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測候(2)】蕭宇翔:大時代與個人史──賴和詩稿作為一把鑰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個藏品】
  賴和是日治時期最重要的本土作家,為臺灣文學帶來了根本性的變化,也在當時樹立了新文學的基礎,供後輩借鑑而更加茁壯,他被譽為「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在白話文學的成就固然豐厚,但眾人所常未見的是賴和的漢詩,也就是他自幼學習的文學啟蒙:古典漢詩,佔據了他生命中極大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橫貫了他一生的情感紀錄。
  漢詩作為賴和的一道抒情出口,卻始終是壓抑的。在當時,新文學運動的走勢往往對漢詩多有批判,因為那被視為一整個舊體制的殘餘。譬如賴和在1936年曾以筆名「甫三」發表〈田園雜詩〉十首於《臺灣新文學》上,馬上遭引了批評:「賴和先生、守愚先生過去在新詩壇已建立了不少功勞,如今他卻做舊詩,豈不是使了後進新詩人起了動搖麼?」然而批評者並不知道「甫三」即是賴和本人。
  漢詩一方面代表著賴和的一顆自由的詩心,一股浪漫主義式的情懷。另一方面,卻也正如漢詩逐漸沒落的景況,投影出了賴和人生中的壓抑陰影,以及難訴的情思。在新文學作品中,賴和總是透露出反抗的熱烈、對現世的悲憫,然而賴和的心中還有一塊更加幽微、細膩、矛盾、緊鎖的情感,或許得要透過「漢詩」這把鑰匙,才能開啟他的心門。

賴和的心中還有一塊更加幽微、細膩、矛盾、緊鎖的情感,或許得要透過「漢詩」這把鑰匙,才能開啟他的心門。
(藏品/詹元雄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歡笑刺我愁腸

  日本時間1941年12月8日,一支海軍派出6艘航母、300餘架戰機,展開一場奇襲:轟炸夏威夷珍珠港。當天下午,遠在8000公里外,四面環海的一座殖民地島嶼中,一名本土作家突然被捕入獄,一時間他的腦中充斥混亂與空白。一反慣例地,沒有人告知他遭受拘捕的原因,且全島只捕他一人,關進彰化警察署留置場。在陰鬱詭譎的情勢、徬徨疑懼的心情下,他飲食無味、坐臥不安,不堪蚊蟲叮擾,卻不願枯坐囹圄,於是開始執筆於草紙,撰述他作為被殖民者一生的沉重、疲憊與莫可奈何──從事發當日紀錄至隔年1月15日,連綿三十九天的〈獄中日記〉。因病重而無法再寫的他,於1月21日出獄。實際上,光是到第六日,他敏感的心就難以忍受種種愁緒,他如此寫道:「我不敢想起什麼,但是墻外便是人家,常有家人歡笑聲,能刺我的愁腸。」

語言失去面目

  早在18年前,也就是1923年12月16日,他即因投入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而遭羈押20餘天,那是治警事件,其同志蔡培火和蔣渭水更遭關押六倍時日。他在當時寫下多首詩歌,最著名的一首是〈出獄歸家〉:
「莽莽乾坤舉目非,此生拼與世相違。誰知到處人爭看,反似沙場戰勝歸。」
  當次出獄釋放後,與幾十名迎接者在臺北監獄大門口前大肆合影一張,反似在慶祝英雄凱旋。但從詩中可以讀出矛盾的心情,他是憂國憂民之人,在鏡頭前的大群面孔中,他著一身黑大褂,頂上一隻禮帽,面無表情但神色若有所思。事實上,除了一張 1938 年在日本遊歷與友人合影露出了少見的微笑外,他留給後人的黑白照片中,都是沒有笑顏的。
  生於1894年,也就是日軍打贏甲午戰爭,而臺灣被割讓的前一年,他成長於一個壓抑年代。遭受壓迫的弱勢種族,包括語言、習俗、藝術,甚至族民的人格,也連帶遭受不公平的對待。有次出門看戲,他竟被一旁的日本人疑為小偷。
  「語言」尤其是像他這樣一名文藝愛好者的生活核心。從小便到私塾學習四書五經,為他奠定了良好的漢學涵養,也到公學校上學至十六歲,後學習於臺北醫學校。畢業後曾到廈門行醫,卻被當作日本人遭受排擠。面對臺灣、中國、日本三者重疊的國族認同,他不斷思索一個重大難題:究竟應該用日語寫作、漢語寫作,或是閩南語發音的白話文寫作?他的語言彷彿表情,在嚴肅的思考中,失去了理應清晰的面目,變得朦朧曖昧,無法輕易解答。
賴和不斷思索一個重大難題:究竟應該用日語寫作、漢語寫作,或是閩南語發音的白話文寫作?
(藏品/詹元雄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賴和終於知道,除了臺灣這個原鄉,沒有其他地方能夠接納他。
(藏品/詹元雄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敢問蒼蒼不平

