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繪本-「框」“The Square”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一早收到敘事老師傳的訊息,說她在UKLA研討會上讀了我正在創作的圖文書"The Square"草稿,閱讀時現場很安靜,結束時掌聲響了很久。

 

raw-image

看了訊息真的是非常開心,今年與街友交談做的創作計劃除了故事與反思之外,也以插畫傳達執行這計畫的心情與想法。這本「框」“The Square"就是這樣誕生的。

 

故事的一開始暗示讀者,所有人都要符合在這些框框中,絲毫不差。這個世界像是一個濾網,不能通過的人被留在社會的邊緣。這本書的創作起點,就是在想這些被留下的人,這些常被強硬歸類為「反常」的人,其實真的需要被驅逐嗎?

 

帶著這本書在愛丁堡與其他藝術家討論斟酌了許久,其實不論「正常」與「反常」,我們何不都時常在框線的邊緣遲疑?擔心無法「融入」是一個廣泛的焦慮,而這本書是給所有人的。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賀婕的沙龍
6會員
18內容數
<p>這些匿名故事成為一個一個插畫短篇,在閱讀文字時,同步以插畫體會他們語句內種種場景,從他們的眼光映照社會。他們怎麼看世界,世界怎麼觀看他們?</p>
賀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2/21
<p>這個計畫抵達尾聲。很感謝讀者陪我一路走來。多聽、多想我們所不熟悉的世界,我們還要努力。因此我策了一個線上展,包含一年以來的手稿與作品,以及故事主人翁如強尼與坦雅、街頭夫妻的的側拍影像&#8230;</p>
Thumbnail
2018/02/21
<p>這個計畫抵達尾聲。很感謝讀者陪我一路走來。多聽、多想我們所不熟悉的世界,我們還要努力。因此我策了一個線上展,包含一年以來的手稿與作品,以及故事主人翁如強尼與坦雅、街頭夫妻的的側拍影像&#8230;</p>
Thumbnail
2018/01/22
<p>英國街友的求生方式是乞討、晚上去食物車(Soup Van)領食物,街友們會互相告知免費食物的提供時間與地點,甚至會守望相助。再晚,就到自己「位置」,例如遠離市中心的帳篷、街道角落睡覺。</p>
Thumbnail
2018/01/22
<p>英國街友的求生方式是乞討、晚上去食物車(Soup Van)領食物,街友們會互相告知免費食物的提供時間與地點,甚至會守望相助。再晚,就到自己「位置」,例如遠離市中心的帳篷、街道角落睡覺。</p>
Thumbnail
2017/12/21
<p>注重多元性與包容性的圖書,除了鼓勵孩子接納和自己不一樣的人以外,也告訴「不一樣」的小朋友:「沒關係,你可以不一樣,不代表你是壞人,也不代表你比較差。」</p>
Thumbnail
2017/12/21
<p>注重多元性與包容性的圖書,除了鼓勵孩子接納和自己不一樣的人以外,也告訴「不一樣」的小朋友:「沒關係,你可以不一樣,不代表你是壞人,也不代表你比較差。」</p>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