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為了生活而工作,亦或為了工作而生活?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究竟要選擇現在就能好好過生活的工作,但無從得知這樣的日子能夠過多久;還是選擇投入工作即生活,以確保往後的日子都能衣食無憂?

這是我人生遇到的第一個迪利馬。

我想也是大家最容易遇到的迪利馬。

剛出社會的第一個十年,真的是像拼命三郎一樣的工作,不僅是為了生活,也像是爬山,追求著攻下一座座山頭的成就感。媒體光鮮亮麗的工作令人目眩神迷,我像志願從軍的熱血菜鳥一樣扛著槍,夜深人靜還窩在戰壕裡站崗,一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就像一種勳章;無論下班時再怎麼疲憊不堪,第二天太陽升起又是一條活龍,彷彿被催眠似地想著行銷人就是該這樣過地往前衝,很忙,也很盲。

年輕就是本錢啊。甚麼都不怕也甚麼都不在乎。

年輕也是包袱啊。因為年輕,所以長官說甚麼都是對的都是好的,所以不好意思說我覺得這樣不對吧這樣不好吧,所以大事小事通通落到我身上,也只能吃苦當吃補摸摸鼻子認了。

進入職場後的第二個十年,任務越來越多挑戰越來越複雜,山頭越高也越冷,我在冰天雪地的戰線上勉力掙扎,每天只能想著如何生存下去、如何升級上去,忙到沒時間想生活,以為翻過山頭就能看到海闊天空。

直到看到有人每天混水摸魚也活得好好的,直到看到有人正常上班下班把日子過得多采多姿,直到我為了這種生活付出許多代價,夜深人靜窩在戰壕裡放聲大哭,我才開始思索我這麼辛苦到底是為什麼?很忙,也很茫。

轉眼邁向第三個十年,我試著重新format自己的腦袋,如同從小到大被告知各種該遵守的規則那樣反覆自問:人生的課題,也許可以有不同的解法?社會的公式,或者可以有不同的算法?畢竟,每個人一輩子有的時間就是這麼多,終究會有用完的一天,但如果我們能夠好好運用時間,是不是可以把時間變多一些些?

我開始學習投資時間。你知道的,投資時間跟投資金錢一樣有風險,付出不一定有收穫;投資時間也跟投資金錢一樣有賺有賠,如果沒有做好資產配置,把雞蛋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例如工作),很可能會血本無歸。

於是,我開始學習配置時間。為了賺錢過生活,不可否認工作還是佔去我大部分的時間(盡量控制在9小時)。為了讓工作賺來的錢更有意義,我也嘗試分配一點時間去投資且持續關注自己的投資(雖然我是行銷人,但這不是業配文。如果你跟我一樣不擅投資,選擇那些看似成長緩慢但能穩定成長的項目就可以了)。

在此同時,健康(吃好動好睡好)、情感(親情友情愛情)、自我成長(職場技能)、興趣嗜好、娛樂休閒,這些存摺也都很重要,如果不想窮得只剩下錢,每天每周每月定期定額存入投資也是一定要的。

說真的人生就是這樣了,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不容易。就從今天開始,我們一起努力吧!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very Summer has a story.
0會員
4內容數
真實和虛構你分得出來嗎?紅色和藍色的膠囊你會選擇哪一種?也許我們不需要選擇,也許我們可以就這樣活下去,在此之前,請聽我說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