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故事,總是透過言語上的流通完成,但我們的故事,卻是從那箱子裡所串連的隻字片語,等待、和回憶。
一.
搭建我們的橋樑是文字,可能有一部份原因,是來自於起點。
片段中,總是零落卻又清晰的。教室裡,熟悉的白色制服,埋在聲聲的「振筆疾書」,掛在牆上的滴答聲,加緊了這場演奏會的節奏。眼前的ABCD,是熟悉的語言,源自於那從小重視教育的媽媽,從討厭到習慣,擅長到喜歡,絕不是一兩天的工程,而是用錢砸出來的一點基本實力。在補習班來回的「貝多芬」中,我想矇著眼睛,都能彈奏出長長久久的篇章。一種絕佳的專注力,在白色的見證下,有著無需再檢查的天生樂觀與信心。
老師,因對人性的信任,和累積已久的疲累,並沒有出現在這堂課裡。身為班長的我,也只是示意的環顧四周。心裡想著,高中生,一個該為自己負責的時期,良心,誰都該為自己守候著
緊湊,是對好學生的一種提醒,卻影響不了一種人,「不過就是一張考卷,人生不會因為這張考卷而有多大的變化」,滴答聲還走不到一半,教室馬上陷入散亂的單音,因而大人們眼中既定的和諧,淪於此起彼落的旋律,白色似乎也不這麼純白了。
雜音中,「咚咚咚」有人輕敲著我的肩,我轉頭狐疑著看著她,她用一種渴切的眼神,望著我,指著紙上的一道填空題,「這題…」
「恩?」一種平聲的回答 ,「你會不會?」進退兩難浮現在她的表情
「會啊! 你想幹嗎?」 總是這樣,一個答案可以解決的事情,我總是在似懂非懂中,挑戰自己,也挑戰別人
「可以跟我說答案嗎?就差這一題了。」當時的我,看不出這是她自尊裡的底線了,不加思索的鬧著玩說「可是我如果跟你講答案,這是作弊,對其他同學不公平。」
那一天,是我們剛認識沒多久,感覺一切都在重新認識,原以為,結局會是離開的背影,卻不知道那才是我們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