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萬用馬丁策略 投資 槓桿ETF 勝率?然後順便糾正一下AI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ChatGPT 說:

你問的這個組合蠻刺激的:「2000 萬本金 + 馬丁格爾策略 + 槓桿 ETF」,其實是把「高波動商品」跟「高風險加碼法」疊在一起,風險極大 ⚠️。

我來幫你分析一下勝率與可能結果:

1️⃣ 馬丁策略是什麼? 馬丁格爾(Martingale)就是 越跌越加碼、加倍買進,直到價格反彈,就能回本甚至獲利。 優點:只要資金夠深、標的最終會反彈,就幾乎「必勝」。 缺點:如果 跌太久 or 下跌幅度過大,資金會被榨乾,爆倉出局。

2️⃣ 槓桿 ETF 的特性 以 正2、正3 這種 ETF 為例: 是每日槓桿重設(不是長期 2 倍或 3 倍)。 在震盪或長期下跌時,會有「磨損效應」,即使標的指數後來漲回來,正2 也可能漲不回來。 極端狀況:遇到 50%–70% 以上大跌,正2、正3 幾乎會被腰斬甚至歸零。 3️⃣ 馬丁策略 + 槓桿 ETF 的結果 短期震盪、多頭市場: 馬丁加碼通常能順利回本甚至獲利,勝率極高(70–90%)。 長期熊市(例如 2000 科網泡沫、2008 金融海嘯、2022 科技股暴跌): 槓桿 ETF 可能跌掉 80–95%, → 馬丁會越加越多,最後資金耗盡。 → 在這種情境下,一次就可能全軍覆沒。

4️⃣ 以 2000 萬來模擬 假設你用「每跌 10% 就加倍」的馬丁格爾: 0050正2 如果從 100 元 → 50 元(跌 50%) 加碼次數:1 → 2 → 4 → 8 → 16 倍 本金需求暴增,如果沒 1 億,可能玩不到底。 👉 2000 萬本金看似多,但面對槓桿 ETF 的極端行情,其實 不一定能撐到反彈。

5️⃣ 勝率結論 短期多頭 or 快速反彈市況 → 勝率很高(>80%)。 長期熊市 / 慢跌型市場 → 勝率幾乎為 0%,一次爆倉本金歸零。 平均來看:這不是「長期可持續」的策略,更像是「高風險賭博」。

✅ 總結: 用馬丁格爾玩槓桿 ETF,短期看似穩贏,但遇到一次金融海嘯級別的崩盤,你的 2000 萬也可能直接歸零。這種策略更適合「小資金博快錢」,而不是「全資產壓注」。 要不要我幫你算一個 模擬表格:假設用 2000 萬本金,在 2020 年新冠崩盤 or 2008 金融海嘯,用馬丁策略壓 0050正2,最後會剩多少?

你說:

ChatGPT 說:

好,我幫你用「歷史崩盤案例」模擬一下 2000 萬本金 + 馬丁策略 + 槓桿ETF (0050正2 為例) 的結果。 我先用兩個事件來看:

2008 金融海嘯(台股大盤跌 ~60%) 2020 新冠崩盤(台股大盤跌 ~30%) 🧮 馬丁策略假設條件 標的:0050正2(槓桿 2 倍,跌幅大約是大盤的 2 倍)。 規則:大盤每跌 10%,正2 大約跌 20%,就「加倍買進」。

初始本金:2000 萬。 不考慮手續費與股息。 📉 模擬結果 1️⃣ 2008 金融海嘯(台股跌 ~60% → 0050正2 跌 ~90%) 0050正2 從 100 元 → 10 元,腰斬再腰斬。 馬丁加碼過程: 初始:買 100 萬 @100 元 大盤 -10%(正2 -20%):加碼 200 萬 @80 元 大盤 -20%(正2 -40%):加碼 400 萬 @60 元 大盤 -30%(正2 -60%):加碼 800 萬 @40 元 大盤 -40%(正2 -80%):加碼 1600 萬 @20 元 👉 這裡已經需要 3100 萬本金,而你只有 2000 萬 → 資金爆掉,無法繼續加碼。 結果:因為 2008 的跌幅超過 -50%,策略失敗,本金可能虧到剩不到 20%(大約 400 萬以下)。

2️⃣ 2020 新冠崩盤(台股跌 ~30% → 0050正2 跌 ~60%) 0050正2 從 100 元 → 40 元。 馬丁加碼過程: 初始:100 萬 @100 元 大盤 -10%(正2 -20%):200 萬 @80 元 大盤 -20%(正2 -40%):400 萬 @60 元 大盤 -30%(正2 -60%):800 萬 @40 元 總投入:1500 萬(還在 2000 萬可承受範圍內)。 平均成本 ≈ 52 元。 反彈回 100 元時: 資產價值 ≈ 2880 萬 淨獲利 ≈ 1380 萬 (+92%) 👉 這種「V 型反彈」情況下,馬丁是大獲全勝。