  他一生寫過14篇短篇小說、11首新詩,引領了臺灣文學的新舊過渡,即便如此,他寫得最多的卻是漢詩,這是他記錄生活與情感最重要的文學類型。父親雖然以道士為業,卻不僅撐起了經濟,更是十分重視教育,供他研讀豐厚的知識。15歲,他寫下了第一首古典漢詩。漢學老師贈送他一把扇子,觀其所襯圖景後,他便迅速下筆:  
「水草迴環處,白鷺自成群。赤日天當午,青空一片雲。」
  這首〈題畫扇〉作為處女之作,雖在格律上稍有失誤,但可見語言風格的基調,充滿了清朗、自然、舒爽之感,且往往是信手拈來,獨有一份開闊韻味。
  而在醫學校念書的那段日子,也就是二十初頭歲那幾年,是他漢詩寫得最熾烈狂熱的一段光景,且留下了大量手稿。賴和在當時寫盡了一個年輕人慷慨激昂、遊子苦楚和青春悲逝,譬如這些詩句:
敲詩(十七夜) 《賴和手稿集(漢詩卷)【上】》(彰化: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2000)81
「敢問蒼蒼太不平,飄零空恨吾平生」──出自〈敲詩〉片段
厭讀 《賴和手稿集(漢詩卷)【上】》(彰化: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2000)50-51
「暫得心閑即覓句,都因懶讀每思家。」──出自〈厭讀〉片段
厭讀 《賴和手稿集(漢詩卷)【上】》(彰化: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2000)50-51
「我與秋花同寂寞,人如春草盡榮枯。」──出自〈感慨〉片段
  從詩作中,不只可見身為一名熱愛文學的知識分子所胸懷的纖細情思,也可以發覺所繼承的儒學道統,他是這麼立志有所作為。
  畢業後,他來到嘉義醫院實習,一出社會立刻面臨到嚴峻的歧視問題。儘管受過專業、嚴謹且完整的醫療訓練,他卻只能處理病例紀錄,不被承認為正式醫師。他開始深刻體悟到,自己並不被日本人所接納。擁有臺灣人的血統,竟只於背負一個弱小民族的卑微。這時,自幼學習的漢詩,成為了唯一的抒情出口。

不只抒己之情

  歷經壓迫的生活終是過不下去,一次與院長爆發口角衝突後他憤而辭職,開設自己的醫館,廣受當地人歡迎,不久後卻遭遇喪子之痛。因嚮往中國,他決定以遠途移動來自我調適,前往廈門任職。但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當時日本入侵東北,廈門人一見日本護照,並不將他視為中國人的一份子,待他頗有不公。他終於知道,除了臺灣這個原鄉,沒有其他地方能夠接納他。同時間,他投稿回臺灣的漢詩也贏得了徵詩比賽,不只奠定了他文壇新秀被看好的基礎,或許還贈與了他一股歸屬感。
  然而,中國正發生的五四運動卻帶給了他震撼的文化衝擊。他身上的改變,後來,也化為了臺灣文學的轉捩點。五四不只帶來白話化,也提倡文學承擔社會革命的責任與功能,這帶給他一個觀念:文學原來不只是抒己之情,還能作為改善社會的利器。他將這份激昂的信念帶回臺灣後,不只以文學介入社會,更參與了不少反殖民運動,儘管23年治警事件被捕,他仍創作不懈,25年為二林事件蔗農的反抗,寫下臺灣第一首白話詩──〈覺悟下的犧牲〉。此後,他為臺灣文學繼續注入新鮮的血脈,發表了多篇白話文小說、新詩、雜記與隨筆。

