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Merlin),在威爾士語中名為 Myrddin,通常被稱為「梅林魔法師」,是亞瑟王傳說中一位極具影響力的傳奇人物。他是一位先知魔法師,擁有變形、施法、預言,以及指揮自然元素和動物的能力。
梅林的傳說起源於凱爾特布立吞神話(mythologie celtique brittonique),很可能源自一位神聖的德魯伊(druide divin)的形象,並與歷史人物相結合。
一、 起源、形象與詞源演變1. 早期形象與神話根源
最早提及梅林原型的文本,如關於 Myrddin Wyllt(瘋狂的梅爾丁)、Lailoken 和 Suibhne 的故事,將他描繪成一個受折磨的「森林野人」。他因戰敗或陷入狂亂,而被迫流浪於森林中。然而,他通過與「大自然」的接觸和對星象的觀察,獲得了巨大的知識和「預言」天賦。這種「狂野化」的特徵被分析為「薩滿」般的能力,包括預言和「變形」的能力。

梅林變形為鹿,與尤利烏斯·「凱撒」相遇。十三世紀手抄本。
2. 歷史人物的結合與爭議
對於梅林形象的起源,存在歷史人物與神話起源的爭議。被認為啟發梅林的歷史人物主要有兩位:羅馬-不列顛領袖安布羅休斯·奧勒良努斯(Ambrosius Aurelianus)和威爾士吟遊詩人邁爾丁·威爾特(Myrddin Wyllt)。雖然一些歷史文獻將邁爾丁描述為歷史人物,但中世紀編年史家經常在作品中融入傳奇元素。還有理論認為「梅林」是一個頭銜,最初由為亞瑟王加冕的主教所擁有。
二、 多重身份與能力解析
1. 血統與身份的矛盾
在亞瑟王傳說的基督教作者(如羅伯特·德·博龍)筆下,梅林被塑造成一個坎比恩(cambion),他是人類母親和「魔鬼」所生的孩子。
「無父之子」:
在更早的《不列顛諸王史》(Historia Brittonum)中,他僅被描述為一個「無父之子」。
「預言」家與魔法師:
他的「魔鬼」血統賦予他看見過去的能力,而他的母親因得到上帝的恩典(在告解修士布萊斯輔導下)則使他擁有預見未來的能力。他利用這些力量來服務於神聖的目標,例如協助亞瑟王的誕生和建立圓桌騎士團。

