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黑魔女》潛意識裡,草食男的新未來

遇見《黑魔女》潛意識裡,草食男的新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原文寫於2014年6月13日)

Diaval(烏鴉先生),年輕大眼乾淨版的Leonardo DiCaprio!

在上一篇「 瞧,《黑魔女》是誰呢?雌雄同體的 Pan 3.0 」的最後,欣賞了低沈迷醉的Lana Del Ray歌聲,聽她重新詮釋Once upon a Dream,感受夢境般的迷幻魅力。

這首歌,置於Maleficent這部電影的最後當成片尾曲,真是一個巧妙的設計。我揣測導演是有意識的想讓這首歌曲當成片尾曲,在歌曲中放入一個 "dream" 的密碼,讓觀眾(有機會)發現他們在設計這部電影時的深層目的。

先讀幾句歌詞:

I know you, I walked with you once upon a dream
I know you, that look in your eyes is so familiar a gleam
And I know it's true that visions are seldom all they seem
But if I know you, I know what you'll do
You'll love me at once, the way you did once upon a dream

Read more: Lana Del Rey - Once Upon A Dream Lyrics | MetroLyrics

字面上,這是首描述等待愛情的女孩,能對夢中情人一見如故的深情。不過,如果我們把 "you" 代換成「意識」,意思就開始像漣漪一樣,嘩啦嘩啦地擴張開來了。

。。。。。。

簡單來說,這個以睡美人為背景的奇幻故事,並不只是單純的想重寫黑魔女的故事。從故事的布局還有片尾曲這些巧妙的設計,可以發現這個電影想要以夢境(dream)的方式,進入人類的集體潛意識,描述未來世界的組成方式。

也可以這樣說,奇幻故事通常是個象徵隱喻,以過去的故事作為象徵符號,隱喻當前社會的現狀,或者,有些更深層的故事,還可以預示未來。

姑且不論故事呈現得好不好,電影好不好看,這部電影卻成功地把這些符號一一排列出來了。

。。。。。。

"Once upon a Dream" 大意是這樣的:我們似曾相識,我們曾在夢境中一起散步;我們似曾相識,因為你微微閃亮的眼神是這麼的熟悉;我相信這一切都是真實的。。。

歌曲放在片尾,以如夢似幻的方式低低傾訴,彷彿是在告訴我們,「你」,就是那個「故事」,是那麼的似曾相識,我彷彿在夢境裡,曾經見過「你」(這個故事),而且,「你」(故事)是這麼的真實啊!

為什麼「故事」會讓人有似曾相識的感受呢?

因為,故事說出了那微微有點感覺,卻不是那麼清楚的「真實」存在,那就是,「潛意識」。

上一篇的「人類自然關係3.0」跟「雌雄同體自然女神Pan3.0」,就是《黑魔女》所呈現出,在我們這個世代,幽游存在於人類集體潛意識的「似曾相識的事實」。

除此之外,這個故事還道出了另外兩個已經正在發生,還會繼續發酵的未來:「新家庭」和「新男人」。

細看這兩個「新」,剛好給了我們一個美好的畫面,譜出了一個「草食男的新未來」。

。。。。。。

回到電影裡:

小公主奧蘿拉,受到詛咒之後,被帶到森林裡秘密地養育著,希望可以避開黑魔女的魔咒,在16歲生日的隔天,回到城堡食,就安全了。

偏偏,那三個醜陋的精靈(真是敗筆!醜暴了~~~,一點都沒有精靈該有的美感跟幸福想像),笨手笨腳,手忙腳亂,一點都不知道如何養育照料一個小寶寶。於是,黑魔女跟她的烏鴉先生,就常常在暗地裡偷偷地照顧這個可愛的小公主。

