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定幣支付|近年穩定幣唔再係純粹幣圈人之間講政治經濟嘅玩意,而開始有商戶、支付平台甚至銀行研究點樣讓日常支付可以用穩定幣完成。隨着本港《穩定幣條例》於 2025年8月生效,監管架構漸趨明確,亦令「合法穩定幣支付」由理論走向可實踐階段。
但目前真正已經接受穩定幣收款、或者正在佈局嘅商戶有邊啲?對港人日常生活潛在影響係乜?
一、穩定幣支付有乜門檻?
為咗確保穩定幣能夠安全、可信且無洗錢/恐怖融资風險,香港金管局(HKMA)制訂穩定幣發行人制度。條例規定,指定穩定幣若掛鈎一種或多種法定貨幣,發行人需要取得牌照,披露儲備資產並接受監管及審計。
目前金管局已有幾個機構進入穩定幣issuer sandbox測試階段,包括京東幣鏈科技、圓幣创新科技、渣打銀行、Animoca Brands、以及香港電訊 (HKT) 等。這些公司若最後獲牌照,可能成為穩定幣支付場景的先行者。
不過,要成為能夠「商戶收款」的穩定幣,還要通過幾個階段:從發行、流通、商戶端整合、消費者適配。即使取得牌照,也不代表馬上就有很多店舖或超市接受。
二、哪些香港商戶最有機會率先接受穩定幣支付?
基於本港市場結構、商戶成本、以及跨境需求等因素,以下幾類商戶或支付場景最有可能最早接受穩定幣:
- 國際電商、跨境貿易商戶
現在已有不少公司對跨境清算成本敏感,希望將傳統銀行 /匯款費率降低。穩定幣能即時轉帳或降低手續費,使得進出口、批發、家用電器、數碼商品等商戶率先有動機。根據報導,京東和圓幣集團已表明將穩定幣應用於國際貿易結算。 - 大品牌連鎖零售、快餐、便利店
若有支付網關支持、整合穩定幣POS收單工具,這些商戶在客流量大、付款頻繁的情況下能透過穩定幣獲得成本優勢與差異化競爭力。TechFlow等媒體就提出,奶茶店、連鎖零售等有強烈意願以低成本交易,例如穩定幣比傳統 POS機或卡片手續費低得多。 - 銀行或數字銀行、金融機構背景的支付平台
已經有牌照或靠近監管機構的銀行/數字銀行,例如渣打銀行/旗下數字銀行或與支付公司合作的錢包服務供應商,最容易整合穩定幣支付。因為他們已有基礎金融審計與合規經驗、客戶信任度高,推動力與接受度可能比街邊小店快。 - 跨境匯款/商業結算服務提供者
不只是零售支付,像企業之間、進出口物流、供應鏈付款這些需要跨境和大量資金流動的場景,也非常適合穩定幣。因為穩定幣能縮短清算時間、降低傳統銀行及SWIFT 還有匯率交換的成本。