大時代的完成

  時間回到1941年,入獄到了第三十九天,四十八歲的身體是每況愈下,他正在寫今天的最後幾行字:  
「我的心臟的病,李慶牛先生謂是營養不給的原因,我自己恐是心實有病變,看看此生已無久,能不能看到這大時代的完成,真是失望之至。」  
  自入獄以來,憂鬱的心情使他一直有失眠和心悸的困擾。尤其被關押不只涉及自身生死,更拖累了一家的生計,因為牢獄的膳宿費要由犯人自己償付。他早已算好,若是被關四個月以上,便會傾家蕩產。
  這一晚艱困地睡下,六天後他因病重准許出獄。兩年過去,他即因瓣膜閉鎖不全病逝家中。那一年,1943,離日軍二戰投降並撤出臺灣,僅剩兩年。一生將近五十載的歲月,橫貫了這座島嶼所受的一場漫長殖民,他似乎是為這時代而生,也因這時代而死。而他那慣常沉穩的面容,難道是因牙咬著一股覺悟的頑勁嗎?
  他叫作賴和,是個不愛笑的醫生,推動著新文學,卻也深愛著舊體詩。他死前沒有看到大時代的完成,他死後,我們生活的時代正初初誕生。

★作家小傳
賴和(1894-1943),本名賴癸河,一名賴河,出生彰化,筆名有懶雲、甫三、安都生、灰、走街先……等。賴和在「新舊文學論戰」中,是主張新文學的健將,並積極投入臺灣新文學創作,其作品洋溢著民族情感與人道主義,而被譽為「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的一生橫跨日本殖民臺灣50年。
賴和幼年習漢文,舊文學根柢深厚,16歲考進總督府醫學校,1917年六月在彰化建立「賴和醫院」。1918年二月前往廈門,在鼓浪嶼租界的博愛醫院中任職時,感受到中國五四新文學運動對於文化、社會的影響力,而積極投入臺灣文化、臺灣新文學的推動及關注。
因積極參與社會團體並擔任要職,賴和二次入獄,1941年12月8月,珍珠港事變當天,第2次被捕入獄,約50日,在獄中以草紙撰述〈獄中日記〉,反映了 殖民地下被統治者無可奈何的沈重心情,後因病重出獄。1943年1月31日逝世,享年50。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 賴和漢詩修辭美學研究 / 許育嘉 / 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 , 2002
  • 賴和小說中「迷信書寫」之研究 / 劉義郁; Li, Shyh-Wei ; 李世偉 / 中國語文學系, 2018
  •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 / 施懿琳 / 春暉, 2000
  • 臺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 / 林瑞明 / 允晨文化出版, 1993
  • 賴和漢詩中的社會現象分析與研究 / 簡志龍 /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2003
  • 賴和影像集 / 林瑞明 / 省文獻會, 賴和文教基金會, 2000
  • 賴和手稿集 / 上漢詩卷 / 林瑞明 / 省文獻會 ; 賴和文教基金會, 2000
  • 賴和手稿集 / 下漢詩卷 / 林瑞明 / 省文獻會 ; 賴和文教基金會, 2000
  • 賴和手稿集 / 新文學卷 / 林瑞明 / 省文獻會 ; 賴和文教基金會, 2000
★觀測員簡介
蕭宇翔,生於1999小雪,上升射手、月亮處女、東華華文。曾獲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首獎、中興湖全國徵文二獎、全國臺灣文學營創作獎首獎、奇萊文學獎推薦獎。另有未出版詩集曾入圍2019周夢蝶詩獎決選。拙作散見於幼獅文藝youth show、生活潮藝文誌、創世紀明日陣列、吹鼓吹、乾坤、掌門、野薑花、秋水、換氣、聲韻等詩刊。

