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庸俗的我,但是庸俗到底他媽的是什麼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是前言,也是後記。
這是開頭,也是結尾。
作為本共筆專題文本的本文第一篇,我想就開宗明義地用上那些討人厭的複雜詞彙,來講個開宗明義第一篇應該要談適合來談需要去談沒人想談的標題吧。
這個共筆專題的標題是「獻給庸俗的我」,但是庸俗到底他媽的是什麼啊?
在我們內部的發想跟討論裡,大概有下面這些暫時的結語:
是平凡且廉價。
不邪惡的平庸。
完全浮遊體。
俗得可耐。
以下省略,以上也省略。
老實說我們到底都在討論發想些什麼鬼東西啊wwwwwww
但這就是我們的庸俗性,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在講些什麼鬼東西,但我們講的很開心。
我們不是為了什麼正經嚴肅的目的來這裡開設這個共筆專題,專題都被命名成那樣了,打從一開始也沒打算嚴肅正經。
但這不代表我們不會使用正經嚴肅的言詞或語句,也不代表我們會放棄或否定任何不夠庸俗的東西。
因為要是放棄了正經嚴肅,或是只選取庸俗成性,那都會破壞我們的「開心」。
開心,對,開心。
我們其實快要一個月前,就申請好這個共筆專題了。
但是卻在快要一個月後,才發出這第一篇。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忙?我們懶?我們爛?我們混?
或許都有吧,哈哈哈,不過我想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我們自己先因為這個理應庸俗的主題,自己對庸俗產生了迷惑心。
舉例來說吧。
在這個時代,回頭去追曾經超紅超流行的麥可傑克森好像很不庸俗,但是去追小賈斯丁就有種庸俗感。
在這個時代,說自己喜歡刀劍神域好像很庸俗,但是喜歡灼眼的夏娜就沒那麼庸俗?
在這個時代,回頭去認同上個時代甚至上上個時代留下來的流行事物,好像比直接認同這個時代才誕生的流行事物,更不庸俗?
可是這些東西在他們誕生的那個時代裡,明明都是超流行超庸俗的代表啊。我甚至還記得,小時候長輩最喜歡念的一句話就是「不要跟外面那些壞小孩一樣追流行,沒水準。」
但是這些長輩們拿出來的「有水準」又「不庸俗」的東西,在他們自己長大的那個時代,也是「壞小孩」才會去追的流行啊?
事情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我想,其實也不是什麼很複雜的原因,讓庸俗明明跟我們最親近,但是又必須最遠離。
就是我們其實都不太敢承認,自己會因為喜歡的事物而感到很開心。
我們不敢承認自己現在很開心,但是很敢說自己從前有多得意。
於是我們失去了現代的庸俗,回頭把從前的庸俗說成是不庸俗的東西。
但是請不要直接誤會下去,認為凡流行,必庸俗,凡庸俗,必定是爛東西。
我認為庸俗是很重要的。
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
沒有簡單好懂的庸俗性,就無法成為那個時代最廣為流傳的庸俗物品。
沒有在那個時代廣為流傳,代表那個事物缺少那個時代才有的共通特性。
缺少那個時代才有的共通特性,那不就是「爛東西」嗎?
結果轉了一圈,庸俗的是好東西,不庸俗的是爛東西了?怎麼回事?
我想這又是一個很簡單的誤會,簡單到必定會產生誤會。
庸俗符合一個時代的共通特性,而每個時代的共通特性,本來就是最獨特的東西。
不是有過這麼一句話嗎?「幸福的面貌總是相似,不幸卻各有不同。」
每個時代的頂尖之作總有相似,但流行之作卻各有不同。
越庸俗的作品,在離開那個時代後,就會顯現他的不俗處。
越頂尖的作品,就算有足以穿透時代的永久影響力,但卻很難看見有什麼同樣能夠穿透時代的永久受歡迎要素。
所以說到差不多一千兩百字的這裡,庸俗到底是什麼呢?
