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無一刻如此期待夏日。當陽光將街區都照亮時才會發現,原來有種寒冷是無論留下多強的曬痕都無融解,結在指骨表面的霜。搓著手的時候都要小心控制力道避免肌肉從骨脫落。常常在被窩裡醒了,看看窗外還是夜的模樣,發現原來讓自己醒來的不是鬧鈴而是不知道何時開始打顫著喀喀喀的臼齒,才忍不住偷開了一小時的暖氣。就這樣一夜冷醒了兩三次。還只是三月。
  不過沒辦法,室內手揮到暖氣出風口吹不到的地方,就只剩下淡淡涼涼,事不關己令人氣餒的空氣。無課的空檔就只能一大早出門,拉好風衣試著小步小步奔跑暖身。路過的歐巴桑錯身時自然地用大阪腔喊著早安呀的招呼,卻沒看向自己。剛開始會狐疑著回頭,直到確認街道已經沒有旁人,才漸漸開始察覺大阪的人們,招呼時會等到錯身而不是面對面時。有時就算離得很遠,比如說在街的另一側,錯身時也能聽見他們朗讀著,像是自言自語的問候。
  入學考的那天早上看見學妹前夜傳來的,日本法學名詞翻譯問題。想想很難回想起對應的用語,甚至可能是台灣法沒有的概念。等待整點前,不得不坐在教室外長椅上的時候,開始逐個逐個搜尋網路解釋。網路上的解釋雖然簡陋,只有渾似補習班給出的長串專有名詞拼湊、缺乏論理的解疑,適合應付問答題的那種,至少對照一下應該是正解了,但只在對話框裡留下了些一團亂的回答與在大阪的焦慮。中午結束筆試翻出手機,慢慢沿著阿倍野走回西成的宿舍時,才讀到後續。
  阿倍野午時太過寬闊的街區,被附近高樓稍稍遮住的日照,在平整的柏油路面變得刺眼。市電軌道在路中留下漸漸脫水的擴大的土色,住宅區的櫻花成了附近唯一的濕氣。騎樓下上班族與冬季西裝外套底下,學生們的腳踏車在柏油路前不合身的起步。我邊走邊讀著,偶爾在等紅燈的時候簡單戳著因為強烈陽光反射背景商業大樓的手機螢幕,不時停步將畫面舉到眼前,才勉強看出原來是微弱的光拼湊成的字體。幾次,腳踏車上的大阪市民毫不介意地扭著把手從身後超車溜下長長的,住宅間的斜坡。
  一開始是關於留學的簡單問答,走沒幾步後又變成聊起以前在法學院時,日文特訓班的同伴──大學部畢業可能會去日本的同學和離開學院到外地升學的同學種種,聊著說不定哪天大家會在日本齊聚吧,努力留在日本也好(啊,努力)。還有結尾,要好好成為地陪好姊妹,學妹說。這些傢伙,忍不住伸出兩指抵著雙眼眼窩苦笑,卻好像有什麼失血好久了的器官終於被縫回。
  以前相處的時候,每日每日清晨六點上課的日子與兩次暑期在北海道的日子,都很難讓人意識到。就只是單純的,比家人還長時間的相處──嬉鬧、苦讀、聊著對未來很難言盡很難改變的無能為力,與天還未光已經在一張一張方桌拼湊成圍籬後,因為發音或是文法錯誤,或是未全清醒的胡言亂語被老師罵得狗血淋頭的早晨。北海道修習時也是,共遊、翻譯與結伴超市採購。自己總任性地假日獨自搭上電車搭往或許有什麼景點的路線,這些印象都太讓自己太高估了對異地適應的能耐。以為在別的地方,能在一日冒險結束時再次看見某些熟悉的人們,也是極為平凡的日常。
  大阪周末越來越冷的時候,醒來時乾燥,發癢的雙肘,都會在拉起衣袖用指尖搔破時掉飄下白末,在牛仔褲上留下細細的灰。很難忍住不盯著那些卡死在纖維間拍不去的的顆粒,像是某種堵住縫隙的白霧。好像要是看穿霧,就能更清醒地回想起台灣在五點五十的機場,抱了抱家人,捏緊怎樣都很難抓穩的護照走過海關前的記憶。回想原來是這麼艱難的事,明明更久更久前的回憶甚至輪廓或是配音都是沒有沙啞的。始終很難描述這些情感,對人,就連坦白都如試圖描繪從未見過的幽靈,幽靈的手指與幽靈的眼神,還有幽靈哭的方式。雖然自己還是那個無法穿越人與人間迷霧,只能單純模仿著玻璃後人們嘴型對白的人…...或許其實是物。友、親、情,仍是太過太過巨大,用一生也無法探究全相的神。