  日常生活中,總有各種意料之外的風暴和考驗,有時遭遇狂風吹襲、有時被驟雨淋濕,有時則是蒸溽的酷暑,如同臺灣過去被不同政權統治,伴隨著無法預測和掌握的衝擊,形成臺灣人壓抑又複雜的歷史經驗。但透過文學,我們得以在多變的世界裡喘息、遁逃、想像或共感,也為自己生命留下紀錄。
  去年底,拾藏團隊與企業「富雨洋傘」合作推出年度商品「日常測候」系列傘款,分別是「暴風」《十項管見》、「驟雨」〈別後寄錫烈芸兄〉和「酷暑」「第一匹白馬(車牌)」,透過團隊研究、設計重新詮釋,將國立臺灣文學館重要藏品化作一把把提供給人們得以抵禦、陪伴及守護的「文學之傘」。
  當生活起伏如同「氣象」,「改變」成為唯一的「不變」時,所幸我們還有島嶼安身立命,還有文學能寄託情感與心靈。
  「拾藏:臺灣文學物語」專題「日常測候」三篇文章,將帶你走進藏品更深入的內在世界,藏品背後的臺灣文學作家在所處的時空背景下,如何透過文學傳達自身的想法、理念,或將文學視為何種存在。
  各位喜愛「拾藏」的朋友們,別忘了為我們每週日的更新按讚和分享。也歡迎將讀後感、想法留言在「拾藏:臺灣文學物語」粉絲頁和我們交流。你的閱讀和分享,是觀測員們繼續探索、前進的動力。
視覺設計/瞿繼維
攝影/鄭宏斌
上稿/鄭宏斌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有一本書值得我們回頭「朝聖」,這一回頭未免也回得太遠——是1923年動筆、1925年出版的《十項管見》。作者蔡培火寫了十篇社論,針砭臺灣的社會狀況,今日讀來,方知蔡先生根本先知一尊。好了,穿好護膝,來翻翻這本書吧。
「醫生無趣味不可,這是古來之習。」吳新榮在日記上這樣說。這位醫生不僅是嗜好文藝的知識分子,他關心底層農民的生活,流露在作品及日記當中;他在意殖民無形的不平等意識,所以鼓勵臺灣人創作,組織文學團體;他關懷人文歷史,投身地方文物考究,完成《南瀛文獻》。一直到國民政府接手臺灣,二二八後完全變調……
學生社團,或聚會、或運動,在今日的臺灣社會裡已具備充分的自由意識。但回顧歷史可以發現,即使解嚴了,卻也無法馬上恢復或建立所謂的「自由與民主」。透過〈四六事件不起訴處分書〉,我們深入「四六事件」的案件始末,引領讀者走回歷史情境,藉此反思臺灣歷史上重要的學生抗爭運動與他們的創傷遺緒。
「扇面」能乘載詩歌與文學,亦可將四季的山水風光盡收其中。從扇的材質選擇,到扇骨上的拉花[1]圖案,象徵著扇子的擁有者們,在創作上不同的文風與美感意識;而製扇工藝的背後所蘊藏的,更多是關於文化傳承與歷史更迭的展現。 胡宗智的「木質手扇」與艾雯的「扇」。(由左至右)  
許多作家喜歡說創作來自於生活,但生活其實也可能限制創作。經濟因素、家庭因素、健康因素,不能寫的理由太多了,如同堅持書寫的理由一般,族繁不及備載。
在媒體平臺稀有的年代裡,作家可不是人人都能當,而能夠逃脫困守家庭雜務命運的女性,大概少之又少。然而,在這樣的時代當中,臺灣竟然還是出現了一群女作家,而且還是在國共內戰情勢緊張,白色恐怖蔓延籠罩下的1950年代。到底是什麼契機或條件,促成臺灣史上第一批文學女團的誕生?
今天,有一本書值得我們回頭「朝聖」,這一回頭未免也回得太遠——是1923年動筆、1925年出版的《十項管見》。作者蔡培火寫了十篇社論,針砭臺灣的社會狀況,今日讀來,方知蔡先生根本先知一尊。好了,穿好護膝,來翻翻這本書吧。
「醫生無趣味不可,這是古來之習。」吳新榮在日記上這樣說。這位醫生不僅是嗜好文藝的知識分子,他關心底層農民的生活,流露在作品及日記當中;他在意殖民無形的不平等意識,所以鼓勵臺灣人創作,組織文學團體;他關懷人文歷史,投身地方文物考究,完成《南瀛文獻》。一直到國民政府接手臺灣,二二八後完全變調……
學生社團,或聚會、或運動,在今日的臺灣社會裡已具備充分的自由意識。但回顧歷史可以發現,即使解嚴了,卻也無法馬上恢復或建立所謂的「自由與民主」。透過〈四六事件不起訴處分書〉,我們深入「四六事件」的案件始末,引領讀者走回歷史情境,藉此反思臺灣歷史上重要的學生抗爭運動與他們的創傷遺緒。
「扇面」能乘載詩歌與文學,亦可將四季的山水風光盡收其中。從扇的材質選擇,到扇骨上的拉花[1]圖案,象徵著扇子的擁有者們,在創作上不同的文風與美感意識;而製扇工藝的背後所蘊藏的,更多是關於文化傳承與歷史更迭的展現。 胡宗智的「木質手扇」與艾雯的「扇」。(由左至右)  
