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s 娛樂隨筆|Unbox3 開箱心得
工學椅與按摩椅,本該是兩個世界——這次,它們合而為一。
我最近入手了 OSIM 天王工學椅,因為訂的是拿鐵色,十月初才拿到貨。用了兩週多,這篇就單純分享真實使用感受。不是業配,純粹記錄這張結合按摩與工學設計的椅子,在日常裡到底能帶來多少改變。
結合工學與按摩,讓工作中也能享受片刻的按摩時光。
為什麼會入手:想找一張日常能使用也能放鬆的椅子
之前使用了十五年的 Herman Miller 壞了,之後就都改坐木椅,久坐實在太不舒服。剛好看到這張能同時按摩又兼具工學設計的椅子,就決定去試坐。
試過後覺得按摩效果不錯,坐感也還可以接受,於是猶豫幾天後就下單。
預購時附贈腳拖,整張椅子都要自己組裝。雖然我平常不常 DIY 家具,但照著說明書一步步組起來其實不難,只是整體偏重,搬動時要稍微出力。組裝大約半小時內可完成,建議兩人一起會更順利。
功能與坐感:調整齊全,但舒適度有限
這張椅子具備一般工學椅該有的高度調整、仰角、頸枕位置、扶手高低與角度等功能,算是齊全。不過段數不多,細緻度有限,但一般使用足夠。
座墊坐感偏硬且不透氣, S 型靠背的支撐貼合感也不太夠;若加墊又會因 S 型結構更影響貼合。因此若是期待像 Herman Miller 那種包覆與支撐並存的坐感,這張會略顯中庸。
材質採合成皮,外觀質感不錯,但夏天沒開冷氣會偏熱。皮革材質在潮濕環境下建議定期保養,否則容易老化或發黏。
腳拖的角度偏低,適合斜躺時使用;若坐得筆直就比較難靠穩。要注意組裝時需中途就順便安裝腳拖,不然後面再裝會不太方便。

仰角跟高低可以調節,但是座椅前後跟前傾無法設定。
按摩亮點:智慧 V 手 × 無線設計
雖然以工學椅來說坐感僅屬中規中矩,但這張椅子的靈魂是按摩系統。內建「智慧 V 手」機構,能模擬真人抓捏感,針對肩、頸、腰、背多區域按摩。
搭配 OSIM App 使用,可手動調整按摩位置與強度,也能一鍵啟動預設模式,反應自然不生硬。
最加分的是它的充電式無線設計。不用插電、不受線材束縛,移動靈活又乾淨,這讓它比傳統按摩椅更能融入日常。

不僅可以檢測壓力,更有許多一鍵按摩的模式。
使用體驗:一張不會被閒置的按摩椅
我最喜歡這張椅子的地方是——它每天都會用到,且不會另外占空間。
傳統按摩椅往往太大、太重、又不好坐,如果沒有特別意識去使用,久了就變成擺設;但這張是工學椅本體,不論工作、打電動或看片,都是日常就會坐上去的椅子。
這時只要覺得肩頸緊,就順手開啟按摩功能,放鬆變成一個簡單自然的動作。
有時累了,就直接斜躺、拉出腳拖開啟按摩模式——那種「緊繃後能隨時放鬆」的節奏,很舒服。

行動電池的無線設計,不受線材束縛。
習慣的延伸:當放鬆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這張椅子甚至完美呼應了 《原子習慣》 裡提到的「習慣養成四法則」:
- 讓提示顯而易見: 平常就會使用的工學椅
- 讓習慣有吸引力: 工作累了就會想開啟按摩
- 讓行動輕而易舉: 一鍵啟動、無線使用
- 讓獎賞令人滿足: 按摩後的放鬆感,讓人想再坐一次
對我來說,這張椅子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它不是改變我的生活方式,而是融入我的生活節奏。

不用APP也可透過旁邊控制面板一件啟動。
缺點與現實:價格偏高、坐感仍有限
老實說,以兩萬多元來看,它的坐感與舒適性並未達到同價位期望。
座墊偏硬、仰角調整有限、前傾無法調整,如果你重視包覆感、柔軟度與舒適度,可能會覺得不值這個價。再加上合成皮容易悶熱,裸膚接觸時會黏,夏天必須開冷氣或鋪布使用。
另外,電池續航力一次充電約可使用四次(每次約15分鐘),續航表現仍有進步空間。
但若從功能整合角度看,它確實填補了市場空缺:
對於空間有限、又想要一張能工作也能放鬆的椅子來說,這是一個很合理的選擇。
不用再多擺一台按摩椅,也不怕被閒置。這就是它的價值。
推薦對象
- 想找一張能每天坐、又能偶爾按摩放鬆的人
- 住家空間有限、無法放置傳統按摩椅的使用者
- 喜歡無線、隨時可開啟按摩功能的便利族群
若你追求極致坐感與高階人體工學,它就不太適合;
但若你想在日常中多一點放鬆,它正好補上那個空隙。
它不是最舒適的椅子,也不是最強的按摩椅,但卻把日常與按摩,結合得剛剛好。
—— Simon's 娛樂隨筆 Unbox3
📷 圖片來源:OSIM 官方商品頁面與作者拍攝,僅作心得交流用途。
延伸購買
想入手這裡有參考資訊:
(建議到 OSIM 實體門市試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