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試著把自己的感動說出來。在看完《感動,才有影響力》之後

感動才有影響力,盧建彰。
「我是一個很懶散的人。」這是本書序文的第一句話,光是這句話就決定要看完這本書。一直都覺得這是好的品德,因為懶,所以會把時間力氣花在刀口上、用在有意義的事上,不然如果做的事情價值不高,還不如就躺著。
當然價值指的不只是錢,尤其是在今天這個錢貶值得太誇張的世界。小時候我們說富翁,就是百萬富翁,然而在短短幾年裡,就連億也只是某些演藝人員的年薪,等於說錢的價值縮水了百倍以上。
我們總是追求「很厲害」,可是這個很厲害越來越遠,像富翁從百萬變千億,像一個終點線一直被人往後拉的馬拉松賽,光看那條線,就覺得再努力也沒有用,因為這個社會認定的厲害,實在離自己太遙遠。
與其去追求那些不斷縮水和後退的東西,還不如追求不太會改變的。感動比錢大,能打動人心的只有心。
我有感受的。
我有感受的,別人也會有感受。不是傳統認定的「很厲害」,而是人生中的真實。
當你遇到某件事時,你會用什麼態度反應面對,這幾乎就決定了感動的可能。平常也沒什麼好感動的,突然在工作上就想要感動別人,是想要感動誰?
在日常裡,我們不太願意分享感動,卻會在某些有目的地的時機,很想感動人。如果就連最真實、最碰觸得到的對象,你都不感動了,怎麼會奢求自己可以感動那些看不見的、又名消費者的誰。
會過得沒有感動、沒有感受、沒有感覺,是把生活過得太麻木、太重複。之所以會感動,不只是面對的東西有多好,而是你在一個好的狀態,可以看到東西的美好。
把自己掏空,讓自己處在一個準備好接受事物的狀態,摒棄成見,不必因為人們怎麼說就怎麼感受,而是讓自己的感官打開,實在地去體會,再試著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畢竟感動是自己的,不用去跟風、跟流行。
理解感動的感覺。
為什麼有些事我們會感動,有些還好,有些就只是看過去而已。理解感動的感覺,這是作為一個人很珍貴的部份。就像常見的勵志故事,苦練帶來感動,因為人們會想到自己,想到平凡的自己,也有可能翻身。
這世界上多數人都背負著什麼,那些經驗自然更容易靠近感動。清楚這些負重但不沉重,往往讓人能夠感動別人,至少不會太輕浮。
你被什麼感動了,你被什麼驅動了,你就可以常去找那個「什麼」。感動是種單純且真實的情感,你主動尋求認真的機會,就會更容易感動。在這個人心消逝殆盡的時代,感動很珍貴。
感動,讓人想動。不要等到可以把事情做好才去做,因為你會一直等下去,你要去做事,然後把正在做的事做好,那通常是件小事,累積起來也許有一天會變成大事,就算沒有,至少不會一事無成。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沒有想法,真正的原因,是我們對事情沒有感受,需要增進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要引起你的興趣。你需要有新的視野,把目光回到自己身上,從源頭、從自身整理出屬於自己的感動。
我們需要更多感動,好讓我們可以繼續前進。

我是壹肆說,用散文寫故事的人,在閱讀和生活裡拆解見聞。歡迎追蹤、留下愛心,支持我繼續寫作。我們下篇文章再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讀後記,比起書評更是讀書心得。 收錄從2019年1月的第一篇,到2023年1月的第一百六十篇。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