黑魔女(母親)、烏鴉先生(父親)、跟奧蘿拉(小孩),就成了森林裡(新世紀)的家庭組合。

。。。。。。

這位新世紀母親,親自哺餵。看到嗷嗷待哺的奧蘿拉哇哇大哭,黑魔女於是遞了朵美麗的紫花奶嘴。這是個模糊的符號,既是給予乳汁,但又不一定是自己的乳汁,不過,「親自照料」的意味明確。

新母親不一定隨伺在候,但是肯定是個隨時掛心而樂意幫忙的母親。這個外剛內柔的母親,暗示著有事業或志業的母親,除了在意成就自己之外,也掛心於育兒。

新時代母親,不是那種只在乎吃喝穿著的母親,而是個Godmother,是個精神導師。在這時代,父母是否能擔任孩子的「精神導師」,的確萬分重要。孩子成績成就的好壞,若不是奠基在心靈心性的真誠良善,在過度競爭下的結果,那些沒有心靈養分的孩子,可能將會承受不了壓力,反而突發暴力,造成了社會的負擔與難以承受的代價。

裘莉所代表的新世紀的母親,是個外剛內柔的媽媽。如她的裝扮所示,這是位性格剛烈但內心熱情澎湃(火辣的雙唇)的冷性母親,跟過去順服父系社會的母親,或堅強地安內攘外兩頭燒媽媽,已經大為不同了。

不過,這樣的新世紀母親,也必須有個新世紀父親彼此配合。

。。。。。。

Diaval 就是這個新世紀父親的代表。

新世紀父親對待兒女,溫柔、溫暖、時時參與、隨時幫忙。無論是暗處偷窺,小小地伸出援手,或者是赴湯蹈火捨身救家人(化身跑馬或火龍),都難不倒這個看起來溫順宛約的美男子。

Maleficent 的電影海報,將Diaval設定為順服的角色。

微垂的頭,朝下的眼神,暗示臣服於黑魔女的上下關係。剛好符合Diaval剛被黑魔女從捕網救起時所說的那句話:I am at your service. 

Diaval對於Maleficent的任何要求,盡力達成。甚至可以變換各種身分,達到保護守衛Maleficent與Aurora的責任。於是,無論是要乖乖當一隻烏鴉,變成野狼、變成跑馬、變成美男、或是變成大火龍,Diaval都竭盡所能的完美演出。

這個森林新家庭,因為有這位好爸爸的保護,可愛的「曙光(Aurora)」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長大了。而在父親身上留下的,則是佈滿了歷盡滄桑出生入死的疤痕。

不過,當故事愈往下發展,就會發現,Diaval與Maleficent之間的關係,並非全然的上下關係,反而比較像是互助關係。他們總是肩並肩地一起觀察,一起討論、一起想辦法(視角一致、並肩關係)。

。。。。。。

我在想,這就是未來家庭的新組合。

一個「外柔內剛的父親」,加上一個「外剛內柔的母親」。兩人之間是「陰陽交揉」的關係。沒有誰佔上風,誰佔下風,沒有誰強勢或弱勢的關係。兩人之間是互助互惠,沒有誰是利用誰,而誰又受了委屈的不平等關係。

「家」,成了兩個人共同的事業,只要是對兒女好的事,兩個人都會共同奮鬥,努力維護。(最後,兩人必須進入城堡時,Diaval雖然有點抱怨,不過還是堅持一同進入,兩個人分工完成拯救Aurora,也拯救了Maleficent。)

男女情愛在家庭裡,顯然不佔太大的比例,反而是親情。除了Maleficent的「真愛之吻」,Diaval也常常露出從心底深處源源不斷湧起的愛,他對公主Aurora的真心關愛。

不過,基於裘莉臉頰上又高又聳又堅韌的顴骨(看來,外國人也懂中國的面相學),新夫妻關係看起來,還是母親比較強悍堅持。不過,「彼此的尊重」的並肩關係,應該可以軟化各種可能出現的對立關係吧。

我是這樣想的,這種「女剛男柔」(甚至「女大男小」)的關係,就是未來「新母系社會」的原型。

事實上,我周圍有好多對夫妻,已經都是這種「新母系社會」的實踐者了。

。。。。。。

「喂!那說好的草食男呢?」

別急、別急,這就來了嘛~~!

