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 Dway>
退休這件事,從來不是一個年齡的問題,而是一個「數字」的問題。
很多人以為退休要等到65歲,但事實上,如果你的被動收入足以覆蓋日常生活開銷,你就已經擁有「財務自由」的資格。問題是:到底需要多少被動收入?
如果是投資台股熱門的高股息 ETF —— 0056(元大高股息),又需要多少張才夠呢?
🔍 Step 1:先算清楚你的生活開銷
退休的核心不是「資產總額」本身,而是 資產能帶來多少現金流。
要知道「要多少錢才能退休」,第一步就是釐清自己一年要花多少。
假設以下三種情境:
- 基礎生活型:每月 40,000 元(每年約 48 萬)
- 舒適生活型:每月 60,000 元(每年約 72 萬)
- 小康退休型:每月 80,000 元(每年約 96 萬)
這裡不包含奢侈旅遊或大額醫療,而是一般正常生活開銷。
📊 Step 2:0056 的股息能帶來多少?
0056 是台灣最受歡迎的高股息 ETF,主打「每年配息四次」,近五年殖利率大約落在 5~9%,以下文章我們抓 6% 當作一個計算基礎(實際會隨市場波動)。
👉 公式很簡單
若以殖利率 6% 計算:
- 100 萬投入 → 每年約 6 萬股息
- 500 萬投入 → 每年約 30 萬股息
- 1,000 萬投入 → 每年約 60 萬股息
🧮 Step 3:換算「需要多少張 0056」?
目前(2025 年 9 月)0056 的股價約 35 元左右。
1 張等於 1,000 股,所以一張成本大約 35,000 元。
如果殖利率 6%,每張每年大約能拿到 2,100 元股息。
那麼:
- 要年領 48 萬(基礎生活型) → 48 萬 ÷ 2100 ≈ 229 張(約 800 萬本金)
- 要年領 72 萬(舒適生活型) → 72 萬 ÷ 2100 ≈ 343 張(約 1,200 萬本金)
- 要年領 96 萬(小康退休型) → 96 萬 ÷ 2100 ≈ 457 張(約 1,600 萬本金)
🏖 Step 4:真的只靠 0056 就能退休嗎?
理論上,只要張數夠,0056 的股息確實能支撐退休生活。
但實務上,還有幾個風險要注意:
- 殖利率波動:並不是每年都剛好 6%,可能有 5% 或跌到 4% 的年份。
- 生活費通膨:現在 5 萬能過日子,20 年後可能要 8 萬。
- 醫療與長照風險:退休後醫療支出往往是最大不確定因素。
所以,單靠 0056 並不一定穩妥,更聰明的做法是:
- 核心資產放 0056 這種高股息 ETF
- 搭配 0050(大盤型 ETF),享受台股長期成長
- 部分配置債券或美元資產,分散風險
📝 Step 5:給上班族的退休藍圖
假設你現在 35 歲,月薪 7 萬,想要 55 歲退休:
- 每年存 50 萬,投入 0056 與 0050
- 平均報酬率 6%(股息+資本利得)
- 20 年後本金可達 約 2,000 萬以上
- 即便殖利率只有 5%,每年也能領取 100 萬現金流
- 搭配勞保年金或勞退提領,足以支持「小康退休」
👨💻 實際案例:35歲工程師的退休計畫
假設有一位 35 歲的科技業工程師,年薪 120 萬(每月約 10 萬元),扣掉生活與家庭支出後,每年能存下 50 萬。
他選擇將存下來的錢一半投入 0056(追求穩定股息),另一半投入 0050(參與台股長期成長)。
- 每年固定投入 50 萬
- 平均年化報酬率假設 6%(含股息與資本利得)
- 投資 20 年,到 55 歲時,本金加報酬可累積至 超過 2,000 萬
若其中一半(約 1,000 萬)放在 0056,殖利率 5.5%~6%,每年能領 55 萬~60 萬股息。
另一半(約 1,000 萬)放在 0050,雖然配息較少,但資本成長性更強,可以作為資產安全墊。
👉 這代表什麼?
- 他 55 歲時,不僅帳上有超過 2,000 萬資產
- 每年穩定領到的股息已能覆蓋大部分生活費
- 搭配勞保年金,幾乎等同「提早退休」
這樣的案例告訴我們:退休不是一夕之間的事,而是持續存下來、堅持投資的結果。
🎯 結論:你的數字 ≠ 我的數字
很多人問:「要幾張 0056 才能退休?」
答案其實只有一句:先搞清楚你自己一年要花多少錢。
👉 如果你一年花 48 萬,那麼 800 萬本金、229 張 0056 可能夠。
👉 如果你一年花 100 萬,那麼至少要 1,600 萬本金、約 460 張。
0056 是一個方便的工具,讓我們把「退休」量化成「張數」。
但更重要的是,退休不是單純的「投資目標」,而是一個 人生選擇: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當你能明確定義「自己想要的生活樣貌」,那個「需要的被動收入數字」就會浮現出來。
希望大家都能盡早達到財富自由,也歡迎大家訂閱我的頻道,我將持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