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瑾
隨著比賽的進行,二年B班展現了強大的協作精神和出色的個人實力。從我的角度看,大家越來越有默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該怎麼配合他人,無論是傳球還是掩護,都顯得流暢自然。
在與各個班級的對抗中,我們一路高歌猛進,憑藉靈活的戰術和默契的團隊配合,一次次奪得優勢。
比賽中,羽弦的進步尤為引人注目。她那不服輸的態度和穩定的表現,成為了整支隊伍的重要支撐點之一。
這種精神感染著我們所有人,也讓她真正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隊友之一。而我,也盡全力激勵隊員們,帶領著整個班級一步步向著勝利邁進。
在某場比賽中,我們迎來了二年A班的吉櫻。她的爆發力和敏捷度給羽弦帶來了相當大的挑戰,那一瞬間,我能感覺到羽弦的壓力。
但羽弦並沒有因此退縮,反而更加堅定地面對。相比之下,向敏則完全不是對手,她的翼行技術確實有限,根本無法進入比賽選手名單。
所以,二年A班實際上全靠吉櫻一人撐著,但她也展現了驚人的潛力,不容小覷。
我們還與二年C班的向萍進行了一場棘手的對決。向萍的穩健風格讓她在防守中格外突出,她總是能預判到我們的動作,擅長擾亂我們的節奏。
她確實給予我們不少麻煩,但最終我們憑藉隊伍的默契和穩定性,成功掌握了局勢,沒有讓比賽的勝利從我們手中溜走。
隨著比賽逐漸接近尾聲,二年B班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在所有對手中脫穎而出,以穩定且優異的成績奪得了第一名。
全班同學在賽後相互擁抱,歡呼著慶祝這份榮耀。雖然我們的實力毋庸置疑,但比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依舊需要全員的努力與專注來維持住優勢,這也是這場勝利的真正意義。
這次比賽對每個人來說都意味深遠,不僅是對實力的驗證,更是對彼此之間信任與合作的最好證明。
特別是對羽弦來說,這次比賽讓她真正成為了隊伍中的核心一員,她的成長不僅讓我驚喜,也讓她在其他同學面前展現了自己的價值與實力。
●
「下一個項目是──虛空奪寶!各班參賽選手請就位!」向敏站在台上,宣布著下一個比賽項目。
作為學生會的成員,向敏幾乎沒參予任何比賽,所以向敏就成了代替羽弦的代理司儀。
在這次虛空奪寶中,于瑾將代表二年B班出賽。她是班級中的計算高手,擁有無可挑剔的邏輯推理和解謎能力。
這是虛空奪寶的首次舉辦,規則相當嚴謹,所有參賽選手都禁止攜帶電子計算設備。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于瑾竟從包裡拿出了一個算盤。裁判!這沒犯規嗎?嗯,規則只限制電子計算設備,算盤好像沒什麼毛病。
周圍的同學們議論紛紛,驚訝地看著她手中的算盤。在這個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使用算盤顯得有些特立獨行。
于瑾則全然不受周圍反應的影響,將算盤擺在桌上,專注地進行賽前準備。
比賽開始後,只見司令台上的答題者們專注地面對一道道問題,他們的答題過程通過攝影機全程直播,屏幕上展示著他們每一個表情和解題的瞬間。
而在後方的副台上,解謎組成員們也在專心地破解題目,同樣有攝影機跟隨拍攝,讓所有人都能一覽他們的思考過程。
這次虛空奪寶的比賽規模盛大,這場次由二年級先行測試。作為最終測試的一部分,主辦方決定先讓我們二年級的選手們參加,以確保規則的嚴謹性和比賽的順利進行。
等到沒有任何問題後,才輪到三年級的學長姐們,最後才是一年級的學弟妹們。
我們二年B班的參賽陣容也十分明確:
1.挖掘組:文翊,負責尋找對應座標挖掘寶藏。
2.解謎組:于瑾,她的邏輯推理與解謎能力解開線索。
3.答題組:其他成員……「路人甲乙丙丁戊」。
整個班級的力量,從挖掘、解謎再到答題,無縫連接形成了一個協作的鏈條。這場比賽不僅是技術的較量,更是每個成員如何相互信任和配合的考驗。
「請聽題:第一題是翼行法規的部分,請問若觸犯危險翼行,最高可開罰多少罰金?」
這題也太王八蛋了吧!誰TM出的?叫他給我來答答看!