  一個人在宿舍的時候總是太過清醒。清醒地聽見走廊上的歐巴桑們或是隔壁街道,居民們有點宏亮,慢吞吞的,拖得長長的問候。更多時候是清醒的,消防車遠遠傳來的汽笛與火災廣播。開始不能不開著筆電,就算是讀書的時候。隨時等著接住漸漸從指甲縫隙和眼窩間滿出的焦慮,有的是對未來,對好像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做到啊的自己,有的是對以前騎著快車到市場前的模樣。雖然可能接住的是嘔吐。
  不過不知為何,聊完天後卻開始有點期待,哪天可以真的在異地重新遇見熟悉的人們。
(2018年3月)
avatar-img
4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反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終,還是抵達了大阪。   登機、出關,下機、入關,搭著公車離開機場,窗外大阪灣的倉庫、工業區工廠、慢慢被公車越過的貨櫃車與一手抓著飯糰的駕駛。直到宿舍攤開行李箱時,仍沒有太多離開國境的實感。有種
   一、30日   距離離開台灣最後一個月,越來越晚入眠。彷彿要是更晚閉眼,就能逐漸抵抗隔日,能拖延機場後需要遇見的種種未知到來。   在這無法不想像劇情的時候總是難熬。師長或是老同學們多會說著趁著
  最終,還是抵達了大阪。   登機、出關,下機、入關,搭著公車離開機場,窗外大阪灣的倉庫、工業區工廠、慢慢被公車越過的貨櫃車與一手抓著飯糰的駕駛。直到宿舍攤開行李箱時,仍沒有太多離開國境的實感。有種
   一、30日   距離離開台灣最後一個月,越來越晚入眠。彷彿要是更晚閉眼,就能逐漸抵抗隔日,能拖延機場後需要遇見的種種未知到來。   在這無法不想像劇情的時候總是難熬。師長或是老同學們多會說著趁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不寫的日子裡話語就囤積著,溽暑讓一切都張開來、一切都太過接近,我想念如同止痛藥的冷空氣。
1. 第一個週末在渋谷路口匆匆打開底片塞進相機裡。東京很熱,像台北一樣的熱,且躁動。 2. 六本木的森美術館頂樓展望台。圖中右邊即是港口。身在城市中時常忘記東京是靠海的。我在上面待了約一個半小時,直到日落才離開。東京之大,我晃了一個多月也沒晃完。 3. 淺草。正巧十年前也來過風神雷
Thumbnail
清晨,霧,低溫特報。 人們變成用各種大衣包裹的靈長類禮物,彷彿紅鶴縮緊下顎,這些穿戴厚衣裳的人們如同灰濛濛的河流,從無數發源地匯流至車站。暖氣是唯一的收件人,唯有暖氣才能暫時解下那身厚重包裝。 我向來不喜歡電車內過暖的溫度,有時悶得頭疼,踏出車廂卻襲來寒風,著實叫人吃不消。望向窗外深沈的冷色調,
Thumbnail
節分祭之後,春雨霏霏而落,羈絆所有腳蹤。 尤其春寒料峭,雨勢兀自斜飛無視傘的屏蔽,讓人每一步都陷入春泥,難以自拔。 這個時節,我特別喜歡梅田。
假期就這麼結束,飛機一路往東北飛向日不落帝國的黃昏,很夜了才抵達東京。入境排著老長的隊,隊伍沿著大廳蜿蜒轉了好幾圈,我一度還以為自己誤排了旅客的隊伍,離隊查看還真的是再入國的行列。領完行李轉了三趟車回到家,抵達住家時已經將近凌晨12點。
Thumbnail