我想,庸俗就是那種,會隨著時間消失,但又會在消失之後留下來的東西。
那種會讓我們不管是當下體驗或是事後回想,都會感到開心的東西。
獻給庸俗的我的這個專題。
就是要讓一起共筆的我們,能夠開開心心地把讓我們開心的事情,分享給也能因此開心的不知道位於地球那個地方的你的專題。
獻給庸俗的我。
傳給開心的你。
這就是本專題的開宗明義第一文,毫無意義又似有意義,但我肯定扯的很開心的第一篇庸俗廢文。
期待下次相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6會員
349內容數
一年一本,做好故事。 我們研究故事。 我們撰寫故事。 我們尬聊故事。 同時也幫助所有寫不出故事的人,完成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小說作者面臨著娛樂市場的挑戰。讀者變得更喜愛快節奏的故事,而忽略了深刻的情感體驗。作為作者,堅持創作內涵豐富的作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了重要的責任。本文探討了這種變化的背景及其對創作風格的影響。
Thumbnail
民科其實是個很對岸的用法,泛指一些沒有經過專業教育,透過一些有限、不準確的資源去理解東西,講解出來的東西一知半解同時自信爆表的傢伙們,在我一開始寫文開始就有很多人習慣發表自己對於中世紀的「高見」,或著是私我丟給我一些不明所以的文章或影片(當然、對岸的),撇去這個不談,在YOUTUBE與Google上
生活中,有許多的喜怒哀樂,也有許許多多不同的人事物,有的人我們喜歡,有些人另我們討厭,而且偏偏我們不喜歡的,可能是假裝、是自大、是以老賣、是愛說謊,其實想想為什麼我們會討厭,因為我們不是那種人,不想成為那種人,所以才會討厭! 我們可能從小到大,在自己心靈最純潔時,遇到不好的大人,給我們不好的印象,
Thumbnail
雅俗共賞,這是所有作者都知道的,但實行起來往往力不從心,不是「陽春白雪」的曲高和寡,便是流於「下里巴人」的庸俗平凡。 有時,為了寓「教」於樂,作者每每迫不及待地站到讀者面前說教,終於落入八股的窠臼。 除了作者自身提升創作水準,兼顧內容與形式,追求雅俗共賞外,對於「教」的解釋也要從寬,勿局限於狹隘
Thumbnail
我假想所謂的純文學信仰者與聽團仔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一種共識,他們想守護的價值是不甘於「被定型(公式化)」,或者在2024年我們可以說被「市場/流量」所控制。這群人在各自的領域有追尋和執著,讓藝文界能持續推陳出新,像泉水般不斷湧現。
Thumbnail
爛俗的開,通俗的轉折,慣俗的結尾,但就是這份俗氣,才讓我想到,原來生活中就是需要這樣的一種老梗。 ✍️EP.1【通俗公式卻誠意十足】 ✍️EP.2【出乎意料的好表現】 ✍️EP.3【生活,需要一點通俗】
Thumbnail
這是一個俗濫的故事,但我們明知道「濫」與「爛」的差別。以湯瑪斯為中心的通俗其實是身為人類的真實,只是一旦轉換角色成為馬丁或阿嘉特,甚至是個旁觀者,便太容易做出道德批判,就像<世界上最爛的人>一樣,然而是人類天性注定了我們永遠不夠好,讓所謂的「爛」成了假議題,即使如此,造成傷害是沒有任何藉口的,只能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小說作者面臨著娛樂市場的挑戰。讀者變得更喜愛快節奏的故事,而忽略了深刻的情感體驗。作為作者,堅持創作內涵豐富的作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了重要的責任。本文探討了這種變化的背景及其對創作風格的影響。
Thumbnail
民科其實是個很對岸的用法,泛指一些沒有經過專業教育,透過一些有限、不準確的資源去理解東西,講解出來的東西一知半解同時自信爆表的傢伙們,在我一開始寫文開始就有很多人習慣發表自己對於中世紀的「高見」,或著是私我丟給我一些不明所以的文章或影片(當然、對岸的),撇去這個不談,在YOUTUBE與Google上
生活中,有許多的喜怒哀樂,也有許許多多不同的人事物,有的人我們喜歡,有些人另我們討厭,而且偏偏我們不喜歡的,可能是假裝、是自大、是以老賣、是愛說謊,其實想想為什麼我們會討厭,因為我們不是那種人,不想成為那種人,所以才會討厭! 我們可能從小到大,在自己心靈最純潔時,遇到不好的大人,給我們不好的印象,
Thumbnail
雅俗共賞,這是所有作者都知道的,但實行起來往往力不從心,不是「陽春白雪」的曲高和寡,便是流於「下里巴人」的庸俗平凡。 有時,為了寓「教」於樂,作者每每迫不及待地站到讀者面前說教,終於落入八股的窠臼。 除了作者自身提升創作水準,兼顧內容與形式,追求雅俗共賞外,對於「教」的解釋也要從寬,勿局限於狹隘
Thumbnail
我假想所謂的純文學信仰者與聽團仔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一種共識,他們想守護的價值是不甘於「被定型(公式化)」,或者在2024年我們可以說被「市場/流量」所控制。這群人在各自的領域有追尋和執著,讓藝文界能持續推陳出新,像泉水般不斷湧現。
Thumbnail
爛俗的開,通俗的轉折,慣俗的結尾,但就是這份俗氣,才讓我想到,原來生活中就是需要這樣的一種老梗。 ✍️EP.1【通俗公式卻誠意十足】 ✍️EP.2【出乎意料的好表現】 ✍️EP.3【生活,需要一點通俗】
Thumbnail
這是一個俗濫的故事,但我們明知道「濫」與「爛」的差別。以湯瑪斯為中心的通俗其實是身為人類的真實,只是一旦轉換角色成為馬丁或阿嘉特,甚至是個旁觀者,便太容易做出道德批判,就像<世界上最爛的人>一樣,然而是人類天性注定了我們永遠不夠好,讓所謂的「爛」成了假議題,即使如此,造成傷害是沒有任何藉口的,只能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