「360萬!」只見我們班的答題者毫不猶豫地回答。
「答對,請選擇九宮格。」
哇靠!高手,我都忘了。
每個班級答題者的正後方都有一個九宮格,每一格都藏著一個提示,其實就是個抽提示的機制,搞個九宮格看起來只是多此一舉。
「那就幸運數字:9號!」
「9號提示請翻開!」
「提示9:大寶藏的位置正東側看得見宿舍。」解密組的于瑾報告了這條提示,由於這提示非常直觀,她也不需要進一步解釋或計算。
而這提示光是『正東側看得到宿舍』,涵蓋的範圍至少還有幾百平方公尺。
「B班選手要挖掘嗎?」
文翊搖了搖頭,這不是廢話嗎?這樣的範圍去挖掘,根本是浪費機會,還不如等更多的提示再行動。萬一現在就挖下去,挖錯的話直接就成了全班的叛徒了。
其他班級看到提示後,也都鬆了一口氣,笑笑地看著我們。顯然,這樣的提示並不足以讓我們找到寶藏,他們也知道這個回合還沒這麼容易結束。
「請聽題:第二題,物理速度部分。請問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少米/秒?正負5內都可接受。」
這題雖然看起來很難,但對於我們這些翼行者來說實際上很簡單。畢竟在極限競速賽中,速度通常以馬赫來計算,對於速度的感知,大家早已耳熟能詳。
1馬赫就等於1倍音速嘛!
「300!」我們班的答題者毫不猶豫地搶先回答。
「差太多了。」主持人無情地駁回。
好吧!當我沒說,原來還真有不太清楚這個數字的人。
A班的答題者緊隨其後:「341!」
主持人點頭:「答對!A班獲得九宮格選擇權。」
「3號!」
「提示3:X為π乘以10000再減掉3150。(請自行四捨五入取整)」
這次居然是數學題!他媽的,國中之後誰還碰過這種東西?誰還記得圓周率到底是多少呀!
如果只單純以3.14來算,結果肯定錯得離譜,這次居然得知道圓周率小數點後的第四位才行,這可真夠狠。
剛才我還有點後悔自己沒被安排上解謎組,但現在倒是慶幸得很,幸好不是我上去,差點上去丟人現眼。
看著A班的解謎組忙著拿起紙筆,開始不停地計算,這場景讓人感到有些壓力。說實話,如果真的能夠成功算出來,直接得到X軸座標這個提示確實不虧。
但前提是──得算得出來才行。
不過,我不會低估在場解謎組的人,他們的數學邏輯應該不差。
想著A班有可能率先拿到X座標,我不禁倒吸了一口氣。這可不是什麼簡單的優勢,一旦被他們算對了,那我們可就有些被動了。
我看向于瑾,她的模樣顯得有些慌張,畢竟這樣的提示她能算出來,那也意味著其他人同樣能算得出來,這無疑給她增添了不少壓力。
很顯然,給出的30秒足夠讓A班解謎組算出答案了。他們應該已經將正確的座標告訴了挖掘組,而挖掘組也趁著解謎組的時間還沒結束時,找到了X軸的確切位置。
看到他們開始移動,我幾乎可以肯定──A班確實已經掌握了X軸的座標。這讓我心中不免有些焦急,局勢正變得越來越不利了。
雖然我們也答對一題,但提示確實並不好,很明顯我們落後A班。
「請聽題:地理題,中聯與華邦之間相隔的一座海叫什麼海?」
送分題!
A、B、C三個班幾乎同時按下搶答按鈕,系統正在判定先後順序。我的心跳不自覺加快──這麼簡單的一題,任何班級拿到都是穩賺不賠,絕對不想錯失這個機會。
「B班搶答成功!」主持人的聲音響起,讓我心頭一陣雀躍。
「華海!」我們的答題者脫口而出,語氣中充滿自信。
這一點之前古嬪講古時也提到過,這真的是純粹送分。要是答錯,那大概真的得跳下去填海去。
「A班3號運氣這麼好的話,那我這裡也選3號吧!」我們的答題者路人乙小姐果斷地選擇了同樣的數字。
「提示3:大寶藏位置位於約在3樓高。【按我們的樓層標準計算】」主持人宣布了提示。
※註:在某些地區,樓層的計算將地面層視為G樓,第二層為一樓;而此題,則以地面層即為一樓計算。
通常一層樓大概有3公尺之高,雖說看起來簡單,但其實這裡藏著一個陷阱。我心裡不由自主地擔心了起來。
我希望于瑾能發現這個陷阱,因為如果把一樓當作0公尺,那麼所謂的三樓高度其實應該是6公尺,也就是3公尺乘以2層才正確。
這是個常見的錯誤,但卻足以讓我們失去一次寶貴的挖掘機會。我看向于瑾,她依然顯得相當自信,但不知她是否真的察覺到這個陷阱呢?
