思的問題。
其次,本月焦點是新任經濟部長對風電政策的發言。
經長:支持浮式風電 示範計畫死灰復燃?
浮動式風電
摘要:經濟部長表示,至於離岸風電,優先推動已完成選商的3-1、3-2期儘速併網,並表態支持浮動式風電發展。
【浮式風電2-1】經長一席話示範案可望捲土重來 開發商喜憂參半 估每度電恐達10元
摘要:能源署表示,將再檢視浮式風機示範計畫規劃內容,確認後對外召開說明會,並徵詢各界意見後啟動相關計畫。
【浮式風電2-2】邁向風電深海區 業者盼碼頭建設先行 台船風機浮台已獲國際認證
摘要:開發商表示,台灣若要發展浮式風電,港口要有足夠空間進行組裝和存放,但台灣目前港口條件尚無法支持浮式風電組裝。
整體進度
摘要:截至目前,累計離岸風機已安裝452座,總裝置容量累計4.13GW。(目前併網量為3.13GW)
摘要:經濟部舉行113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記者會,光電目前是16GW,目標今年底18GW,明年11月達20GW。至於離岸風電符合進度,今年7月為3.13GW,明年11月目標5.6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