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定案後,接下來就是最讓人期待的階段——「施工」。
這時候,圖紙上的想像即將化為真實的生活空間。
每一個工程階段都環環相扣、順序分明。
從第一天進場到交屋完成,每一步都需要設計師的監督、工班的協作與屋主的信任。 以下是室內設計施工的主要流程與重點:
1. 保護工程
開工前,首先要做的是「保護」。
為了避免施工時損壞公共區域與原有建材, 我們會先在出入口、電梯、走道、地板等區域鋪上防護材料。 同時也會對現場的磁磚地板、門窗或保留項目進行遮蔽。 這是負責任的設計師與工班最基本的開場動作。
2. 拆除工程
若是舊屋翻新,第一步就是拆除舊有結構。
包含舊牆、地磚、天花板、門窗、舊系統櫃等。 拆除時會同步確認結構安全、管線位置, 同時安排廢棄物清運,保持現場整潔。 這階段雖然吵雜、灰塵多,但也是新家的重生起點。
3. 水電工程
水電是所有工程的基礎與靈魂。
這階段主要進行:
- 插座、電源、燈具、開關迴路配置
- 給排水與瓦斯管線調整
- 電線重拉與弱電線佈置
完成後會進行通電與壓力測試,
確保一切安全無誤。 這個階段的正確與否,會影響整個空間的使用便利與安全。
4. 泥作工程
泥作是空間「結構與基底」的塑形階段。
包含砌牆、找平、防水、貼磚與地坪基底處理等。 若是浴室或廚房區域,防水層與排水坡度尤其重要。 這階段完成後,整個空間的輪廓會逐漸明朗。
5. 空調工程
在木作工程進場前,空調需預留管線要先進場。
包含冷氣主機與管線預埋、冷媒管走向、出風口位置確認等。 設計師會與空調廠商協調,確保動線、天花高度與出風方向不影響空間美感與舒適度。
6. 木作工程
木作是空間「造型」與「結構」兼具的工程。
包含天花造型、櫃體骨架、門框、收邊與造型線條製作等。 這階段現場開始出現空間的實體感與層次, 設計師會頻繁到現場確認比例與細節, 確保施工與設計圖一致。
7. 油漆工程
油漆是讓空間「上色」的階段。
從牆面批土、底漆、面漆,到木作表面的處理, 顏色、光澤與手感都會影響整體氛圍。 這階段常常也是屋主最有感覺的時候, 因為家的樣貌開始明確浮現。
8. 系統櫃工程
系統櫃進場前,設計師會先確認牆面與地坪尺寸,
確保櫃體能完美貼合空間。 這階段包含衣櫃、廚具、玄關櫃、收納櫃等, 顏色與材質的選擇會大幅影響整體風格一致性。
9. 地板工程
地板鋪設通常安排在系統櫃後,
避免施工過程中刮傷。 木地板、超耐磨地板或SPC等,都會根據空間需求與預算選擇。 地板的水平與接縫收邊,是判斷施工品質的重要細節。
10. 燈具、五金與設備安裝
當主要工程完成後,
進入「細節完成」的階段。 包含:燈具、門把、開關面板、水龍頭、衛浴配件等。 這些小物雖然不起眼,但卻是每天都會使用、感受到設計細膩度的地方。
11. 清潔工程
工程結束後,會進行全屋清潔。
包含灰塵清理、地面擦拭、玻璃清潔、櫃體除塵等。 讓空間恢復明亮乾淨,準備迎接交屋。
12. 交屋
最後一步是最令人感動的時刻。
設計師與屋主一同檢查各項細節: 確認門窗運作、水電功能、櫃體收邊、牆面狀況是否完善。 當屋主走進全新空間、露出笑容的那一刻, 對設計師而言,就是最有成就感的回報。
結語
工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有設計師的施工圖作為依據,
並與各施工廠商持續溝通、協調。 在現場,我們必須隨時掌握工地狀況, 面對突發事件,也要快速找出解決方法。
有時,因為現場變更,可能要通宵改圖;
有時,一大早就得到現場與工班討論細節。 而支撐我完成這一切的目標,只有一個——
讓客戶能住進夢想中的家。
那不只是客戶的夢想,
也是我身為設計師,最希望實現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