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冷錢包?加密貨幣投資近年喺香港逐步普及,無論係比特幣、以太幣,甚至各類穩定幣,愈來愈多人開始持有。但資產點樣存放先至最安全?呢個問題成為投資者必須面對嘅現實。市面上最常聽到嘅有「熱錢包」同「冷錢包」,兩者功能唔同,風險承擔同方便程度亦大有差異。
一、什麼是冷錢包?
冷錢包指嘅係冇直接連上互聯網嘅加密貨幣錢包。一般係透過硬件裝置(例如Ledger、Trezor),又或者用紙錢包記錄私鑰。由於離線儲存,用戶資產唔會直接暴露喺黑客攻擊或釣魚網站風險之下。
「冷」字其實係形象化嘅講法,意思係「冷落咗網絡」,保持斷線狀態。就好似你把現金唔擺喺電子支付平台,而係鎖喺保險箱入面。冷錢包安全性高,但操作上冇咁方便,要轉帳時往往要插返硬件裝置,簽署交易,再連接電腦或手機。
2022年FTX交易所爆煲後,香港有投資者即刻將資產提取出交易所,轉去冷錢包硬件裝置。雖然即時流動性低咗,但換嚟安心,避免資金因平台破產而凍結。

二、什麼是熱錢包?比冷錢包好用嗎?
熱錢包就係持續連線互聯網嘅加密貨幣錢包,例如交易所內置錢包、或者手機應用程式(如 Bitget Wallet)。
好處係方便,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交易、轉帳,甚至參與DeFi、GameFi等Web3活動。對於經常需要買賣嘅投資者,熱錢包等於流動現金包,快速又即時。
但缺點亦顯而易見。因為上網,私鑰同錢包容易成為黑客攻擊目標。例如有投資者因為點擊咗假冒空投網站,授權熱錢包簽署交易,結果資產瞬間被轉走。香港曾有用戶用某熱錢包參與NFT項目,因為電腦中毒,助記詞外洩,最後損失幾十萬港元。呢啲事件提醒大家,熱錢包方便,但需要更高嘅安全意識。平時避免唔小心點擊到陌生網站,選擇安全性高的錢包都好重要。
雖然一般熱錢包容易成為黑客攻擊目標,但有些錢包在安全上做了萬全的準備。比如Bitget Wallet提供額外保障,,將安全性提升至另一層次設有3億風險保障基金,將安全性提升至另一層次。即使出現極端風險事件,仍能為用戶資產提供補償。同時,Bitget錢包支援多鏈生態、內置DApp探索功能,兼顧安全與便利,減低用戶顧慮。
Bitget Wallet有哪些功能?
- 3億美元用戶保護基金:即使遇到黑客攻擊或極端風險事件,亦能保障用戶資產安全。
- 多鏈支持:一個錢包即可管理超過130條主網、100萬種以上加密貨幣。
- 內置DApp瀏覽器:即時接入DeFi、GameFi,無需額外切換平台。
- 安全審計:多重加密技術與定期審計,提升防護水平。
- 簡易操作:介面友好,新手亦可快速上手。
- 支付場景:支援禮品卡、買機票、訂酒店、充值eSIM等日常應用,將加密資產用於實際生活。

三、冷錢包同熱錢包有什麼差異?
雖然兩者都係用嚟保存比特幣、以太幣等數碼資產,但定位完全唔同。冷錢包強調離線保存,安全性高,適合長期持有大額資產;熱錢包則依靠持續連接網絡,方便快捷,適合頻繁交易。就好似一個鎖喺屋企保護貴重資產,另一個日日帶出街,用嚟即時付款。
功能差異整理:

四、如何日常使用冷錢包/熱錢包?
冷、熱錢包唔係互相取代,而係互補。對香港投資者嚟講,可以採取「組合策略」:
- 大額存放冷錢包:例如買咗幾粒比特幣打算長期持有,就放喺硬件冷錢包,避免黑客入侵。
- 小額放熱錢包:日常交易或者參與Web3活動,就放少量資產喺熱錢包,保持靈活性。
- 注意合規與監管:香港金管局同證監會近年開始為虛擬資產加強規管,將來銀行或持牌平台可能會提供更多合規錢包服務。

有啲投資者會分配80%資產去冷錢包長期儲存,剩低20%放喺加密錢包或交易所,方便即時交易。
結語
什麼是冷錢包?冷錢包安全度高,但唔適合日常操作;熱錢包方便快捷,但需要更高安全意識。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投資目標同風險承受度,靈活組合使用。隨住本地監管日趨完善,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結合安全與便利嘅解決方案,但暫時而言,冷熱並用仍然係最實際嘅策略。
常見問題
Q1:什麼是冷錢包?冷錢包安全嗎?
冷錢包指無直接連上互聯網的加密貨幣錢包;理論上冷錢包因為離線而大大降低被黑風險,但不等於零風險。如果用戶遺失硬件、忘記助記詞,資產一樣無法找回。
Q2:哪些虛擬錢包是熱錢包?
熱錢包指持續連網、方便交易嘅錢包,例如Bitget Wallet。用戶可以隨時轉帳、買賣代幣、參與DeFi、買機票等,適合日常使用。
Q3:冷/熱錢包怎麼用?
一般做法會冷熱搭配,大額資產放喺冷錢包,確保長期安全;日常資產則放在熱錢包(如 Bitget Wallet)處理交易或參與Web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