三、香港使用穩定幣支付有乜挑戰?
即使監管開始落地,也還有不少障礙阻礙商戶收穩定幣真正普及:
- 法幣兌換與儲備資產透明度:商戶如果接受穩定幣付款,他們要如何將穩定幣換成港幣、計算帳目、處理风险波動。缺乏流動性時容易出現滑點或等待時間。
- 支付網關與POS結合問題:現有POS或收款終端系統多數設計只支援信用卡、電子支付(八達通 / Apple Pay 等)。商戶要整合穩定幣,需要更新系統或靠第三方支付網關支持,成本與技術門檻不低。
- 消費者習慣與認知不足:大部分香港人未用過穩定幣付款,不熟悉錢包操作、稅務與安全風險,有信任問題。
- 監管與合規風險:雖然穩定幣發牌制度啟動,但監管자可能會對發行人或商戶有額外要求,例如KYC、反洗錢審查、資產儲備審計報告等。不符規定可能被罰或責令停止服務。
四、香港邊間商戶可能最快收穩定幣?
雖然目前公開資料中,還未見有街邊便利店、餐飲店等零售商被證實已經正式接受穩定幣付款,但以下機構與業務背景最有可能最先做到:
- 圓幣集團:圓幣創新科技是HKMA穩定幣issuer sandbox的參與者之一。報導指出其已有商戶資源與風控經驗,並且已有國際大宗商品業務與其簽意向書以做穩定幣結算。若其穩定幣牌照批出、支付工具成熟,圓幣的商戶網絡可能最快支持穩定幣支付。
- 京東幣鏈科技:同樣在sandbox名單中。京東有豐富跨境貿易實力,其商戶與物流鏈若結合穩定幣清算,很有可能率先在電商平台或貨物結算中使用穩定幣。
- 渣打銀行與其合作平台:渣打銀行已有動作想將穩定幣支付功能嵌入其支付工具,例如與HKT/移動錢包合作。銀行背景令其有資源推動POS或銀行帳戶與穩定幣收款整合。據報導,渣打旗下數字銀行或與第三方支付平台整合的可能性高。
- Anchorpoint Financial:由渣打銀行、Animoca Brands與HKT合作成立的JV,旨在申請牌照並發行穩定幣,理論上其合作企業與通信、零售、遊戲品牌等有可能成為第一批商戶。
五、加密貨幣錢包可以買機票嗎?
除了電商平台、跨境支付,穩定幣正逐步進入旅遊場景。部分線上旅行社及航空公司票務代理,已經支援USDT或USDC支付,用戶可以直接用虛擬錢包結算。比如Bitget Wallet,假設你準備訂購東京的來回機票,傳統信用卡支付需要承擔2-3%的海外交易手續費。若透過Bitget 錢包使用USDT支付,付款即時完成也省下的費用。以下為Bitget錢包支援的場景應用:
Bitget Wallet日常運用支援場景有哪些?

阿J這次出差去新加坡嘗試用Bitget Wallet在Agoda上直接訂房。流程比想像中順利:先係Bitget Wallet支付功能裡選擇Agoda,輸入入住日期、房型需求,搵到心儀嘅W Singapore。確認入住人資料後,進入付款頁面,選用USDT結帳。錢包自動跳出支付介面,只要確認金額並簽署交易就完成,整個過程不到兩分鐘。
付款完成後,我馬上收到Agoda的訂單確認信,飯店入住資訊也一併發到我的電子郵件。最讓我驚喜的是,整個過程不需要換匯,也沒有額外刷卡手續費。對於常常跨國旅行或工作的人來講,這種體驗真的好方便。

結語
穩定幣支付在香港唔只係未來概念,而係已經在政策與商業佈局中起步階段。雖然截至目前尚未見到大規模零售商舖正式接受穩定幣付款,但已有若干機構與企業在做好準備,包括圓幣、京東、渣打銀行等。對港人來講,意味著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支付選擇、更低手續費與更快清算速度。
不過,要真正用穩定幣買杯奶茶、去便利店付款,仍需要時間。商戶端整合、消費者接受、法例監管、資產儲備問題都還未完全解決。保持觀察、選擇信譽高、有合規保證的穩定幣、錢包,才是穩健的策略。
常見問題
Q1:可唔可以用加密貨幣在香港便利店付款?
暫時未見正式便利店 /快餐店接受穩定幣付款,因為POS系統未普遍支援穩定幣、商戶端成本與合規風險仍高。
Q2:參加sandbox或申請穩定幣牌照的公司是否即時有支付功能?
不一定。sandbox更多係測試業務模型與監管要求,真正要在商戶端收款,需要額外整合技術與簽署商戶協議。
Q3:如果我想用錢包做穩定幣支付,有什麼方法或工具先行試用?
可以由Bitget Wallet開始,它支援多種日常支付場景,用穩定幣喺Agoda訂酒店、買Netflix卡、eSIM等,流程快仲免去換匯或刷卡手續費,非常適合新手體驗穩定幣支付的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