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不只是一趟旅行,更像是一場與自己的對話,一場用意志與山河的唱和。
第一天 11-9-2025 山城,在夢境邊緣飛機引擎的轟鳴聲漸歇,我們搭乘四川航空,終於降落在這座傳說中的立體城市—重慶。華燈點點,灑在層疊錯落的高樓上,彷彿一座懸浮的星城。我在心裡輕輕地說:「重慶,我來了。」舟車勞頓後,抵達飯店已是深夜十二點。重慶的夜生活才剛開始,而我們的世界,已先按下靜音鍵,為明日儲備能量。
筆記本裡,隨手記下了導遊阿冰的話:「歡迎來到湖南,認識苗族。『改土歸流』的歷史,讓他們的文化與漢語普通話交融……」這些字句,為旅程鋪上了一層文化的底蘊。我們總是「高興而來」,期盼著能「滿載而歸」——不僅是行囊裡的紀念品,更是腦海裡無可取代的記憶。
然而,在啟程前的興奮中,心底卻有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朋友們都說,張家界的美,是要用腳步去丈量的。那三千奇峰,等著我們去攀登、去仰望。先生對重慶的魔幻地形充滿憧憬,我也渴望踏上湖南這片土地,完成旅遊地圖上的一面小旗。但,我的雙腳,我親密卻已顯疲態的戰友,它們隨著歲月,已默默為我承載了五十六個年頭。
西醫看著X光片,那句「只能開刀了」的診斷,像一枚小小的針,時不時刺痛著我的冒險心。當朋友熱情描述著張家界的絕美與「需要大量步行」的現實時,我的內心總會響起一陣緊張的吶喊:「我的腳,還能行嗎?」
但更多的,是一股不甘心的暖流。它們陪伴我走過大半個人生的風雨,養兒育女,奔波生活,如今,難道要讓它們在祖國的大好河山前卻步嗎?
不,我不想。這趟旅程,我決定不與年輕人競速,不與登山好漢比拚。我要用我的節奏,與我五十六年的腳同行。
我想像著,當我站在張家界的石英砂岩峰林前,當我俯瞰那雲霧繚繞的仙境時,每一步的酸楚,都將化作對生命韌性的禮讚。這雙腳承載的,不只是我的體重,更是我五十六年來的所有故事。如今,我們要一起去寫一個新的篇章。
所以,我要對自己,也對我的雙腳說:「加油!我們慢慢走,一起去看那傳說中的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