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一則北捷發生的互毆事件迅速的佔據社群媒體的頭條,一位白髮長者用手上的袋子持續碰撞一位坐在優先席的小姐並要求她讓座,因為「她的東西很多她想要坐著」。
事情的發展很戲劇化,這位小姐先是把手上三宅一生的紙袋交給旁邊的乘客,然後起身:一腳踹在這位婆婆拿著的手袋上,將這位婆婆踹到跌進對向座位區,幾位乘客順勢扶住她。這時,起身的小姐開口了:「You can try one more time」。
這時大家才發現:這是位打扮秀氣的男孩子呢!
而被踹的婆婆在發現這件事後,一直和旁邊的乘客說「那是男生,XXXOOO…」
首先,包括我在內,幾乎所有的生理女性看到這幕都翻了白眼。發現對方是男性所以不敢有進一步動作,表示這個人平常專挑女性欺負,而且是理所當然的欺負。
果然,事件發酵後許多人都跳出來分享自己在捷運上遇到這位奇人的經驗,有強迫孕婦讓位的、身材羞辱對方胖的、欺負智能障礙者的 (人家的家長還站在旁邊)。當然,因為沒有證據我們也只能推測是同一個人,但事實就是,21世紀的現在,這種倚老賣老的人不但沒有減少,還持續變本加厲。
有趣的是,因為這個人太有特色了,中研院的朋友們率先認出她來,我翻遍我的記憶,倏然想起:我好像有碰過這位神人呢!
我還在國衛院的時候曾經當過研討會的工作人員,當時這位神人有來參加,除了和大家講的一樣會問一些讓講者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問題外,最有趣的是,中午大家在用餐,她跑來問我有沒有多的便當。
老實說,便當通常會多訂,但是不可能多到很誇張。
而這是我第一次從學姊的口中聽到這個專業名詞:研討會蟑螂。
研討會蟑螂指的是一群和學術圈有沾上一點關係的人,混跡在各大研討會 (通常是一整天的那種),中午吃便當 (可能還外帶),下午吃茶點 (可能還是會外帶)。
可能是因為研討會主題跟高齡化社會有關,整個氛圍很平和,這位婆婆還算客氣,沒有對工作人員提出太無理的要求。
但那些中研院的受害者們,可能就不是這麼好運了。提問混亂、蹭吃蹭喝只是基本款,重點是,只要一點不如意她就會罵人 (很難聽的那種)。
隨著背景被起底,大家突然發現:她好像也曾經在中研院工作,學經歷也算是很好。可能就是因為如此,他在中研院可說是大展拳腳,各種欺凌都來。
嚇鼠我!!!
但看了中研院受害者們的分享,又有種怪異的心情爬上心頭。
根據分享的細節,中研院的老師大多採取姑息政策,有的是答應給她便當,有的是低調放任這個狀況。
老實說,這位婆婆的打扮也不是很出挑,的確會引發大家的惻隱之心。
但如果一直放任這樣的狀況不處理,是不是也變相養大了這個人的胃口呢?
我還在執行國衛院計畫的時候,其中一個工作就是要統整意見。那些希望醫療院所承擔的事情大多是:放寬住院期限、放寬住院標準、醫療系統介入長照機構協助…等等。
老實說,不是做不到,但當談到錢、談到給付,長照的代表就開始顧左右而言他,或是乾脆要我們無償服務,因為「老人很可憐」。
是真的可憐嗎?還是只是利用老這件事來情勒呢?
孟子·梁惠王上曾提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實說這種精神大概只能用在親近的家族或是同樣階層間。因為不是每個人接收到陌生人的善意都會感恩,更多的大概是具有「溫良恭儉讓,打蛇隨棍上」這樣精神的人。
這位北捷讓座嬤大概就是其中之一。
老實說我看到這個影片時並沒有覺得踹人的男子想要把事情鬧大,因為他是踢在對方的包包上。而他也不是用全力,以他的身材,如果出全力這位小姐絕對會受傷。
而我也不認為這位讓座嬤應該被同情,因為身為女性,日常生活中我們真的遇過太多莫名的壓迫,而且很大一部份都是利用年紀來執行的壓迫。
如果社會上的每個人都能尊重他人,霸凌事件當然就會減少,不合理的壓迫當然就會不見。
但我們也必須承認,那樣的大同世界還離我們很遠,因為總有人想要鑽制度的漏洞,為的只是圖自己的方便。
所以,你不尊重我,我當然就不需要尊重你、老者賢而後少者敬才是現代社會中比較合適的作法。
因為畢竟,我們可能沒辦法矯正讓座嬤的心態,但我們可以做的是避免慣出下一個讓座嬤。
讓座嬤教我們的不只是不要念博班,學術路上升等沒過會變得很怪 XD,更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活成連自己都不喜歡的樣子。
高齡化社會的今天,「老」只是一種「狀態」,而不是「特權」。
願我們持續朝向那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世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