那些溫順甜蜜,喜歡在家撫花弄草,不大想追女生,又有點不在乎性的男生,應該都是未來的主流。

一雙巧手能做飯烤麵包,能拖地掃廁所,還能徒手抓蟑螂(如同Diaval千變萬化忽弱忽強的形象),肯定是好多姐姐都好愛的甜蜜小弟弟。

姊姊或許強悍,不過可能只是刀子口豆腐心;而表面上看起來陰柔的弟弟,其實在最為艱難的時候,可是最強悍的堡壘呢!(啊!這不就是《來自星星的你》裡面,千頌伊與都教授的關係嘛!)

隨著主流媒體不斷曝光的「姊弟戀」與「草食男」,那個深藏於21世紀潛意識裡,集體期待的「陰陽揉合新母系社會」,應該已經慢慢地融入我們的世界了吧!^^

一起看更多有關 《黑魔女》 : 瞧,《黑魔女》是誰呢?雌雄同體的 Pan 3.0

avatar-img
希米露的沙龍
2.1K會員
233內容數
《科幻電影希米露》提供多面向與多層次的故事閱讀與思考。每個電影,都有個故事的時空,透過歷史與文化的解讀,就能找出詭異故事的金鑰、理出奇幻故事的脈絡、也能解開任何不羈電影的思路邏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希米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個小小的「奧術宇宙」,包含許許多多當代議題,從階級、親情(父女、母女、姊妹)、愛情(同性或異性)、友情、科學、醫學、宗教、社會的制度與結構、戰爭、欺騙、詐術、平行宇宙、回到過去等等議題。 這是一個史詩級的故事,卻不會有龐大到自圓其說,而變成令人失望的胡言亂語。
在70年代的戲院,七歲小昆汀,正在見證荒唐痛苦卻又充滿生命力的時代,不僅社會動盪,而電影也正在轉型,這本《狂野電影史》就是部見證,由21世紀的昆汀,回憶小小孩看大人電影的瘋狂與喜悅、介紹與分析70年代的嬉皮好萊塢是如何誕生、有何獨特風格、又有哪些重要的作品與導演、並且如何顛覆與衝擊整體文化與思維。
來聊聊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 的新作《777》。看過由布萊德·彼特的《子彈列車》(Bullet Train, 2022),相信你也會喜歡《777》,與伊坂的《瓢蟲》一樣,充滿機智幽默、複雜多層次的殺手,還有其獨特的角色與讓人難以預測的荒誕劇情。
一個小小的「奧術宇宙」,包含許許多多當代議題,從階級、親情(父女、母女、姊妹)、愛情(同性或異性)、友情、科學、醫學、宗教、社會的制度與結構、戰爭、欺騙、詐術、平行宇宙、回到過去等等議題。 這是一個史詩級的故事,卻不會有龐大到自圓其說,而變成令人失望的胡言亂語。
在70年代的戲院,七歲小昆汀,正在見證荒唐痛苦卻又充滿生命力的時代,不僅社會動盪,而電影也正在轉型,這本《狂野電影史》就是部見證,由21世紀的昆汀,回憶小小孩看大人電影的瘋狂與喜悅、介紹與分析70年代的嬉皮好萊塢是如何誕生、有何獨特風格、又有哪些重要的作品與導演、並且如何顛覆與衝擊整體文化與思維。
來聊聊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 的新作《777》。看過由布萊德·彼特的《子彈列車》(Bullet Train, 2022),相信你也會喜歡《777》,與伊坂的《瓢蟲》一樣,充滿機智幽默、複雜多層次的殺手,還有其獨特的角色與讓人難以預測的荒誕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