Haruka因為大雪延遲到站,在關西空港換完周遊券後,搭回頭車要去和歌山。 日根野站之後,雲沉落在港邊,如久泊的舟,這是日本晴朗的冬日西海岸。 車內的暖氣讓人昏昏欲睡,才一回神,發現下一站又是關西空港。 簡直驚醒夢中人。
Thumbnail
站在岡山駅月臺上,冷風吹得人節節敗退。 人是枯萎的樹,褲子被風渗進,猶如走進冰原。 無論如何,只想快點上車。 午後兩點多,每班車都是Local,沒有特急可搭。 這樣磕磕絆絆每站都停,回到京都不知又要多久。
一直想著去天橋立,距離京都兩個多小時的車程。 一早走到車站,東本願寺外幾隻寒鴉鳴叫,矇矓得像醒不來的天色。 坐在指定席上,旁邊的日本老太太翻找著一袋零食,也是要去天橋立野餐的。 列車駛離京都,天色就慢慢亮了,晴朗得有如盛夏,只是冰冷的車窗滲著寒意,2°C。
前幾日大寒,陽光熱辣得像八月盛夏。 行前的躁動也隨之蒸散,如風扇如常咿啞搖擺,晃腦吟唱又一個晌午。 然而,今日驟冷竟恍惚得像一場來不及盛放的夢。 這是想像與現實的裂隙。 京都也下雪了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不寫的日子裡話語就囤積著,溽暑讓一切都張開來、一切都太過接近,我想念如同止痛藥的冷空氣。
1. 第一個週末在渋谷路口匆匆打開底片塞進相機裡。東京很熱,像台北一樣的熱,且躁動。 2. 六本木的森美術館頂樓展望台。圖中右邊即是港口。身在城市中時常忘記東京是靠海的。我在上面待了約一個半小時,直到日落才離開。東京之大,我晃了一個多月也沒晃完。 3. 淺草。正巧十年前也來過風神雷
Thumbnail
清晨,霧,低溫特報。 人們變成用各種大衣包裹的靈長類禮物,彷彿紅鶴縮緊下顎,這些穿戴厚衣裳的人們如同灰濛濛的河流,從無數發源地匯流至車站。暖氣是唯一的收件人,唯有暖氣才能暫時解下那身厚重包裝。 我向來不喜歡電車內過暖的溫度,有時悶得頭疼,踏出車廂卻襲來寒風,著實叫人吃不消。望向窗外深沈的冷色調,
Thumbnail
節分祭之後,春雨霏霏而落,羈絆所有腳蹤。 尤其春寒料峭,雨勢兀自斜飛無視傘的屏蔽,讓人每一步都陷入春泥,難以自拔。 這個時節,我特別喜歡梅田。
假期就這麼結束,飛機一路往東北飛向日不落帝國的黃昏,很夜了才抵達東京。入境排著老長的隊,隊伍沿著大廳蜿蜒轉了好幾圈,我一度還以為自己誤排了旅客的隊伍,離隊查看還真的是再入國的行列。領完行李轉了三趟車回到家,抵達住家時已經將近凌晨12點。
Thumbnail
Haruka因為大雪延遲到站,在關西空港換完周遊券後,搭回頭車要去和歌山。 日根野站之後,雲沉落在港邊,如久泊的舟,這是日本晴朗的冬日西海岸。 車內的暖氣讓人昏昏欲睡,才一回神,發現下一站又是關西空港。 簡直驚醒夢中人。
Thumbnail
站在岡山駅月臺上,冷風吹得人節節敗退。 人是枯萎的樹,褲子被風渗進,猶如走進冰原。 無論如何,只想快點上車。 午後兩點多,每班車都是Local,沒有特急可搭。 這樣磕磕絆絆每站都停,回到京都不知又要多久。
一直想著去天橋立,距離京都兩個多小時的車程。 一早走到車站,東本願寺外幾隻寒鴉鳴叫,矇矓得像醒不來的天色。 坐在指定席上,旁邊的日本老太太翻找著一袋零食,也是要去天橋立野餐的。 列車駛離京都,天色就慢慢亮了,晴朗得有如盛夏,只是冰冷的車窗滲著寒意,2°C。
前幾日大寒,陽光熱辣得像八月盛夏。 行前的躁動也隨之蒸散,如風扇如常咿啞搖擺,晃腦吟唱又一個晌午。 然而,今日驟冷竟恍惚得像一場來不及盛放的夢。 這是想像與現實的裂隙。 京都也下雪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