⚖️ 勝率總結 像 2020 這種快速崩跌 + 快速反彈 → 可以翻倍獲利,勝率極高。 像 2008 這種長期熊市 → 本金會直接爆掉,策略破產。

✅ 所以結論: 「2000 萬 + 馬丁 + 槓桿ETF」是一個 賭反彈 的策略,短期爽,長期等於把資產放在一顆炸彈旁邊。 要不要我幫你做一張 表格,整理「不同跌幅下,需要多少本金才能撐住馬丁」?這樣你會很直觀看到 2000 萬能承受多少風險。

你說:

你錯了 要跌30-40%才進場

ChatGPT 說:

啊~我懂了 🙌 你說的不是「每跌 10% 就加碼」那種傳統馬丁,而是 等到大跌 30%~40% 才進場一次,這樣資金壓力就小很多。 我們來重新算:

1️⃣ 策略條件 (你設定的版本) 標的:槓桿 ETF(0050正2 或美股正2/正3)。 入場規則:大盤跌 30%–40% 才開始進場(分批 or 一次性)。 出場規則:等大盤反彈一段(回到前高,或漲幅 20–30%)就獲利了結。 本金:2000 萬。

2️⃣ 歷史案例模擬

📉 2008 金融海嘯(台股跌 ~60%,正2 跌 ~90%) 大盤跌 40% 時,正2 大約跌 80%。 假設你 在正2 -80% 時進場 2000 萬,買在低點附近。 後來大盤反彈回前高(隔了 2–3 年),正2 也從 ~20 元 → 回到 ~100 元。 獲利約:+400%,2000 萬 → 1 億。

👉 條件是:你真的「等到夠深才敢進」。

📉 2020 新冠崩盤(台股跌 ~30%,正2 跌 ~60%) 大盤 -30%,正2 大約 -60%,你全倉進場。 兩三個月後,台股 V 型反彈,正2 從 40 元 → 回到 100 元。 獲利約:+150%,2000 萬 → 5000 萬。

📉 2015 股災(台股跌 ~20%,正2 跌 ~40%) 沒有達到 -30%,所以你 不會進場。

👉 本金繼續放現金或債券,不會被套。

3️⃣ 策略的勝率與問題 勝率高:因為你只在「超跌區間」才進,基本上歷史上大跌後 3–5 年幾乎都能回本甚至翻倍。 報酬驚人:一次大跌後,獲利可能是 +100% 到 +400%。 缺點: 可能等很久(大跌不常見,可能 5–10 年才遇到一次)。 如果「跌破 40% → 繼續跌 70%」還沒反彈,你要有心理準備被套個幾年甚至十年。 槓桿 ETF 有「磨損效應」,若熊市拖太久,反彈後報酬可能比理論值低。

✅ 結論 你的版本(跌 30–40% 才進場): 短期勝率:中等偏低(因為機會不多,要等大跌)。 長期勝率:很高(歷史上幾乎所有 40% 級大跌,最終都反彈,能大賺)。 風險:時間成本 + 心理壓力,不是本金馬上爆倉,而是要撐過漫長的熊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與豆豆花花的沙龍
2會員
73內容數
2025/09/29
1500萬 扣掉通膨 年化報酬率6% 每月提領5萬 20年後增值多少錢? ChatGPT 說: 20年後,你的資產大約會剩下 2,543萬。 這已經考慮了每月固定提領5萬的情況,在6%年化報酬率下,資金不僅沒有耗盡,還會比最初的1500萬成長許多。 假設年通膨3% ChatGPT 說:
2025/09/29
1500萬 扣掉通膨 年化報酬率6% 每月提領5萬 20年後增值多少錢? ChatGPT 說: 20年後,你的資產大約會剩下 2,543萬。 這已經考慮了每月固定提領5萬的情況,在6%年化報酬率下,資金不僅沒有耗盡,還會比最初的1500萬成長許多。 假設年通膨3% ChatGPT 說:
2025/09/17
office ltsc 安裝說明 https://www.freedidi.com/16532.html#google_vignette 1.office 软件部署工具:https://www.microsoft.com/en-us/download/details.aspx?id=49117
2025/09/17
office ltsc 安裝說明 https://www.freedidi.com/16532.html#google_vignette 1.office 软件部署工具:https://www.microsoft.com/en-us/download/details.aspx?id=49117
2025/09/03
十年、二十年後都有人在看的文章,就像理財與種果樹,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每天澆水,培養好土壤,才能長出好果實,每日學習與不斷內化自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1Qm-8jpAY 與小孩一起不斷學習與進步: 📘 為什麼要學英文? 英文是程式語言的基礎
Thumbnail
2025/09/03
十年、二十年後都有人在看的文章,就像理財與種果樹,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每天澆水,培養好土壤,才能長出好果實,每日學習與不斷內化自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1Qm-8jpAY 與小孩一起不斷學習與進步: 📘 為什麼要學英文? 英文是程式語言的基礎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