我看到她正在和文翊通話,大概是先把這個提示傳達給文翊,再進一步將解密的結果告知給他。
看文翊的位置,確實差不多在那3樓的高度,這或許意味著于瑾真的察覺到了,沒有輕易掉入那個3x3的陷阱之中。
雖然我們學生會確實也有看過提示,但大部分內容都只有中文,其餘的數字部分則是一串電腦代碼,由AI幫忙計算。
因此,即使于瑾之前看過這些提示,她也未必能意識到其中的隱藏陷阱。直到她親自看到這些提示時,才逐漸察覺出問題所在。
「下一題,歷史題。眾所周知,我國首位翼行師是一名軍人,並促成了翼行軍這支特殊部隊的成立。請問該部隊是隸屬於陸軍、海軍,還是空軍?」
「空軍!」A班的選手搶先回答。
「錯!」主持人果斷地宣布。
沒錯!這是一道陷阱題。當時的大戰背景下,其實還沒有空軍這個軍種,頂多只有陸軍和海軍。
雖然當時確實存在翼行部隊和飛機存在,但這些都並不歸類於空軍,所以選擇空軍的答案必然是錯的。
B班的選手因為題目的陷阱而猶豫,並沒有立即搶答。
「陸軍?」C班選手試探性地回答。
「錯!」
最終,機會被我們B班撿了一漏。
「海軍?」
「正確!當時這支部隊被稱為海軍航翼部,這是我國最早的翼行部隊,主要負責對海外目標進行打擊。在那個年代,大戰期間並未設立專門的空軍軍種,直至戰後才正式成立空軍,並將航翼部改由空軍接管。」主持人宣布了正確答案。
「1號!」
「1號提示:X平方加Y平方等於492294069。」
不要說我了,就連于瑾看到這提示都想要昏倒。沒有計算機的情況下居然讓我們算平方,這簡直是存心不讓人玩下去吧?
就算她帶了算盤,這種乘法算給我看啊!!
「這什麼鬼!抗議!這提示有問題吧!完全沒有意義。」于瑾顯然非常不滿,直接向裁判提出了抗議。
畢竟這是第一屆比賽,難免有考慮不周的地方。
我們完全忘了當初設計這個提示時,本來是打算允許使用計算機的,只是在執行時由於種種原因匆忙,最後反而禁止了計算機,結果導致這樣的問題。
「請制定遊戲規則的相關人士前往司令台前開會!」主持人的聲音響起。
隨後,比賽被迫暫停,作為遊戲提案者之一的我自然也被叫去開會,會上還包括學生會會長、副會長,以及桌遊社和電遊社的成員們。
「這個提示怎麼辦?」向敏直言不諱地問道,「確實,這次抗議是有道理的,這種提示無論有沒有都沒什麼意義,換作是我拿到了也會非常生氣。」
大家瞬間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這個局面著實令人為難。
「不如換個提示?」吉櫻建議道,語氣中帶著幾分嘗試和探討的意味。
「可是,修改程序談何容易?」向敏皺著眉頭說。
她說的沒錯,這些提示是由AI根據既定程序生成的,臨時更改提示程序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更何況這可能會打亂整場比賽的節奏。
我靈機一動,提議道:「不如把提示改成 X + Y 的形式,我們人工計算並給出新的提示。這樣可以避免原來那些難以處理的平方提示。如果以後還遇到類似的提示,我們也可以比照同樣的方式進行處理。」
不只是我們B班會遇到這種平方提示,其他A、C兩班也都有類似提示,只是位置有所不同罷了。
「可是這樣……公平嗎?」吉櫻有些猶豫地問道。
「反正都會比照辦理,有什麼辦法?」我攤了攤手,「難道我們能臨時想出完全新的提示嗎?只能剪去一個平方,讓大家好算一點。」
向敏隨後點了點頭:「其他人有異議嗎?」
大家互相對視了一眼,最後異口同聲地回答:「沒有!」
「那就這樣決定吧!也不是在偏袒我們B班,換作其他班我也會這樣提議。」我補充道。
這也是無奈之舉,只希望大家不要認為這是因為學生會幾乎都是B班的人,所以才有偏袒的嫌疑。
「未來如果抽到這種不合理的提示,將自動省去平方部分,由我們這裡手動提供新提示!B班的新提示1為:X加Y等於26943。」主持人在知悉我們策劃組的決定後,重新多次驗算後,立即宣佈。
于瑾看到這樣的數字自然就鬆了一口氣,心裡的壓力也小了不少。畢竟,幾億這樣的數字要在沒有計算器的情況下算出來,根本算屁呀!
現在的情況對我們B班來說還是挺有利的,至少已經拿到了Z軸,X和Y軸也都有了間接的提示。
只要能得到X軸的正確數值,Y軸自然就可以推算出來,或者再麻煩一點,利用二元一次方程式解決也不難。
雖然發生了一些小插曲,但比賽還是繼續進行著。我們B班依然處於明顯的優勢,而A班和C班的隊員們則顯露出不小的壓力。
他們的焦慮與我們的穩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這場虛空奪寶的競爭更加激烈。
※補充設定:解謎組在計算時並未硬性規定挖掘組必須保持原地,因此解謎組越早完成計算,挖掘組就能有更多時間提前移動並尋找具體座標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