許多作家喜歡說創作來自於生活,但生活其實也可能限制創作。經濟因素、家庭因素、健康因素,不能寫的理由太多了,如同堅持書寫的理由一般,族繁不及備載。
在媒體平臺稀有的年代裡,作家可不是人人都能當,而能夠逃脫困守家庭雜務命運的女性,大概少之又少。然而,在這樣的時代當中,臺灣竟然還是出現了一群女作家,而且還是在國共內戰情勢緊張,白色恐怖蔓延籠罩下的1950年代。到底是什麼契機或條件,促成臺灣史上第一批文學女團的誕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久仰賴香吟的大名,但一直沒有機會閱讀她的作品。透過這本《白色畫像》,終於一睹風采(笑)。整本書由三個中篇小說組成。從書名的「白色」大概就可以猜到,內容與台灣過去的威權歷史有關。不過,面對這段慘痛歷史,賴香吟選擇用一種婉轉隱晦的角度的角度,帶讀者看見這段歷史的切面。看似清描,讀完後勁卻很強。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國共內戰結束後,許多大陸人移居臺灣。故事以1949年國民政府搬遷到臺灣後的時空背景展開,講述了一位退伍軍官賴鳴升的故事。故事發生於除夕之夜,象徵著新舊交替,人生的轉變演化。故事展現了退休人士內心的矛盾情感,以及對過去輝煌歲月的懷念與反思。
Thumbnail
今年是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130年冥誕,也是賴和文教基金會成立30年。2005年,有一群大學剛畢業的研究生、住院醫生,以賴和的作品寫歌,組成了一個「鬥鬧熱走唱隊」,出版了《河:賴和音樂專輯》。這群成員各有非音樂領域的專業,在教育界、醫療界、影視界,今年鬥鬧熱走唱隊2
Thumbnail
到了1980年代則是天才的時代,詩人夏宇用《備忘錄》轟動文壇,夏宇的故事仍在傳唱,與主題也不相符,且按下不表。要提的是另一個天才──林耀德。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Thumbnail
歐陽子曾說:「白先勇才氣縱橫、不受拘束;他嘗試過各種不同樣式的小說,處理過各種不同類似的題材。難得的是,他不僅嘗試寫,而且寫出來的作品,差不多都非常成功。」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久仰賴香吟的大名,但一直沒有機會閱讀她的作品。透過這本《白色畫像》,終於一睹風采(笑)。整本書由三個中篇小說組成。從書名的「白色」大概就可以猜到,內容與台灣過去的威權歷史有關。不過,面對這段慘痛歷史,賴香吟選擇用一種婉轉隱晦的角度的角度,帶讀者看見這段歷史的切面。看似清描,讀完後勁卻很強。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國共內戰結束後,許多大陸人移居臺灣。故事以1949年國民政府搬遷到臺灣後的時空背景展開,講述了一位退伍軍官賴鳴升的故事。故事發生於除夕之夜,象徵著新舊交替,人生的轉變演化。故事展現了退休人士內心的矛盾情感,以及對過去輝煌歲月的懷念與反思。
Thumbnail
今年是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130年冥誕,也是賴和文教基金會成立30年。2005年,有一群大學剛畢業的研究生、住院醫生,以賴和的作品寫歌,組成了一個「鬥鬧熱走唱隊」,出版了《河:賴和音樂專輯》。這群成員各有非音樂領域的專業,在教育界、醫療界、影視界,今年鬥鬧熱走唱隊2
Thumbnail
到了1980年代則是天才的時代,詩人夏宇用《備忘錄》轟動文壇,夏宇的故事仍在傳唱,與主題也不相符,且按下不表。要提的是另一個天才──林耀德。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Thumbnail
歐陽子曾說:「白先勇才氣縱橫、不受拘束;他嘗試過各種不同樣式的小說,處理過各種不同類似的題材。難得的是,他不僅嘗試寫,而且寫出來的作品,差不多都非常成功。」