梅林帶著剛出生的亞瑟王,秘密地交給埃克托撫養。
2. 核心能力
梅林是「魔法師」,其力量的核心是「知識」和「世界的智慧」。
語言與預言:
梅林是語言的大師,他的話語是魔法和預言的來源。他擁有穿越時間的能力,可以隨意預測事件。
占星術與天文學:
他精通天文學和占星術,他的預言主要來自對「星象」的觀察。然而,由於教會譴責占星術,羅伯特·德·博龍的作品中淡化了這一點。
「變形」:
他可以隨意變形為孩童、老人、樵夫或野人,也能變形成動物,尤其是「鹿」。他曾變換烏瑟王的外貌,使其能與伊格賴恩懷下亞瑟。
建造者:
他以建造巨石結構的能力著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巨石陣」。他也幫助沃帝根王揭示了城堡下「兩條龍(紅龍和白龍)」的戰鬥,證明了他的「預言」能力。
3. 與自然的聯繫
梅林與「自然」界有著特殊的親密關係,這體現了他的「薩滿」起源和德魯伊智慧。
森林與狂亂:
森林是他天然且喜愛的環境,是他知識的來源,也是他躲避人類社會時(特別是陷入瘋狂時)的避難所。他的狂亂(如在 Vita Merlini 中)通常發生在特定的凱爾特節日。
蘋果樹:
蘋果樹是梅林最喜歡的樹,象徵著知識、啟蒙和不朽。
動物:
他能理解動物並與它們溝通。他身邊經常有鹿、狼和熊。他還能馴服「龍」,而非與之戰鬥。
三、 文學中的演變與主要情節
1. 中世紀文獻的奠基
「梅林」的傳說並非單一故事的結果,而是漸進式地融合了多個起源於威爾士的口頭傳統。
傑弗里·蒙茅斯:
他在12世紀的作品中奠定了梅林在「亞瑟王」傳說中的地位。在《不列顛諸王史》中,他介紹了梅林的預言家和「巨石陣」建造者身份;在《梅林傳》中,他綜合了邁爾丁的瘋狂和流亡傳說,將梅林描繪成一位被詛咒的國王、先知與德魯伊。
羅伯特·德·博龍:
他創作的《梅林》(Merlin)確立了梅林「魔鬼」之子的身份,並將他定位為亞瑟王的首席顧問。他引入了抄寫員兼梅林的告解修士「布萊斯」(Blaise),負責記錄梅林的事蹟和預言。
2. 亞瑟王傳說中的角色
梅林是「亞瑟」王國命運的關鍵策劃者。他協助烏瑟王(Uther Pendragon)與伊格賴恩(Ygraine)懷下亞瑟。
他安排了石中劍的挑戰,使亞瑟登上王位。他建議亞瑟建立「圓桌騎士」團,並推動騎士們進行著名的「聖杯」探索。儘管擁有無盡的知識,梅林無法改變王國的命運,和亞瑟王的悲慘結局。
3. 愛情與囚禁:梅林的結局
梅林的結局通常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退出世界」。最廣為人知的情節是「囚禁」,這在《蘭斯洛特-聖杯》中被引入。
他愛上了仙女薇薇安(Viviane,有時稱為 Nimue),並將自己的魔法秘密傾囊相授。薇薇安利用梅林傳授的咒語(據說梅林已知自己的命運),將他永久囚禁在「空氣的監獄」、洞穴或岩石之下。
梅林的囚禁被視為他作為「不完整的人類」,無法真正懂得愛情所致的失敗。他的消失也成為解釋卡姆蘭戰役(Camlann)中亞瑟王國為何失敗的原因。

愛德華·伯恩-瓊斯 (Edward Burne-Jones)的畫作《梅林的誘惑》(The Beguiling of Merlin ) (1874)中的湖中仙女。
四、 現代文化中的形象與象徵
1. 象徵意義
梅林代表著難以歸類的知識和智慧。他被視為德魯伊精神的精髓。
在榮格(Carl Gustav Jung)的分析心理學中,梅林被視為「老智者」的原型,引導著由亞瑟王代表的人格意識。
他與「煉金術」有所關聯,部分源於他的名字(與水銀 Mercurie 相似)以及「紅白雙龍」的母題。
2. 流行文化中的演變
自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以來,梅林重新受到文學關注。
標準形象定型:
美國作家 T. H. White 的小說《石中劍》(1938年)確立了梅林作為長白鬍鬚、尖帽、藍色長袍和魔杖的老導師形象。
迪士尼的影響:
迪士尼動畫片《梅林魔法師》(1963年)進一步鞏固了這種白鬍子藍袍的形象。
導師角色:
在現代電影和電視節目中,梅林的角色主要是一個導師或教師,啟發了如甘道夫(Gandalf)和鄧布利多(Albus Dumbledore)等奇幻角色。
去基督教化:
當代「法語」藝術作品,傾向於淡化梅林的基督教方面,轉而突出他的異教和「森林傳統」的形象。
3. 地理聯繫
與梅林相關的地名分佈於英國和布列塔尼。
迪納斯埃姆里斯(Dinas Emrys):
傳說中沃帝根建塔失敗,並在此處被梅林揭示「雙龍」的古老要塞。
梅林洞穴:
位於康瓦爾的廷塔格爾城堡(Tintagel)下方,現今被視為新異教徒的儀式地點。
梅林之墓:
位於布列塔尼的潘蓬森林,即傳說中的布羅塞利昂德森林(Brocélian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